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 Material Ledger全网最全解决方案【持续更新】

1. SAP Material Ledger概述

1.1 定义与功能

SAP Material Ledger(物料分类账)是SAP系统中用于管理和追踪物料成本的重要工具,与财务会计(FI)和管理会计(CO)模块紧密集成。它通过收集物料主数据中的物料交易数据,计算价格以评估物料,从而实现对物料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 多币种支持:SAP Material Ledger支持多种货币计价,包括当地货币、集团估值货币和利润中心货币。这使得企业能够以多种货币对材料库存进行评估,并使用不同的评估方法。例如,企业可以使用当地货币进行法定计价,同时使用集团估值货币进行报告,以满足不同财务报告的需求。

  • 实时成本核算:通过实时数据,物料分类账能够提供详细的成本分析,帮助企业更精确地控制物料成本。它在月末统一进行差异分摊,将标准价格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分配到库存和已发出的产品中,使库存价值更接近实际成本。

  • 库存评估:物料分类账能够进行更准确的库存评估,将因采用标准价格产生的差异分摊至库存商品中。例如,对于采用标准价格计价的物料,系统会在月中记录差异,并在月末根据库存和消耗的比例进行分摊,从而确保库存价值的准确性。

  • 成本对象跟踪:物料分类账可以跟踪与成本相关的具体对象,确保所有费用都能正确分配。它能够分析各个期间的实际成本和产品的实际料工费构成,进行实际成本的监控和分析。

  • 存货调整:物料分类账可以调整库存量与价值,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例如,在发现库存数量或价值存在差异时,可以通过物料分类账进行调整,以反映实际的库存状况。

1.2 与实际成本核算的关系

SAP Material Ledger是实际成本核算的基础,它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实际成本核算:

  1. 初步估价与差异记录:在月中,物料的收发等业务按标准成本进行初步估价,并记录价格差异。这些差异被收集并存储在物料分类账中。

  2. 价格确定:在月末,计算单级和多级产品的定期单价(PUP)。这一过程涉及对所有相关物料的交易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每个物料的实际成本。

  3. 库存重估:使用定期单价(PUP)对库存进行重估。这一步骤确保库存的价值反映了实际成本,而不是标准成本。

通过这些步骤,SAP Material Ledger能够将标准价格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行精确的分摊,从而实现实际成本核算。这不仅提高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还为企业提供了更详细的成本分析数据,有助于优化成本控制和决策。

2. 多货币与多估值视图

2.1 多货币支持

SAP Material Ledger的多货币支持功能是其核心优势之一,能够满足跨国企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运营时对货币管理的需求。通过支持多种货币计价,企业可以更灵活地进行财务报告和成本核算。

  • 货币类型:SAP Material Ledger支持三种主要货币类型,包括当地货币、集团货币和利润中心货币。当地货币是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法定货币,用于满足当地的财务报告要求;集团货币用于集团层面的财务汇总和报告,帮助企业从整体上把握财务状况;利润中心货币则用于评估利润中心的绩效,支持内部管理和决策。

  • 实际应用: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和财务报告要求,灵活选择和配置货币类型。例如,一家跨国制造企业可以在其国内工厂使用当地货币进行库存评估,以满足当地税务和财务报告的要求;同时,在集团层面使用集团货币进行财务汇总,以便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

  • 数据一致性:多货币支持功能确保了不同货币数据之间的一致性和准确性。SAP系统通过自动化的汇率转换和数据同步机制,保证了在不同货币之间进行数据转换时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这有助于企业避免因货币转换错误而导致的财务数据不一致问题,提高了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2.2 多估值视图(法定、集团、利润中心)

SAP Material Ledger的多估值视图功能为企业提供了从不同角度评估物料成本的能力,满足了不同财务报告和管理决策的需求。

  • 法定估值视图:法定估值视图是企业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和财务报告要求进行物料成本评估的视图。它通常使用当地货币进行计价,反映了物料在法定财务报告中的价值。例如,在德国,企业需要按照德国的会计准则和税法要求,使用当地货币对物料库存进行评估,以满足财务报告和税务申报的要求。

  • 集团估值视图:集团估值视图是从企业集团整体的角度对物料成本进行评估的视图。它通常使用集团货币进行计价,旨在反映物料在集团层面的真实成本。这种视图有助于企业集团进行内部成本分析和管理决策,例如在制定集团内部的转移定价政策时,集团估值视图可以提供更准确的成本数据支持。

  • 利润中心估值视图:利润中心估值视图是针对企业内部的利润中心进行物料成本评估的视图。它通常使用利润中心货币进行计价,用于评估利润中心的绩效和盈利能力。通过这种视图,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各个利润中心的成本结构和盈利能力,从而为内部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 实际应用案例:以一家跨国汽车制造企业为例,该企业在德国、美国和中国设有工厂。在法定估值视图中,德国工厂使用欧元作为当地货币进行库存评估,以满足德国的财务报告要求;美国工厂使用美元,中国工厂使用人民币。在集团估值视图中,企业使用欧元作为集团货币,对所有工厂的物料成本进行统一评估,以便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的成本状况。在利润中心估值视图中,企业根据各个工厂的利润中心货币进行评估,以评估各个工厂的绩效和盈利能力。这种多估值视图的设置使得企业能够从不同角度全面了解和管理物料成本,满足了复杂的财务报告和管理决策需求。

3. 实际成本核算流程

3.1 初步估价与价格差异记录

在实际成本核算流程中,初步估价与价格差异记录是关键的第一步。SAP Material Ledger通过这一功能,确保了物料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初步估价:在月中,物料的收发等业务按标准成本进行初步估价。例如,当原材料入库时,系统会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价格记录库存价值。这种初步估价方式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成本基础,便于日常的库存管理和财务记录。

  • 价格差异记录:实际采购或生产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会被记录在物料分类账中。这些差异包括价格差异、汇率差异和重估差异等。例如,如果采购价格高于标准价格,系统会记录这一价格差异,并在后续的成本核算中进行调整。

  • 数据收集与存储:SAP Material Ledger会收集所有与物料交易相关的数据,包括采购订单、发票校验、生产订单结算等。这些数据被存储在物料分类账中,为后续的价格确定和库存重估提供了基础。

3.2 周期单价计算

周期单价计算是实际成本核算的核心环节,它确保了物料成本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 定期单价(PUP):在月末,SAP Material Ledger会计算单级和多级产品的定期单价(PUP)。这一过程涉及对所有相关物料的交易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每个物料的实际成本。例如,对于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系统会考虑原材料的采购成本、生产过程中的加工成本以及最终产品的实际产出,从而计算出准确的定期单价。

  • 多级价格差异:在多级生产结构中,物料的成本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采购或生产成本,还受到其上游物料成本的影响。SAP Material Ledger能够计算单级和多级价格差异,并将这些差异传递到最终产品中。例如,在汽车制造中,发动机的生产成本不仅包括其自身的原材料成本,还包括用于生产发动机零部件的成本。系统会将这些多级价格差异汇总到最终产品的成本中,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 数据准确性与及时性:SAP Material Ledger通过自动化处理和数据同步机制,确保了价格计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系统会在月末自动运行价格计算程序,生成最新的定期单价,并将其更新到物料主数据中。这使得企业能够在每个会计期间及时了解物料的实际成本,为财务报告和管理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3.3 库存重估

库存重估是实际成本核算的最后一步,它确保了库存价值的准确性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 库存价值调整:使用定期单价(PUP)对库存进行重估,确保库存的价值反映了实际成本,而不是标准成本。例如,如果某种原材料的标准价格为10元/千克,而实际价格为12元/千克,系统会在月末将库存价值从标准价格调整为实际价格,从而确保库存价值的准确性。

  • 差异分摊:价格差异会被分摊到库存和已发出的产品中。例如,对于采用标准价格计价的物料,系统会在月中记录差异,并在月末根据库存和消耗的比例进行分摊。这种差异分摊方式不仅提高了库存价值的准确性,还为企业提供了更详细的成本分析数据。

  • 财务报告与决策支持:库存重估结果会反映在财务报告中,为企业的财务分析和管理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例如,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库存的价值会根据实际成本进行调整,从而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这有助于企业管理层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和经营策略。

4. 成本组件拆分(CCS)

4.1 CCS的作用

成本组件拆分(Cost Component Split,CCS)是SAP Material Ledger中的一个重要功能,它将实际成本分解为多个制造层级的成本组件,使企业能够清晰地了解每个产品成本的主要构成要素。

  • 成本透明化:CCS将实际成本按照不同的成本要素进行拆分,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这种拆分方式使企业能够直观地看到每个成本要素在总成本中的占比,从而提高了成本的透明度。例如,通过CCS,企业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某一产品中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40%,人工成本占30%,制造费用占30%。

