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伞状综述
对于证据使用者而言,在面对同一疾病的多个临床问题时,往往需要检索和阅读大量的系统评价,这既耗时又费力。而伞状综述则能够提供更为全面的认知,它汇总了针对特定主题的高质量研究结果,既节省了时间,又能提供更高等级的证据,提升了临床问题解决的时效性和可行性。
伞状综述(Umbrella Review,UR),也被称为伞形评价或系统评价再评价(Overviews of Systematic Reviews, OoSRs),是近年来在国际上兴起的一种新型综述评价方法。它通过对某一研究主题的所有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进行二次评估,从而为临床和研究人员提供更全面的证据总结。
伞状综述与系统综述/Meta 综述的异同
基础性单个研究、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伞形评价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它们分别代表了初次、二次和三次研究,是一种递进的关系。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是建立在大量单个研究基础上的综合研究,而伞形评价则是以一定数量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为基础,进行的综合性二次评价。
从伞形评价的概念来看,只有当某一医学研究主题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积累到一定数量,且这些研究结果之间存在争议时,才有必要进行深入的三次研究,即伞形评价。因此,伞形评价不仅是一种对现有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总结,更是在对大量证据进行深入分析后,为解决争议、提升研究质量提供的更高层次的证据支持。
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扩展,使用“umbrella review”、“systematic reviews of systematic reviews”、“umbrella systematic review”等关键词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检索结果显示,伞形综述(umbrella reviews)相关文献的发表数量呈现出显著的逐年增长趋势(如图所示)。这一趋势充分反映了该领域研究的蓬勃发展,并表明伞形综述正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迄今为止,Web of Science排行榜的前五位已被医学领域的热点话题占据,具体包括药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临床神经病学、外科学和肿瘤学等。这充分展示了伞形综述这一研究方法在当前医学及相关领域的广泛应用与重要性。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剖析并解读一篇题为《Coffee consumption and health: Umbrella review of meta-analyses of multiple health outcomes》的伞状Meta分析。该研究于2017年10月发表于《BMJ》期刊。这篇文章汇总了关于咖啡消费与健康关系的多个Meta分析,旨在为咖啡消费对健康影响的研究提供全面的证据总结。通过该伞状综述,作者评估了咖啡消费对多种健康结果的影响,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临床实践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本文仅筛选重要指标进行阐述。
题目:咖啡消费与健康:多种健康结果Meta分析的伞状综述
杂志:BMJBMJ-British Medical Journal
影响因子:IF=93.6
中科院分区:医学一区
发表时间:2017年10月
PART·1 研究背景
咖啡是全球消费最广泛的饮品之一,因此即便是微小的健康影响,在大规模人群中也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咖啡对健康的益处或害处,研究结论不一,且结果因人而异。咖啡是一种复杂的生物活性化合物混合物,具有潜在的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及抗癌作用,这为流行病学关联提供了生物学合理性。咖啡的成分受咖啡豆类型、烘焙程度及制备方法的影响,同时个体的基因型和肠道微生物组也决定了咖啡代谢物的生物利用度。
现有研究探讨了咖啡消费与多种健康结果的关联,包括死亡率、癌症、心血管疾病、代谢病、神经系统疾病等。这些研究多为观察性设计,依赖于横断面、病例对照或队列研究的证据,并通过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进行总结。虽然观察性研究提示了相关性,但无法确立因果关系。因此,尽管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有助于减少混杂因素,干预研究(尤其是随机对照试验)仍是必需的。
在进行干预研究之前,重要的是系统地评估咖啡消费对健康结果的影响。这有助于在背景中理解健康结果之间的关联,并评估现有研究中可能与增加消费相关的潜在危害。为整合大量关于咖啡消费与健康结果的研究,作者对现有的Meta分析进行了综合性综述。
PART·2 研究方法
文献检索
研究者检索了PubMed、Embase、CINAHL和Cochrane系统综述数据库(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涵盖了从数据库建立至2017年7月期间的文献,目的是查找探讨咖啡消费与任何健康结局之间关联的观察性或干预性研究的荟萃分析。
研究者使用以下检索策略:使用“coffee OR caffeine”与“systematic review OR meta-analysis”作为关键词,结合截断符号进行字段检索,并遵循SIGN指南推荐的用于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的检索词。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研究必须是荟萃分析,且采用系统方法。研究内容需涉及咖啡消费与任何健康结果之间的关系,涵盖观察性研究(如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和干预性研究(如随机对照试验)。
排除标准:排除未进行荟萃分析的系统评价;排除研究咖啡代谢遗传多态性的荟萃分析。
