小学数学原理1:14 - 为什么是减法?

摘要

本节为小学数学原理课程第14课,主题是减法原理。课程首先回顾了加法的基础知识,然后引出减法的学习。通过具体例子如原始人打猎和现代小朋友吃糖的情境,解释了减法的实际需求和运算过程。强调了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并说明了减法的基本符号意义和运算过程。通过一系列练习题目,加深了对减法应用的理解。课程最后总结了减法的逻辑过程和应用场景,强调了分析问题过程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关于减法更深层次内容的预习。

减法的引入和需求

1.前两节课探讨了加法的原理和计算问题,本节课开始探讨减法。
2.减法的实际需求来源于日常生活,如原始人打猎后分配兔子,小朋友分糖果等。
3.减法运算表示从总数中拿走一部分,剩余多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减法的符号和意义

1.减号“-”表示从整体中拿走一部分的过程
2.减法的最表层意义是拿走一部分,剩余部分
3.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加法是合并过程,减法是拆分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减法的简单运算

1.通过例子说明如何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如5-1=4,5-2=3,5-3=2,5-4=1,5-5=0。
2.减法运算表示总数减去一个数,剩余多少。
3.被减数一定要大于或等于减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减法的应用题

1.通过例题说明如何应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5-3=2,9-1=8,3+4=7,9-4=5。
2.减法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计算剩余数量、比较数量等。
3.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可以通过加法来验证减法的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减法的逻辑过程

1.减法的逻辑过程包括拆分和比较两种
2.拆分是将总数拆分成两部分,拿走其中一部分,剩余部分
3.比较是通过配对来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剩余部分表示较多的数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减法的思考题

1.通过思考题进一步巩固减法的理解,如将加法算式转换为减法算式。
2.通过物品模拟来理解减法的意义,如操作糖果或巧克力来解释减法过程。
3.列出减法算式并解释过程,如通过故事或应用题来解释减法的含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