  • 多层级成本分析:CCS不仅支持单级成本分析,还能对多级产品进行成本拆分。在复杂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经过多个加工步骤最终成为产成品,CCS能够将原材料的成本逐级传递到最终产品中。例如,在汽车制造中,发动机的成本不仅包括其自身的原材料成本,还包括用于生产发动机零部件的成本。通过CCS,企业可以将这些多级成本汇总到最终产品的成本中,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 支持管理决策:通过CCS提供的详细成本数据,企业管理层可以更有效地制定成本控制策略和优化生产流程。例如,如果发现某一产品的原材料成本过高,管理层可以考虑寻找更经济的供应商或优化原材料的使用效率;如果人工成本过高,可以考虑引入自动化设备或优化生产流程以提高效率。

  • 与标准成本的对比分析:CCS使企业能够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从而更准确地评估成本控制的效果。通过这种对比分析,企业可以发现成本偏差的原因,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例如,如果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企业可以分析是原材料价格上升、生产效率低下还是其他因素导致的偏差,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4.2 CCS与成本分析

CCS在成本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为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了更详细、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 详细成本结构分析:CCS将实际成本分解为多个成本组件,使企业能够对每个成本组件进行详细的分析。例如,企业可以分析原材料成本的变化趋势、人工成本的波动情况以及制造费用的分布情况。这种详细的成本结构分析有助于企业深入了解成本的构成和变化规律,从而为成本控制和优化提供依据。

  • 成本差异分析:CCS能够计算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并将这些差异分解到各个成本组件中。通过这种差异分析,企业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个成本组件的差异情况,从而找出成本偏差的原因。例如,如果原材料成本的差异较大,企业可以分析是由于原材料价格波动、采购数量变化还是其他因素导致的差异。

  • 成本控制与优化:基于CCS提供的详细成本数据和差异分析结果,企业可以制定更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例如,企业可以根据成本组件的占比和差异情况,确定需要重点控制的成本组件。对于原材料成本,企业可以优化采购策略,寻找更经济的供应商;对于人工成本,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加班。

  • 支持战略决策:CCS提供的成本数据不仅有助于日常的成本控制和优化,还能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支持。例如,在产品定价策略中,企业可以根据CCS提供的实际成本数据,结合市场情况和竞争态势,制定合理的产品价格。在投资决策中,企业可以根据CCS提供的成本数据,评估新项目的成本效益,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 跨部门协作:CCS的数据可以被多个部门共享和使用,促进跨部门的协作和沟通。例如,财务部门可以利用CCS的数据进行成本分析和财务报告;生产部门可以根据CCS的数据优化生产流程和控制成本;采购部门可以根据CCS的数据制定采购策略和选择供应商。这种跨部门的协作有助于企业形成统一的成本管理目标,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

5. 数据模型变化

5.1 S/4HANA中的数据模型优化

SAP S/4HANA对Material Ledger的数据模型进行了显著优化,以适应现代企业对高效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需求。

  • 简化数据模型:在S/4HANA中,Material Ledger的数据模型得到了简化,减少了冗余的表格和字段。例如,新的MLDOCMLDOCCCS表取代了大多数旧的周期性表格(如MLHDMLITMLPP等),使得数据存储和处理更加高效。这种简化不仅减少了数据冗余,还提高了数据查询的速度和准确性。

  • 增强的计算逻辑:新的数据模型通过简化计算逻辑,减少了复杂性并提高了运行效率。例如,原本需要4个独立步骤(单级价格确定、多级价格确定、消费重估、在制品重估)的流程,现在被合并为一个“结算”步骤。这种优化显著减少了计算时间,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

  • 利用HANA优势:S/4HANA的数据模型优化充分利用了SAP HANA的内存数据库技术,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和查询性能。HANA的列存储架构使得对大规模数据的快速访问成为可能,即使在没有额外二级索引的情况下,也能实现高效的SQL访问。

  • 多货币与多估值视图的优化:在多货币支持方面,S/4HANA允许用户定义多达8种用户自定义货币,以及两种固定货币(本地货币和全球货币),以满足不同企业的复杂需求。这种灵活性使得企业能够更灵活地进行财务报告和成本核算,同时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5.2 对性能与分析的影响

S/4HANA中Material Ledger的数据模型优化对性能和分析能力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

  • 性能提升

    • 减少锁冲突:新的数据模型减少了因物料移动导致的锁冲突,特别是在当前期间内。这使得系统能够更高效地处理并发交易,减少了等待时间,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 支持价格变化:在S/4HANA中,允许在当前期间内更改物料和活动的标准价格,这为企业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同时也减少了因价格调整导致的系统延迟。

    • 优化的索引和缓存机制:SAP HANA的列存储架构和优化的索引机制进一步提高了数据查询的性能。通过减少数据访问的时间和资源消耗,系统能够更快地响应用户的查询请求,提高了用户体验。

  • 分析能力增强

    • 更准确的成本分析:新的数据模型通过更精确地记录和处理价格差异、汇率差异等信息,提供了更准确的成本分析数据。这使得企业能够更清晰地了解物料成本的构成,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 实时数据支持:S/4HANA的实时数据处理能力使得企业能够实时获取和分析物料成本数据。这种实时性对于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优化成本控制至关重要。

    • 增强的报告功能:新的数据模型支持更复杂的报告和分析功能,能够生成更详细、更准确的财务报告。这有助于企业管理层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

6. 实施与配置

6.1 实施时机与策略

SAP Material Ledger的实施时机和策略对于确保系统的顺利上线和高效运行至关重要。以下是关于实施时机和策略的详细分析:

实施时机

  • 财务年度开始时:理想情况下,SAP Material Ledger应在财务年度的第一天实施。这样可以确保从年初开始,所有物料交易都按照新的系统规则进行记录和处理,避免中途切换系统带来的复杂性和数据不一致问题。例如,一家制造企业在年初实施Material Ledger后,能够从一开始就对物料成本进行准确的跟踪和分析,为全年的成本控制和财务报告打下坚实基础。

  • 中期实施:虽然在年初实施是最佳选择,但企业也可以在年中实施Material Ledger。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在实施前对现有库存和未完成的物料交易进行详细的盘点和清理。例如,企业需要确保所有未结算的采购订单和生产订单都已妥善处理,以便在切换到新系统时能够准确地继承历史数据。

实施策略

  • 分阶段实施:对于大型企业或复杂的业务流程,建议采用分阶段实施策略。首先在部分业务部门或工厂中试点运行Material Ledger,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到整个企业。例如,一家跨国制造企业可以先在其中一个工厂实施Material Ledger,优化配置和流程后,再逐步推广到其他工厂。

  • 全面培训:在实施过程中,对相关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是确保系统成功上线的关键。这包括对财务人员、仓库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的培训,使他们熟悉Material Ledger的操作流程和功能。例如,企业可以组织内部培训课程,邀请SAP专家进行现场指导,确保员工能够熟练使用系统。

  • 数据迁移与清理:在实施Material Ledger之前,企业需要对现有数据进行迁移和清理。这包括确保物料主数据的准确性、清理历史库存数据以及核对财务账目。例如,企业需要检查物料主数据中的价格控制、评估类等信息是否准确,以避免在新系统中出现错误的成本核算。

6.2 配置要点与注意事项

SAP Material Ledger的配置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业务需求和财务报告要求进行定制。以下是配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的详细分析:

配置要点

  • 定义物料分类账类型:企业需要定义物料分类账类型(Material Ledger Type),包括编号定义和单个特征定义。系统会自动维护一些默认值,但企业可以根据需要添加自定义特征。例如,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定义不同的物料分类账类型,以满足多样化的成本核算需求。

  • 分配货币类型:根据企业的财务报告需求,企业需要为每个评估范围(Valuation Area)分配货币类型。这包括当地货币、集团货币和利润中心货币。例如,一家跨国企业可以为国内工厂分配当地货币,同时为集团层面的财务报告分配集团货币。

  • 激活物料分类账:在完成上述配置后,企业需要在每个评估范围内激活物料分类账。这一步骤确保了系统能够开始收集和处理物料交易数据。

注意事项

  • 避免频繁更改配置:一旦物料分类账激活并投入使用,频繁更改配置可能会导致数据不一致和系统错误。因此,企业在实施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规划和测试,确保配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 定期维护和更新:企业需要定期维护物料分类账的配置,以确保其与企业的业务流程和财务报告要求保持一致。例如,企业需要定期检查货币类型和评估范围的配置,确保其符合最新的财务法规和业务需求。