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估
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估。他们使用了AMSTAR(系统评价评估工具)来评估系统评价的质量。此外,研究者还采用了GRADE(推荐等级、评估、发展与评估工作组)的分类系统,来评估每个健康结局结果的证据质量。
统计分析
作者使用DerSimonian和Laird随机效应模型重新分析了每项荟萃分析,考虑了研究间和研究内部的方差。通过提取每篇荟萃分析中足够详细的暴露和结果数据来进行分析,但未评价每项Meta分析中的主要研究。与风险比分析常规一样,使用对数刻度计算汇总估计值,并通过指数返回原始指标。作者生成了τ²和I²统计量来估计真实变异和效应量差异的方差比例。使用Egger回归检验计算了再分析的发表偏倚,P值<0.1表示有意义。由于缺乏必要数据,未重新分析剂量反应Meta分析。对于性别效应修饰,使用Altman和Bland的方法进行交互测试。
发表偏倚的评估
对于包含至少10项研究的荟萃分析,研究者们使用Egger的回归测试来评估发表偏倚。
PART·3 分析结果
文献检索结果
下图展示了系统检索和筛选合格研究的结果。最终纳入了135篇文章中的201项观察性研究荟萃分析,涵盖了67个独特的结局指标;同时,还纳入了17项随机对照试验荟萃分析,涉及6篇文章,包含9个独特的结局指标。
高咖啡消费量与低咖啡消费量以及与多种健康结果的关联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估计值均为相对风险,且效果模型采用随机效应。对于2型糖尿病,P值表明非线性关联具有显著意义。白血病的事件数与总数无法与其他结局分开分析。除妊娠早期和晚期早产以及白血病外,所有估计值均来自作者们的再分析。
任何咖啡消费与无咖啡消费以及与多种健康结果的关联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估计值是相对风险的,效果模型是随机的。除急性白血病、尿路癌和结直肠癌外,所有估计值均来自作者们的再分析。
总之,咖啡摄入量在不同暴露水平下(包括高与低、任何与无摄入以及每天多喝一杯)对一系列健康结果的益处通常大于其潜在害处。有证据表明,咖啡摄入量与某些健康结果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汇总结果显示,与不摄入咖啡相比,每天摄入3至4杯咖啡时,相关的相对风险降低最大,包括全因死亡率(RR: 0.83,95%CI [0.83, 0.88])、心血管死亡率(RR: 0.81,95%CI [0.72, 0.90])和心血管疾病(RR: 0.85,95%CI [0.80, 0.90])。高摄入量与低摄入量相比,癌症发病风险降低18%(RR: 0.82,95%CI [0.74, 0.89])。此外,咖啡摄入还与几种特定类型癌症以及神经、代谢和肝脏疾病的风险较低相关。
经过适当调整吸烟因素后,咖啡摄入与健康结果的有害关联大部分被抵消,然而,妊娠期的情况除外。在妊娠期,高咖啡摄入量与低出生体重相关(RR: 1.31,95%CI [1.03, 1.67]),并与早产相关,特别是在妊娠早期(RR: 1.22,95%CI [1.00, 1.49])和妊娠中期(RR: 1.12,95%CI [1.02, 1.22]),以及流产风险增加(RR: 1.46,95%CI [1.06, 1.99])。
此外,喝咖啡与女性骨折风险之间存在关联,但在男性中未观察到类似的关系。
PART·4 讨论
咖啡消费通常与多种健康结果的益处相关,包括高与低、任何与无摄入以及每天多喝一杯的情况。现有的荟萃分析表明,咖啡摄入与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和总癌症风险降低显著相关,尤其与特定癌症如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黑色素瘤、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和肝癌的风险降低相关。此外,咖啡还与代谢疾病(如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胆结石、痛风、肾结石及肝脏疾病(包括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风险较低有关,尤其是与肝脏健康的关联最为显著。咖啡消费还与帕金森病、抑郁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较低相关。
尽管如此,咖啡消费与健康结果之间并未普遍存在有害关联,唯一例外是在妊娠期间,尤其是高咖啡摄入与低出生体重、早产和流产相关。在调整吸烟因素后,这些有害关联大部分得到缓解,且一些研究指出咖啡因可能与先天性畸形和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发生有关,但这些证据多来自病例对照研究,存在偏倚风险。女性的骨折风险与咖啡消费呈正相关,尤其是高摄入量,但在男性中则无此趋势。咖啡因可能通过影响钙吸收和骨矿物质密度来增加女性骨折的风险,但这一结论在一些研究中并未得到充分支持。
对于随机对照试验,咖啡主要作为短期干预,结果显示咖啡消费可能略微增加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但这些变化与心血管疾病的长期风险无显著关联。
剂量反应分析表明,咖啡的最大益处出现在每天摄入3到4杯时,尤其在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心力衰竭等方面。咖啡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如绿原酸和咖啡因)具有抗氧化、抗炎作用,并可能通过这些机制促进健康,特别是对肝脏健康的有益作用。
不含咖啡因的咖啡也显示出与健康结果的有益关联,尤其是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且其效果与含咖啡因的咖啡相似。尽管如此,不含咖啡因的咖啡与癌症死亡率的关联尚未达到显著性,且总体效果的把握度较低。总体而言,不含咖啡因的咖啡与健康结果之间没有显著的有害关联。
PART·5 小优总结
这篇综述强调了适量咖啡消费对健康的潜在好处,并指出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如妊娠期)可能存在的风险。研究结果表明,适量咖啡摄入是安全的,且有益健康,但也呼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认其因果关系。通过伞形综述方法,作者将大量高质量的关于咖啡与健康相关的研究进行了汇总,得出了这一结论。因此,在当前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普遍重复的背景下,伞形综述无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