  • 备份数据:在进行任何重大配置更改之前,企业应备份相关数据。这可以确保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减少对业务的影响。

7. 业务场景与应用案例

7.1 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SAP Material Ledger在库存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精细化的成本核算和多货币支持,显著提升了库存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 实时库存评估:SAP Material Ledger能够实时记录和更新库存价值,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例如,某制造企业在采用Material Ledger后,库存价值的准确性提高了30%,这使得企业能够更准确地进行财务报告和库存管理。

  • 多货币库存评估:支持多种货币计价,企业可以根据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货币进行库存评估。例如,一家跨国企业可以使用当地货币进行库存评估,以满足当地财务报告的要求,同时使用集团货币进行集团层面的财务汇总。

  • 库存差异调整:Material Ledger能够自动识别和调整库存数量与价值的差异。例如,当发现库存数量或价值存在差异时,系统会自动进行调整,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这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库存管理中的问题,减少库存损失。

7.2 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SAP Material Ledger通过实际成本核算和成本组件拆分,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成本控制工具。

  • 实际成本核算:Material Ledger通过收集和分析物料交易数据,计算出每个物料的实际成本。例如,某企业通过Material Ledger的实际成本核算功能,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从原来的15%降低到5%,显著提高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 成本组件拆分(CCS):CCS将实际成本分解为多个成本组件,使企业能够清晰地了解每个成本要素的构成。例如,企业可以将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成本组件分别进行分析,从而更有效地控制成本。通过这种详细的成本分析,企业可以发现成本偏差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优化。

  • 成本差异分析:Material Ledger能够计算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并将这些差异分解到各个成本组件中。例如,企业可以分析原材料成本的差异,找出是由于原材料价格波动、采购数量变化还是其他因素导致的差异。这种详细的差异分析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7.3 转让定价中的应用

SAP Material Ledger的多估值视图功能在转让定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企业满足复杂的财务报告和税务要求。

  • 多估值视图:Material Ledger提供法定估值、集团估值和利润中心估值等多种估值视图。例如,企业可以在法定估值视图中使用当地货币进行库存评估,以满足当地税务和财务报告的要求;在集团估值视图中使用集团货币进行财务汇总,以反映集团层面的真实成本。

  • 转让价格计算:Material Ledger能够自动计算转让价格,确保内部交易的定价符合市场公允价值。例如,某跨国企业通过Material Ledger的转让定价功能,将内部交易的转让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偏差控制在5%以内,显著提高了转让定价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 税务合规:Material Ledger的转让定价功能有助于企业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税务要求。例如,企业可以根据不同国家的税法要求,灵活调整转让价格,确保税务合规。这有助于企业避免因转让定价问题而导致的税务风险。

以下是关于SAP物料账成本分摊流程及具体事例的介绍,包括相关会计科目:

SAP物料账成本分摊流程

  1. 月初准备:确保所有与物料相关的业务凭证(如采购发票校验、生产订单结算等)已过账完成,以便准确收集成本数据。

  2. 运行物料分类账:通过事务码CKMLCP进入成本控制驾驶舱,执行物料分类账的运行操作。

    • 选择物料:可以选择全部物料或特定物料进行成本分摊。

    • 确定顺序:系统会根据物料的层次关系(如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确定成本分摊的顺序。

    • 单层价格确定:计算单层作业价格,确定物料本身的成本差异,此时最低层的物料(如原材料)价格已经确定。

    • 多层价格确定:将成本差异在不同层次的物料之间进行结转,最终确定所有物料的实际成本。

    • 消耗重估:对已消耗物料的成本进行重估,将差异分摊到相关的成本对象(如生产订单、成本中心等)。

    • WIP重估:对在制品的成本进行重估,确保在制品的价值反映实际成本。

    • 过账关闭:将物料分类账计算出的成本差异过账到总账,更新库存价值和相关成本科目。

    • 标记物料价格:将本期计算出的实际成本标记为下一期的标准成本,为下一期的成本核算做准备。

  3. 检查结果:运行完成后,通过事务码CKM3(物料价格分析)等查看物料成本的计算结果和差异分摊情况,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具体事例及会计科目

假设某制造企业生产A产品,其标准成本为1000元/件,实际生产过程中,原材料采购成本、人工成本等实际支出共计3500元,生产了3件A产品,当月销售了1件,剩余2件库存。

生产过程中的会计分录(未考虑物料分类账)
  1. 原材料采购入库:假设原材料采购成本为2000元,原材料标准价为1500元。

    • 借:原材料-主要材料 1500

    • 贷:应付账款 1500

    • 同时,在物料分类账中记录差异500元(2000-1500)。

  2. 生产领料

    •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1500

    • 贷:原材料-主要材料 1500

  3. 人工成本等其他费用支出:假设人工成本等其他费用为2000元。

    • 借:生产成本-直接人工等 2000

    • 贷:应付职工薪酬等 2000

  4. 产品完工入库

    • 借:库存商品-自制产成品 3000(3×1000)

    • 贷:生产成本-自制产成品 3000

月末运行物料分类账后的会计分录
  1. 差异分摊至库存和销售成本

    • 计算差异分摊比例:总差异为500元(原材料差异),期末库存为2件,销售1件,分摊比例为2:1。

    • 借:主营业务成本 166.67(500×1/3)

    • 贷:库存商品-单层结算差异 166.67

    • 借:库存商品-自制产成品 333.33(500×2/3)

    • 贷:库存商品-单层结算差异 333.33

  2. 冲回单层结算差异(下月初):

    • 借:库存商品-单层结算差异 333.33

    • 贷:库存商品-自制产成品 333.33

经过物料分类账的处理后,主营业务成本调整为1166.67元(1000+166.67),库存商品-自制产成品的余额调整为2333.33元(2000+333.33),更接近实际成本,实现了成本的准确核算和库存价值的合理评估。

以下是对 SAP 物料账(Material Ledger)成本分摊流程及具体事例 的详细说明,同时提供相关会计科目:

SAP 物料账成本分摊流程

  1. 初步估价与差异记录

    • 在日常业务中,对于以标准价计价的物料,月中物料收发时,系统会以标准价生成会计凭证,同时在物料分类账中记录每一物料的差异归集情况。

    • 例如,采购一批原材料,标准价为10元/件,实际采购价为12元/件,采购数量为100件。此时,系统会生成以下凭证:

      • 借:原材料(标准价) 1000元

      • 贷:应付账款 1000元

      • 同时,在物料分类账中记录差异:采购差异 200元(12元/件 - 10元/件)×100件。

  2. 月末成本分摊

    • 月末运行物料分类账,系统将归集的所有差异按期末库存和当期消耗的比例进行分摊。

    • 继续以上述原材料为例,假设本月生产消耗了60件,期末库存为40件。系统将按照以下逻辑进行分摊:

      • 差异分摊比例 = 期末库存数量 /(期末库存数量 + 当期消耗数量) = 40 /(40 + 60)= 40%

      • 期末库存应承担的差异 = 采购差异 × 差异分摊比例 = 200元 × 40% = 80元

      • 当期消耗应承担的差异 = 采购差异 - 期末库存应承担的差异 = 200元 - 80元 = 120元

    • 系统生成以下凭证:

      • 借:主营业务成本(或生产成本等消耗相关科目) 120元

      • 贷:原材料 - 单层结算差异 120元

      • 借:原材料 - 自制产成品(或库存商品等库存相关科目) 80元

      • 贷:原材料 - 单层结算差异 80元

  3. 多层差异处理

    • 对于多层差异(即下层物料的差异引起上层物料的差异),系统会根据物料清单(BOM)结构,将下层物料的差异逐层按相关数量比例结转到上层物料。

    • 例如,生产产成品A时,使用了原材料B和半成品C。原材料B的采购差异为50元,半成品C的生产订单差异为30元。假设产成品A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B和半成品C的投入比例分别为2:1,产成品A的生产数量为10件。系统会将原材料B和半成品C的差异按照投入比例分摊到产成品A上:

      • 原材料B应承担的差异 = 50元 ×(2 /(2 + 1))= 33.33元

      • 半成品C应承担的差异 = 30元 ×(1 /(2 + 1))= 10元

      • 产成品A的总差异 = 原材料B应承担的差异 + 半成品C应承担的差异 = 33.33元 + 10元 = 43.33元

    • 系统生成以下凭证:

      • 借:库存商品 - 自制产成品 - 差异 43.33元

      • 贷:原材料 - 单层结算差异 33.33元

      • 贷:半成品 - 单层结算差异 10元

  4. 期末库存与成本调整

    • 经过分摊后,期末库存的价值将调整为实际成本,同时当期消耗的成本也得到了准确的核算。

    • 例如,经过上述分摊后,原材料的期末库存价值为(标准价 × 期末库存数量)+ 期末库存应承担的差异 =(10元/件 × 40件)+ 80元 = 480元。

    • 产成品A的期末库存价值为(标准价 × 期末库存数量)+ 产成品A的总差异 =(标准价 × 期末库存数量)+ 43.33元(假设标准价和期末库存数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具体会计科目

  1. 原材料相关科目

    • 原材料:用于核算原材料的库存价值,包括标准价核算的原材料和移动平均价核算的原材料。

    • 原材料 - 单层结算差异:用于核算原材料在采购、生产等过程中产生的单层差异。

    • 原材料 - 多层结算差异:用于核算原材料因上层物料消耗而产生的多层差异。

  2. 半成品相关科目

    • 半成品:用于核算半成品的库存价值。

    • 半成品 - 自制半成品差异:用于核算半成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差异。

    • 半成品 - 单层结算差异:用于核算半成品在生产、领用等过程中产生的单层差异。

    • 半成品 - 多层结算差异:用于核算半成品因上层物料消耗而产生的多层差异。

  3. 产成品相关科目

    • 库存商品 - 自制产成品:用于核算产成品的库存价值。

    • 库存商品 - 自制产成品差异:用于核算产成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差异。

    • 库存商品 - 单层结算差异:用于核算产成品在生产、销售等过程中产生的单层差异。

    • 库存商品 - 多层结算差异:用于核算产成品因上层物料消耗而产生的多层差异。

  4. 成本相关科目

    • 生产成本:用于核算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

    • 主营业务成本:用于核算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成本。

    • 在制品:用于核算尚未完工的在制品的成本。

    • 生产成本 - 在制品差异:用于核算在制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差异。

  5. 其他相关科目

    • 材料成本差异:用于核算原材料采购过程中产生的价格差异。

    • 生产订单差异:用于核算生产订单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

    • 内部往来:用于核算企业内部不同部门或利润中心之间的往来款项。

注意事项

  • 配置准确性:确保物料分类账的相关配置正确,包括物料主数据中的价格控制、价格确定方式等,以保证成本分摊的准确性。

  • 数据完整性:在进行成本分摊前,需确保所有相关业务数据已完整录入系统,如采购订单、发票校验、生产订单等。

  • 差异分析:定期对物料分类账产生的差异进行分析,查找差异产生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和优化。

  • 期末处理:在月末运行物料分类账进行成本分摊时,需确保所有相关业务流程已完成,如生产订单的完工、销售订单的发货等,以保证期末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SAP 物料账成本分摊流程

  1. 初步估价与差异记录

    • 在日常业务中,对于以标准价计价的物料,月中物料收发时,系统会以标准价生成会计凭证,同时在物料分类账中记录每一物料的差异归集情况。

    • 例如,采购一批原材料,标准价为10元/件,实际采购价为12元/件,采购数量为100件。此时,系统会生成以下凭证:

      • 借:原材料(标准价) 1000元

      • 贷:应付账款 1000元

      • 同时,在物料分类账中记录差异:采购差异 200元(12元/件 - 10元/件)×100件。

  2. 月末成本分摊

    • 月末运行物料分类账,系统将归集的所有差异按期末库存和当期消耗的比例进行分摊。

    • 继续以上述原材料为例,假设本月生产消耗了60件,期末库存为40件。系统将按照以下逻辑进行分摊:

      • 差异分摊比例 = 期末库存数量 /(期末库存数量 + 当期消耗数量) = 40 /(40 + 60)= 40%

      • 期末库存应承担的差异 = 采购差异 × 差异分摊比例 = 200元 × 40% = 80元

      • 当期消耗应承担的差异 = 采购差异 - 期末库存应承担的差异 = 200元 - 80元 = 120元

    • 系统生成以下凭证:

      • 借:主营业务成本(或生产成本等消耗相关科目) 120元

      • 贷:原材料 - 单层结算差异 120元

      • 借:原材料 - 自制产成品(或库存商品等库存相关科目) 80元

      • 贷:原材料 - 单层结算差异 80元

  3. 多层差异处理

    • 对于多层差异(即下层物料的差异引起上层物料的差异),系统会根据物料清单(BOM)结构,将下层物料的差异逐层按相关数量比例结转到上层物料。

    • 例如,生产产成品A时,使用了原材料B和半成品C。原材料B的采购差异为50元,半成品C的生产订单差异为30元。假设产成品A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B和半成品C的投入比例分别为2:1,产成品A的生产数量为10件。系统会将原材料B和半成品C的差异按照投入比例分摊到产成品A上:

      • 原材料B应承担的差异 = 50元 ×(2 /(2 + 1))= 33.33元

      • 半成品C应承担的差异 = 30元 ×(1 /(2 + 1))= 10元

      • 产成品A的总差异 = 原材料B应承担的差异 + 半成品C应承担的差异 = 33.33元 + 10元 = 43.33元

    • 系统生成以下凭证:

      • 借:库存商品 - 自制产成品 - 差异 43.33元

      • 贷:原材料 - 单层结算差异 33.33元

      • 贷:半成品 - 单层结算差异 10元

  4. 期末库存与成本调整

    • 经过分摊后,期末库存的价值将调整为实际成本,同时当期消耗的成本也得到了准确的核算。

    • 例如,经过上述分摊后,原材料的期末库存价值为(标准价 × 期末库存数量)+ 期末库存应承担的差异 =(10元/件 × 40件)+ 80元 = 480元。

    • 产成品A的期末库存价值为(标准价 × 期末库存数量)+ 产成品A的总差异 =(标准价 × 期末库存数量)+ 43.33元(假设标准价和期末库存数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具体会计科目

  1. 原材料相关科目

    • 原材料:用于核算原材料的库存价值,包括标准价核算的原材料和移动平均价核算的原材料。

    • 原材料 - 单层结算差异:用于核算原材料在采购、生产等过程中产生的单层差异。

    • 原材料 - 多层结算差异:用于核算原材料因上层物料消耗而产生的多层差异。

  2. 半成品相关科目

    • 半成品:用于核算半成品的库存价值。

    • 半成品 - 自制半成品差异:用于核算半成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差异。

    • 半成品 - 单层结算差异:用于核算半成品在生产、领用等过程中产生的单层差异。

    • 半成品 - 多层结算差异:用于核算半成品因上层物料消耗而产生的多层差异。

  3. 产成品相关科目

    • 库存商品 - 自制产成品:用于核算产成品的库存价值。

    • 库存商品 - 自制产成品差异:用于核算产成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差异。

    • 库存商品 - 单层结算差异:用于核算产成品在生产、销售等过程中产生的单层差异。

    • 库存商品 - 多层结算差异:用于核算产成品因上层物料消耗而产生的多层差异。

  4. 成本相关科目

    • 生产成本:用于核算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

    • 主营业务成本:用于核算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成本。

    • 在制品:用于核算尚未完工的在制品的成本。

    • 生产成本 - 在制品差异:用于核算在制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差异。

  5. 其他相关科目

    • 材料成本差异:用于核算原材料采购过程中产生的价格差异。

    • 生产订单差异:用于核算生产订单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

    • 内部往来:用于核算企业内部不同部门或利润中心之间的往来款项。

注意事项

  • 配置准确性:确保物料分类账的相关配置正确,包括物料主数据中的价格控制、价格确定方式等,以保证成本分摊的准确性。

  • 数据完整性:在进行成本分摊前,需确保所有相关业务数据已完整录入系统,如采购订单、发票校验、生产订单等。

  • 差异分析:定期对物料分类账产生的差异进行分析,查找差异产生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和优化。

  • 期末处理:在月末运行物料分类账进行成本分摊时,需确保所有相关业务流程已完成,如生产订单的完工、销售订单的发货等,以保证期末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SAP 系统中,多层差异的处理是通过 物料分类账(Material Ledger) 功能实现的。以下是详细的处理流程和具体示例:

1. 多层差异处理概述

多层差异是指由于下层物料的差异传递到上层物料而产生的差异。这种差异通常发生在生产订单的 BOM(物料清单) 结构中,当下层物料的成本发生变化时,这些变化会按照 BOM 结构逐层传递到上层物料。

2. 多层差异处理流程

2.1 配置物料分类账
  1. 激活物料分类账:确保物料分类账功能已启用。

  2. 激活多级评估:在系统中启用多级评估功能,以便处理多层差异。

  3. 配置评估变式:根据需要配置不同的评估变式,用于区分不同层级的评估。

2.2 数据准备
  1. 物料主数据:确保物料主数据中已维护标准成本和评估变式。

  2. BOM 和工艺路线:确保生产订单的 BOM 和工艺路线已正确维护。

  3. 生产订单:创建并维护生产订单,确保订单中的物料和数量准确无误。

2.3 差异产生
  1. 采购差异:当采购原材料时,如果实际采购价格与标准价格不同,会产生采购价格差异。

  2. 生产差异: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效率、原材料消耗、人工费用等因素,会产生生产订单差异。

2.4 差异分摊
  1. 单层差异分摊:系统会将下层物料的差异按照 BOM 结构分摊到上层物料。

  2. 多层差异分摊:系统会根据 BOM 结构和数量比例,将下层物料的差异逐层传递到上层物料。

2.5 期末处理
  1. 运行物料分类账:在月末运行物料分类账(事务码 CKMLCP),系统会自动计算并分摊差异。

  2. 生成会计凭证:系统会生成相应的会计凭证,将差异分摊到库存和成本中。

3. 具体会计科目

3.1 单层差异
  • 原材料 - 单层结算差异:用于核算原材料在采购、生产等过程中产生的单层差异。

  • 半成品 - 单层结算差异:用于核算半成品在生产、领用等过程中产生的单层差异。

  • 产成品 - 单层结算差异:用于核算产成品在生产、销售等过程中产生的单层差异。

3.2 多层差异
  • 原材料 - 多层结算差异:用于核算原材料因上层物料消耗而产生的多层差异。

  • 半成品 - 多层结算差异:用于核算半成品因上层物料消耗而产生的多层差异。

  • 产成品 - 多层结算差异:用于核算产成品因上层物料消耗而产生的多层差异。

4. 具体示例

4.1 场景描述

假设企业生产一种产品 A,其 BOM 结构如下:

  • 原材料 B:标准价格为 50 元/件,采购价格为 60 元/件,采购数量为 100 件。

  • 半成品 C:标准价格为 100 元/件,生产订单结算差异为 -20 元/件,生产数量为 50 件。

  • 产成品 A:标准价格为 200 元/件,生产订单结算差异为 -10 元/件,生产数量为 20 件。

4.2 差异分摊过程
  1. 原材料 B 的采购差异

    • 采购差异 = 60 元/件 - 50 元/件 = 10 元/件

    • 总采购差异 = 10 元/件 × 100 件 = 1000 元

  2. 原材料 B 的单层差异分摊

    • 假设原材料 B 的期末库存为 30 件,当月出库(消耗)为 70 件。

    • 单层差异 = 1000 元 × 30 /(30 + 70)= 300 元

    • 多层差异 = 1000 元 - 300 元 = 700 元

  3. 半成品 C 的生产订单差异

    • 生产订单结算差异 = -20 元/件 × 50 件 = -1000 元

  4. 半成品 C 的单层差异分摊

    • 假设半成品 C 的期末库存为 20 件,当月出库(消耗)为 30 件。

    • 单层差异 = -1000 元 × 20 /(20 + 30)= -400 元

    • 多层差异 = -1000 元 -(-400 元)= -600 元

  5. 原材料 B 的多层差异传递到半成品 C

    • 多层差异传递 = 700 元 × 30 /(30 + 70)= 210 元

    • 半成品 C 的总多层差异 = -600 元 + 210 元 = -390 元

  6. 产成品 A 的生产订单差异

    • 生产订单结算差异 = -10 元/件 × 20 件 = -200 元

  7. 产成品 A 的单层差异分摊

    • 假设产成品 A 的期末库存为 5 件,当月出库(消耗)为 15 件。

    • 单层差异 = -200 元 × 5 /(5 + 15)= -50 元

    • 多层差异 = -200 元 -(-50 元)= -150 元

  8. 半成品 C 的多层差异传递到产成品 A

    • 多层差异传递 = -390 元 × 15 /(15 + 5)= -292.5 元

    • 产成品 A 的总多层差异 = -150 元 +(-292.5 元)= -442.5 元

4.3 生成会计凭证
  1. 原材料 B 的采购差异

    • 借:原材料 - 单层结算差异 300 元

    • 贷:原材料 - 多层结算差异 300 元

  2. 半成品 C 的生产订单差异

    • 借:半成品 - 单层结算差异 400 元

    • 贷:半成品 - 多层结算差异 400 元

  3. 原材料 B 的多层差异传递到半成品 C

    • 借:半成品 - 多层结算差异 210 元

    • 贷:原材料 - 多层结算差异 210 元

  4. 产成品 A 的生产订单差异

    • 借:产成品 - 单层结算差异 50 元

    • 贷:产成品 - 多层结算差异 50 元

  5. 半成品 C 的多层差异传递到产成品 A

    • 借:产成品 - 多层结算差异 292.5 元

    • 贷:半成品 - 多层结算差异 292.5 元

5. 注意事项

  • 配置准确性:确保物料分类账的相关配置正确,包括物料主数据中的价格控制、价格确定方式等,以保证成本分摊的准确性。

  • 数据完整性:在进行成本分摊前,需确保所有相关业务数据已完整录入系统,如采购订单、发票校验、生产订单等。

  • 差异分析:定期对物料分类账产生的差异进行分析,查找差异产生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和优化。

  • 期末处理:在月末运行物料分类账进行成本分摊时,需确保所有相关业务流程已完成,如生产订单的完工、销售订单的发货等,以保证期末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科目名称中方科目编码科目说明借贷方向金额(元)相关业务场景
原材料1201010101核算原材料的库存价值,包括标准价核算的原材料和移动平均价核算的原材料借方5000采购原材料B,标准价格50元/件,采购数量100件,标准成本5000元
原材料 - 单层结算差异1201010102核算原材料在采购、生产等过程中产生的单层差异借方300原材料B的采购差异1000元,期末库存30件,单层差异300元
原材料 - 多层结算差异1201010103核算原材料因上层物料消耗而产生的多层差异贷方700原材料B的采购差异1000元,当月出库70件,多层差异700元
半成品1202010101核算半成品的库存价值借方5000生产半成品C,标准价格100元/件,生产数量50件,标准成本5000元
半成品 - 单层结算差异1202010102核算半成品在生产、领用等过程中产生的单层差异借方400半成品C的生产订单结算差异-1000元,期末库存20件,单层差异400元
半成品 - 多层结算差异1202010103核算半成品因上层物料消耗而产生的多层差异贷方390半成品C的总多层差异-390元(-600元+原材料B传递的210元)
产成品 - 自制产成品1203010101核算产成品的库存价值借方4000生产产成品A,标准价格200元/件,生产数量20件,标准成本4000元
产成品 - 单层结算差异1203010102核算产成品在生产、销售等过程中产生的单层差异借方50产成品A的生产订单结算差异-200元,期末库存5件,单层差异50元
产成品 - 多层结算差异1203010103核算产成品因上层物料消耗而产生的多层差异贷方442.5产成品A的总多层差异-442.5元(-150元+半成品C传递的-292.5元)
主营业务成本5101010101核算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成本借方1500产成品A当月出库15件,结转主营业务成本(标准成本3000元+多层差异-442.5元)
生产成本 - 在制品差异5101020101核算在制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差异借方200生产订单差异200元
生产成本 - 自制半成品差异5101020102核算半成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差异借方300生产订单差异300元
生产成本 - 自制产成品差异5101020103核算产成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差异借方100生产订单差异100元

说明

  1. 中方科目编码:根据中国会计准则和企业实际需求,为每个科目分配了10位编码,便于在财务系统中识别和管理。

  2. 借贷方向:根据会计分录的规则,记录了每个科目的借贷方向。

  3. 金额:根据示例中的数据,计算了每个科目的金额。

  4. 相关业务场景:描述了每个科目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场景,帮助理解科目的使用背景。

Q:物料账如何将存货的采购差异(资产负债类)结转到损益科目(生产成本)

SAP 中,将存货的采购差异(资产负债类)结转到损益科目(如生产成本)的过程,主要通过 物料分类账(Material Ledger) 的差异分摊功能实现。以下是详细的处理流程、具体示例以及相关会计科目分配:

1. 差异分摊流程

1.1 采购差异的产生
  • 采购差异:当采购订单的实际价格与标准价格不一致时,会产生采购价格差异。

  • 会计分录

    • 借:原材料(标准价格)

    • 贷:应付账款

    • 同时,系统会记录采购差异。

1.2 差异分摊
  • 月末运行物料分类账:在月末,运行物料分类账(事务码 CKMLCP),系统会将采购差异分摊到库存和消耗中。

  • 分摊逻辑

    • 单层差异:直接与物料相关的差异。

    • 多层差异:由下层物料的差异传递到上层物料的差异。

    • 差异分摊公式

      期初差异+∑本期收货差异=∑本期消耗差异+∑期末库存承担的差异
1.3 结转到损益科目
  • 结转逻辑

    • 消耗差异:当物料被消耗(如生产领料、销售出库)时,差异会结转到相应的损益科目。

    • 期末库存差异:期末库存承担的差异会保留在差异科目中,直到下一期处理。

2. 具体会计科目及分录

2.1 采购差异科目
  • 采购差异科目:用于记录采购过程中产生的价格差异。

  • 中方科目编码:1201010104

  • 科目说明:记录采购订单的实际价格与标准价格之间的差异。

2.2 生产成本科目
  • 生产成本科目:用于记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成本。

  • 中方科目编码:5101010101

  • 科目说明:记录生产过程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

2.3 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 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用于记录销售产品时的成本。

  • 中方科目编码:5101010102

  • 科目说明:记录销售产品时的实际成本。

3. 具体会计分录示例

3.1 采购差异产生
  • 采购订单:采购原材料100件,标准价格为10元/件,实际价格为12元/件。

  • 会计分录

    • 借:原材料(标准价格) 1000元

    • 贷:应付账款 1200元

    • 借:采购差异科目 200元

    • 贷:原材料(标准价格) 200元

3.2 月末差异分摊
  • 运行物料分类账:假设本期消耗60件,期末库存40件。

  • 分摊逻辑

    • 期末库存承担的差异 = 200元 × 40 /(40 + 60)= 80元

    • 本期消耗承担的差异 = 200元 - 80元 = 120元

  • 会计分录

    • 借:生产成本科目 120元

    • 贷:采购差异科目 120元

    • 借:原材料(标准价格) 80元

    • 贷:采购差异科目 80元

3.3 期末库存差异结转
  • 期末库存差异:期末库存承担的差异80元保留在差异科目中,作为下一期的期初差异。

  • 会计分录

    • 借:原材料(标准价格) 80元

    • 贷:采购差异科目 80元

4. 注意事项

  • 配置准确性:确保物料分类账的相关配置正确,包括物料主数据中的价格控制、价格确定方式等。

  • 数据完整性:在进行差异分摊前,需确保所有相关业务数据已完整录入系统,如采购订单、发票校验、生产订单等。

  • 差异分析:定期对物料分类账产生的差异进行分析,查找差异产生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和优化。

  • 期末处理:在月末运行物料分类账进行差异分摊时,需确保所有相关业务流程已完成,如生产订单的完工、销售订单的发货等,以保证期末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通过以上流程和示例,可以清晰地理解 SAP 中如何将存货的采购差异(资产负债类)结转到损益科目(如生产成本)。

Table of Contents 2 General Settings 16 检查度量单位(Check Units of Measurement) 16 Financial Accounting 19 Financial Accounting Global Settings 19 例1功能范围的应用. 19 例2业务范围(Business Area) 19 年度变式(Fiscal Year) 19 会计凭证(Document) 如何限制不同财务用户使用不同的财务凭证类型 22 Field status和Coding block subscreen 30 Validation凭证的确认 35 Substitution凭证的退代 40 3 几个相关函数FI_VALIDATION_DOC|FI_VALIDATION_HEADER 45 货币类型和外币评估 50 ERP货币类型和外币业务 56 (一)ERP货币设置 57 (二)汇率类型和汇率换算表(Tcode:OB07|OB08) 59 (三)平行货币 62 汇率与外币评估 63 财务分类帐 92 Tax on Purchase & Sales 100 大话MM定价增值税处理 100 SAP 税务配置. 108 SD篇 tax 112 SD一周通系列 114 SD定价实例 118 收入科目确定. 119 税务设置 119 特别总帐 (Special Purpose Ledger) 128 1基本设置(Basic Settings) 129 (1)Perform Preparation 129 (2) Maintain Coding Block 130 (3) Tables 133 (4) Maintain Table Directory 139 (5) Maintain Fixed Field Movements 139 (6) Master Data 140 (7) Production Start-Up Preparation 148 (8) Validation 148 (9) Substitution 148 (10) User Exits 148 2计划(Planning) 148 3实际过帐(Actual Posting) 148 4期间处理(Periodic Processing) 148 5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 148 6工具(Tools) 149 例1 使用SPL出中方会计报表 149 例2 维护coding block screen 151 EC-CS Consolidation 151 合并会计处理方法 151 第14夜:合并数据建模 152 一.建立合并源数据基础信息立方体(Tcode:RSA1). 152 二.建立合并数据基础信息立方体(Tcode:RSA1) 153 三.BCS建模(Tcode:UCWB,UCWB01,UCMP0) 154 (1).建立合并数据基础 154 (2).设置合并范围 158 (3).设置合并参数(Tcode:UCMP0) 160 (4).设置合并源数据基础 160 (5).合并会计科目表和合并频率设置 161 (6).BCS60数据增强的功能 161 例1 使用混合合并单元 162 例2 BCS和ECCS等合并系统简单对比 163 第五节 子分配和细分类别 164 SAP会计科目自动分配配置大全 170 1 Maintain Accounting Configuration(概览) 170 2 Automatic Posting Configuration (MM Module) 171 例1:如何使用Valuation group code 180 例2 PO condition和OBYC 182 例3使用PO处理委外加工 182 例4 Account assignment的逻辑分析 182 例5采购运费处理 182 例6:P&L科目和成本要素的建立 183 例7采购科目分配设置 183 例8汇率变更影响发票校验. 183 例9月结GR/IR处理 183 戏说一下SAP的清帐 183 Vendor的AP和Customer的AR能被对清,需要在Vendor和customer主数据设置一下, 189 如图7-[2],在vendor的control页的Account control的Customer填上Customer name 80005803. 189 如图8-[2],在payment transaction accountings页选上Clng with Cust.标志 189 Asset Accounting 197 折旧方法和折旧码 197 使用Substitution退还固定资产折旧某资产折旧的费用科目和折旧金额 204 FB08如何reverse多余的折旧凭证. 218 应收应付(Accounts Receivable and Accounts Payable)配置 226 Report painter外资公司如何出中方式报表. 234 FICO统驭和中间清算 245 Field status and Coding block subscreen 字段状态组实例 250 特别总帐标识 255 预付款处理 258 目的 258 流程 258 预付款结帐 258 发票冻结(Invoice Block) 259 Dunning AR催款配置 262 浅谈表结法和帐结法 269 1.结转收入 270 2. 结转费用. 270 营业管理财务各期间费用 270 所得税费用等等 270 Company和Company Code的区别 272 Investment Management 273 投资管理 273 投资计量 276 投资订单预算 278 Treasury 281 现金管理和预算控制 281 第一节 现金管理配置 282 第二节 现金管理业务操作 290 现金管理一日通 295 CO - Controlling 306 Internal Order 内部订单 306 第一节 订单主数据 308 第二节 订单审批 311 第三节 订单计划 317 第四节 内部订单预算 317 第五节 结算规则自动生成 320 内部订单(Internal Orders) 审批流程配置 322 1 订单主数据 323 [1]激活订单管理(Tcode:OKKP) 323 [2]定义订单类型(Tcode: KOT2|KOT2-OPA|KOT2_FUNCAREA) 324 [3]维护订单编号范围(Tcode:KONK) 326 [4]定义状态主文件(Tcode:OK02|BS02) 326 [5]定义受权码(Tcode:BS52/BS53) 328 [6](Tcode:KOV2) 328 [7]分配状态管理给订单类型(Tcode: 328 例1.设置订单审批流程 328 例2.使用投资订单管理固定资产项目 332 CO-CCA Cost Center Accounting 332 分配分摊 332 最牛B最灵活的分配分摊依据--统计指标 340 作业类型 352 一 建立type 43次级成本要素(Tcode:KA06) 353 Act Ind. deter&Alloc 353 二 建立作业类型(Tcode:KL01) 353 三 建立生产成本中心(Tcode:KS02) 356 四 成本中心作业量计划(Tcode:KP26|KP27) 357 Cost center CCTR3 has none of the activity types used here 357 五 建立成本中心费用计划(Tcode:KP06|KP16/KP17/KP36/KP37) 359 六 计算计划价格(Tcode:KSPI) 361 七 维护分割结构(Tcode:OKES/OKEW) 362 八 建立工作中心. 371 Activity type ACTMN is not allowed for business transaction RKL 371 九 建立统计指标 372 十 重过帐和直接作业分摊 372 十一 分配分摊 372 CO-PC 381 Costing Sheet 成本核算单 381 [1].Define Origin Groups(Tcode:OKZ1) 382 [2].Maintain Overhead Cost Elements(Tcode:KA06) 383 [3].Define Costing sheets 383 [4].Define Calculation Bases 385 [5].Define Percentage Overhead Rates(Tcode:S_ALR_87008275) 386 [6].Define Quantity_Based Overhead Rates 387 [7].Define Credits 388 [8].Develop Enhancement 388 [9].Define Overhead Key 389 [10].Define Overhead Group 389 [11].Define Cost Component Structure(Tcode:OKTZ) 390 [12].Error Management 390 使用成本核算单的标准成本估算实例。 390 标准成本Cost variant的Valuation Variant 001(Tcode:OKK4) . 390 作业计划价格和Routing检查(CA03). 390 作业计划价格检查(KP26) 391 成本核算单和成本组件结构 393 例1 Origin group的使用 402 例2 Costing sheet结构和成本估算实例 404 例3 407 例4 ZROY Calculation Base增强 407 例5 细说Cost component Structure和Cost Variant关系 411 生产成本控制(Product Cost Controlling)后台配置 411 6.1 Product Cost Planning 412 6.1.1 Basic Settings for Material Costing 412 Plan, Target, Actual and Control Cost 421 [1]Basic Settings 423 [2]Cost Variants for Manufacturing Orders 423 [3]Valuation Varaint 427 [7] Define Cost-Accounting-Relevant Default Values 430 [9] Error message 管理 431 [10] 431 (一) Work in Process 433 (2) Variance Calculation 439 Variances = actual debit – actual credit. 用中国的话来说就是FUl settlement的工单差异一定等于实际的生产成本投入和产出之差. 那么我还要target cost 干什么? 444 (3) Settlement 452 Future costing 方案(技术篇). 460 业务背景: 460 业务未定部分 461 解决方案 462 CO-PC部分 462 (1)Creating costing type (Tcode:OKKI) 462 (2)Create Valuation variant Z03 (Tcode:OKK4). 463 (3)建立成本估算变式(Tcode:OKKN) 463 (4)按业务背景编写取价逻辑(Tcode:SMOD/SE38) 464 CO-PA部分 465 (1) 建立销售计划版本(Tcode:OKEQN/OKEVN) 465 (2) 定义评估策略(Tcode:KE4U) 467 (3) 自定义评估策略(Tcode:SMOD/SE38) 467 需要确定因素: 467 CK11N取info record 分析报告(注:相当于某地方级政府GDP报告) 468 Purchase Info record tables : 468 取什么info record 470 Cost Estimation 成本估算 471 1成本估算变式 472 [1]Define Costing Types 472 [2]Define Valuation Variants 473 (1)Material valuation 473 (2)Actity Type/Process 475 (3)Subcontracting 475 (4)External Processing 475 (5)Overhead 476 (6)Price Factors 476 [3]Define Date Control 477 [4]Define Quantity Structure Control 477 [5]Define Transfer Strategy 478 [6]Define Reference Variants 478 [7]Define Costing Variants 478 2.标准成本估算 479 例1. Last PO Price Cost Estimate 479 例2. Future Costing for COPA 479 例3. 479 数量结果控制设置 479 重复制造生产配置. 482 按库存生产配置(Make-to-Stock). 482 按订单生产配置(Make-to-order). 483 CO-PA 483 7.利润分析(Profitability Analysis)后台配置 483 7.1 Structures 484 7.1.1 Maintain Characteristics 485 7.1.2 Maintain Value Fields 488 7.1.3 Maintain Operating Concern 490 7.1.4 Sample Operating Concerns 492 7.1.5 Define profitability Segment Char. 493 7.1.6 Set Operating Concern 493 7.2 Master Data 493 7.2.1 Maintain Characteristic Values 493 7.2.2 Define Characteristics Hierarchy 494 7.2.3 Define Characteristic Derivation 494 7.2.4 Valuation Strategies 498 7.2.5 Set Up Valuation Using Material Cost Estimate 498 7.2.6 Set Up Conditions and Costing Sheets 498 7.3 Planning 499 7.3.1 Initial Steps 499 7.3.1.1 Define Number Ranges for Planning Data 499 7.3.1.2 Maintain Versions 499 7..3.1.3 Assign Quantity Fields 499 7.3.2 Planning Framework 499 7.3.2.1 Set Up Planning Framework 499 7.3.2.2 Create Planning Level fro Planning Layout 500 7.3.2.3 Display Planner Profiles 500 7.3.3 Manual Entry of Planning Data 500 7.3.3.1 Define Planning layout 500 7.3.3.2 Define Value Field Assignments 500 7.3.3.3 Define Distribution Profiles 500 7.3.3.4 Calculated Values as Reference 500 7.3.4 Integrated Planning 500 7.3.5 Planning Aids 500 7.3.6 Reorganization 500 7.4 Flows of Actual Values 500 7.4.1 Initial Steps 501 7.4.1.1 Define Number Ranges for Actual Postings 501 7.4.1.2 Maintain Characteristic Groups 502 7.4.1.3 Assign Cha. Grp. for Assignment Screen 502 7.4.1.4 Assing Char. Grp. For Line Item Screen 503 7.4.1.5 Maintain Value Field Groups 503 7.4.1.7 Summarize Data During Update 505 7.4.1.8 Store Quantities In CO-PA Std. Unit of Measure 505 7.4.2 Transfer of Incoming Sales Orders 506 7.4.3 Transfer of Billing Documents 507 7.4.4 Order and Project Settlement 508 7.4.5 Direct Posting from FI/MM 508 7.4.6 Settlement of Production Variances 508 7.4.7 Transfer of Overhead 508 7.4.8 Transfer Customer Rebate Agreements 508 7.4.9 Multiple Valuation Approaches/Transfer Price 508 7.4.10 Periodic Adjustments 508 7.4.11 Activate Profitability Analysis 508 1.定义经营范围 511 2.获利分析段PSG 518 3.特征值派生和值字段评估 519 1 基本设置(Basic Settings) 530 2 企业组织(Enterprise Organization) 535 3 主数据(Master Data) 536 4 利润中心分配(Assignments to Profit Centers) 539 SAP屠宰行业CO解决方案 540 业务背景: 540 SAP实现 542 1建立物料 543 2建立BOM 543 3.外包给屠夫宰 545 4.使用外包工序 549 关于联产品工单成本怎么结算?你整一个Allocation structure, SAPhelp. Create Allocation Structure 551 5工单 552 Material Ledger 物料分类账详解 552 一.ML功能简介 552 二.标准价Pk加权平均价 559 三.差异来源和差异处理 564 四.SAP差异科目设置 565 利润中心(Profit Center Accounting) 565 1 基本设置(Basic Settings) 566 2 企业组织(Enterprise Organization) 571 3 主数据(Master Data) 572 4 利润中心分配(Assignments to Profit Centers) 575 5 转移价格(Transfer Prices) 576 Logistics - General 576 销售运作计划(SOP)和利润计划 576 LIS配置 578 (2)应用Sales Flexible Planning 584 (3)使用PA Planning Framework(KEPM ) 589 (4)PA Valuation Stratege 595 MM Material Management 595 PO Account Assignment 增强 Coding Block 596 Background: 599 1.Related IMG 599 Step 1.Define valuation class for those non-material 599 Step 2.Define PO Account Assignment Categories 602 Step 3. Assign account to VBR 604 Step 4.Where we define valuation class 604 2.Q&A 605 1.How to Activate Direct Posting to G/L Accounts and Material Account 605 2.What will Happen? 607 3.Mark delv. Completed 607 物料移动类型和后勤自动科目设置 608 分割评估和混合成本 620 业务背景: 620 配置分割评估 620 建立物料主数据 624 建立cosing mix ratio (Tcode:CK91/CK91N|CK94) 627 Valuation variant分析 632 后勤一般设置(Logsticis-General) 638 物料主数据(Material Master) 638 MM Condition配置 647 PO审批流程 661 一 定义Release group 661 二 定义Release code 661 三 定义Release indictor 662 四 定义Release Strategy 663 五 建立分类Z_PUR_DOC_RELEASE 667 Stock Transfer Order 669 MM PO配置 670 跨公司transfer order 681 两种外包方式比较 686 业务背景: 686 1.直接使用外包PO 687 (1)成本核单(Costing sheet)设置 687 (2)成本部件(Cost component structure) 688 (3)维护物料info record 690 (4)标准成本估算 690 (5)外包PO无Condition流程 692 (6)应用PO condition 694 (7)外包科目设置 695 (8)外包PO带4个condition流程. 696 (9)存在的问题 698 2.使用工单混合作业外包 699 (1)建立作业外包info record 699 (2)建立外包工序 700 (3)标准成本估算 701 (4)建立工单和作业PR转PO 702 (5)作业外包PO收货 704 (6)配置PO Account assignment 704 (7)工单收货外包料的价格处理 706 (8)自定义逻辑 708 (9)存在的问题 709 委外加工的种类和处理方法(使用prod. Order和purchase order) -2 709 1.Related IMG 710 Step 1.Define valuation class for those non-material 710 Step 2.Define PO Account Assignment Categories 712 Step 3. Assign account to VBR 714 Step 4.Where we define valuation class 714 2.Q&A 715 1.How to Activate Direct Posting to G/L Accounts and Material Account 715 2.What will Happen? 717 3.Mark delv. Completed 717 MM Condition MM采购定价 720 透视条件(Condition)技术 725 (1)定义采购定价控制级别(SE16:V_001W_K) 727 (2)熟悉采购定价过程 728 物料主数据 739 (1).物料主数据配置 739 (2).为用户设置可维护主数据屏幕 739 (3).限制维护物料字段 743 (4).设置物料交易状态(Tcode:OMS4) 746 (5).特殊物料处理 747 SAP相关打印编程- PO打印 751 物料管理(Material Management) 后台配置 761 物料管理一般设置 761 采购环境数据(Environment Data) 762 物料采购数据(Material Data) 762 分隔评估(Split Valuation) 765 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确定(Vendor Master| Parter Determination) 765 后勤发票校验(Logistics Invoice Verification) 765 收进发票处理(Incoming Invoice) 767 Valuation and Account Assignment 772 例1:如何使用Valuation group code 781 例2 PO condition和OBYC 783 例3 移动类型如何取得自动配置科目 ? 783 运杂费处理 788 (一)方法1:直接列入期间费用 789 (二)方法2:使用事后借记和计划外运输费用 789 (三)方法3:应计条件类型处理运杂费. 791 (四)方法4:建立厂外临时工厂. 799 (五)其他方法 800 GR/IR科目拆分 801 Background 801 OMSF define additional material group ZSTONE 802 Define additional valuation class ZSTV (OMSK) 802 OMQW define additional material group 804 Define another GR/IR account with OBYC->WRX 804 ME21N/MIGO test 805 正解方案: 808 物料类型 810 管道物料(Pipeline Material) 810 供应商寄存物料(Consignment Stock) 811 委外加工物资 811 寄售给客户物料 811 客户维修物料 812 更改物料Valuation class 812 GR/IR 的绝妙应用 814 PP - Production 817 使用外包工序 817 (1)建立作业外包信息记录 817 (2).建立外包工序 818 (3)外包标准成本估算 819 (4).建立外包工单 820 (5).外包采购单收货 822 (6).外包工单收货外包件价格设置 823 Super BOM(Configurable material BOM)的应用 824 一 Classification System(分类系统)简介 824 二 Super BOM和配置BOM应用举例 825 建立物料(Tcode:MM01) 827 建立Super BOM(CS01) 829 建立configurable profile (Tcode:CU41) 830 例1- Phantom Part的使用. 834 例2 配置BOM的成本估算 834 SD - Sales & Distribution 834 SD Condition SD销售定价 834 BC - Basis 840 How to Archive material master data or inventory data? 840 Relatd T-codes: 840 2. How to change valuation category with existed transaction data . 840 3. How to archive the batch data . 842 4.Unit test OK ! 845 How to delete a change request 846 How to set required fields for material master 847 1. Self define a Sel. Group and Re-assign Fields to Field Selection Groups 847 2. Maintain Field Selection for Data Screens 849 3. Unit test result . 850 Little SAP tips 851 How to add a search Help? 853 How to add field MARA-ZEIAR(Document type ) as a search help 853 1.What is so-called a search help 853 2.How to add a search help for material master data 854 How to add code for SAP Query 857 Case 1. change fields sign . 858 Case 2. Add additional Tables and fields . 859 Case 3.Coding using work area or internal table for additional fields. 860 Case 4: Use alias table to add a same table for query twice or multiple times. 863 Case5. User cluster table BSEG with logical database 864 1. use logical database, such as BRF 866 2. direct read of table BSEG 866 Case6. Use left outer join to avoid query data missing 867 Case7.Change Query Program with SE38 868 大话ERP权限控制 870 IMG剖析和SE16 878 如何收集常用事务码? 880 ABAP 882 ABAP开发三月通 882 前 言 882 一.基础篇 883 1.什么是ABAP ? 884 2.ABAP开发环境的建立 887 3.获得Access Key . 887 4.ABAP workbench和ABAP dictionary 887 5.第一个程序-Hello World. 888 6.ABAP语法简介 889 7.Open SQL和Native SQL 889 8.内表和工作区 889 9.使用字段符号 889 10.模块化程序 889 11.文件处理 889 12.簇数据库和逻辑消息和错误处理数据库 889 13. 889 14.使用用户授权 897 15.调用外部程序和程序动态生产 897 16.选择屏幕 897 17.使用程序运行变式 897 18.制作Tcode 897 二.加强篇. 898 1.CATT 898 2.BDC 898 3.制作程序的background job 898 4.SapScript 898 5.Smartform 898 6.SAP Query 898 7.ALV编程 898 8.ALE/iDoc 898 9.Report painter和Drilldown Report 898 10.RFC/BAPI 898 11.编写用户增强 898 12.深入ABAP工作台 898 13.传输请求 899 14.和其它语言的交互 901 三.实战篇 901 1.MM模块开发实例. 901 一.MM常用表格及其关联关系图 901 二.开发实例 901 1.MM相关单据打印 902 2.PO增强编程 902 自动建立PO和SO 903 SE11建立一记录表ZPOSO 904 使用PO User_exit 904 3.物料主数据编程 915 4.供应商列表分析 (No Content) 915 5.收货检测增强 (No Content) 915 6.库存分析报表 (No Content) 916 7.GR/IR报表 (No Content) 916 8.报废流程增强 (No Content) 916 2.SD模块开发实例. 916 3.PP模块开发实例. 916 4.FI模块开发实例. 917 1.编写财务报表 917 2.财务凭证的确定(Validation) 917 3.财务凭证的退代(Substitution) 924 4.BKPF|BSEG浅析 937 5.Dunning催款 937 6.支票打印 937 7. 937 8. 937 5.CO模块开发实例 (No Content). 937 6.Basis相关开发实例 937 1.删除传输请求 937 2.检测用户授权列表 940 3.致命SAP权限控制漏洞 940 4.再谈开发权限漏洞 945 开发项目流程简介 (No Content). 951 附录: 951 ABAPer 常用Tcode 951 编写用户增强 953 操作最简单的欺骗Access Key的文档 957 (1)SE38 :输入LSKEYF00按display 957 (2)/n 或者/O开新窗口,SE38再输入LSKEYF00这次按change按钮. 957 (3)SE16: progdir,准备请空PROGDIR-EDTX 958 4.插入一行SY-SUBRC = 0 .到LSKEYF00就可. 960 快速修改表内容 961 如何快速找到增强 964 Message消息控制 966 BW 969 第一篇 BW篇 969 第1夜 数据仓库知识 969 一.什么是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 969 二.为什么使用SAP BW 970 三.数据仓库架构理论(附) 973 四.OLTP&OLAP(附) 973 五SAP BW(Business Information Warehouse)实施方法论 975 a. SAP BW的版本历史 976 第2夜ABAP基础 977 第3夜 逻辑系统和数据源 977 一.建立逻辑系统 977 思考:如何建立R/3和BW的数据交换通信? 980 二.将配置Tcode整成前台执行 982 三.建立数据源(Data Source) 985 思考: 如何增强0FI_GL_1? 989 四.数据源传输模式 994 五.SAP发展简史(附) 995 第4夜BW管理员工作台 997 第5夜 数据抽取准备 1001 一.建立源系统(Source System) 1001 SEM - Strategic Enterprise Management 1004 第22夜 SEM模块简介 1005 Procedure for System Administration 1009 第23夜 使用BPS制定销售计划 1010 一.SAP R/3 的LIS->SOP->KEPM实例回顾 1010 1.建立LIS表格 1010 2.SOP 1018 二.使用BPS制定销售计划 1019 1.建立销售计划信息立方体 1019 2.启动BPS工作台(Tcode:BPS0) (1)Create Planning Area 1020 BCS 混合合并疑问 1022 例1 使用混合合并单元 1022 一.合并版本(Verions) 1026 例2 使用混合版本 1026 SAP上线期初初始数据如何导入(尤其是针对以前有老系统的情况) 1029 MM 1029 SD: 1030 PP 1031 FICO 1031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数字化转型2025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