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领导?什么是管理?领导与管理有何区别?这是企业管理者经常容易混淆的一个问题,在没有读《领导力必读12篇》这本书之前,可以说,笔者对这个概念也是一知半解,毕竟领导与管理之间的关系实是太微妙了。
管理有四项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所以领导是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
关于领导者与管理者,管理者一定是领导者,而领导者不一定是管理者,比如非正式组织中的领导者就不是管理者。然而,管理者可能不具备领导的影响力,但是领导者并不能代替管理者。
关于领导和管理的问题,简单来说“管理是管理事务,领导是领导人心”。
领导者:看透变化的趋势,指出团队应该前进的方向并描绘出美好的愿景,能够激发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带领团队组织朝着描绘的美好愿景前进。
管理者:制定目标,按照既定目标对团队组织进行管理,带领团队组织实现目标。
如果一位经理人员管理行为过多,而领导行为过少,就会发生:上下级的关系很紧张,而工作推进受阻,上级在与不在,下级的表现判若两人。
如果一位经理人员领导行为过多,而管理行为过少,就会发生:常常用个人魅力和组织关系去管理团队,出现“你好我好大家”的局面产生,甚至还会山头或帮派林立。
一位经理人有两个身份:一是管理者,二是领导者
管理者注重效率,领导者注重效果。管理者把事情做正确,领导者做正确的事。管理者发挥作用的基础是职位权力(强制、惩罚、奖赏),领导者发挥作用的基础是个人权力(对下级的关照关爱、个人专长、智慧、人格魅力)。
管理循环:计划—实施—检查—改善;
领导循环:愿景—动员—展开—学习。
管理循环就是指PDCA,闭环管理。领导循环是通过愿景来感召人、激励人、鼓舞人,使人们能够自动自发,并通过自主学习来推动工作进程。改善+学习,才是高质量完成任务的根本保障。
管理行为:关注计划与预算,组织及配置人员,控制过程并解决问题;
领导行为:确定方向,整合利益相关者,激励和鼓舞下级。
管理行为重在建立秩序,领导行为重在产生变革。
领导认知:外圆内方,领导者的主导行为是激励追随者意愿、培养追随者能力。领导者的变革逻辑是先有感受再推动变革。
管理认知:外方内方,管理者的主导行为是强化职责、执行制度。管理者的变革逻辑是先有理性分析再发动变革。
管理行为,往往产生对立关系。管理行为组织化,是指在处理问题时,要依照企业标准而非个人好恶来做决策,避免下级把矛头对准上级,认为是上级个人有意难为他。
领导行为,往往产生追随关系。领导行为个性化,是指对下级的关心、爱护可以有自己的风格。管理行为都是相似的,而领导行为各有千秋。
清晰界定管理与领导,进而平衡好管理与领导的关系,经理人的工作就会张弛有度、游刃有余。
一句话
领导是人际技能,管理是决策技能。
领导是管理的一部分,正如敲键盘和编程的关系,一个是子目标,一个是父目标。
一个常见的误解
正如文化并不总是正面的,领导也不总是伴随着鼓励、赞美、尊重
再详细一点
领导是指一个人与下属相处的表现。
为了归纳种种表现,管理学家用了一个词,叫领导风格。
大嗓门,乱骂人,不近人情,高压管理,这也叫领导。
学术点的叫法,是任务型领导。
那么问题来了,那些看起来与大众眼中的“领导力”相遇甚远的表现,当真是错误的领导风格吗?
其实要看领导的对象是谁。没有绝对正确的领导风格,只有与企业需求匹配的领导风格。
这和资源分配有关。
企业是需要奖赏员工的,而激励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除了提供正激励,还有一种奖赏,叫减少负激励。如果企业一贯维持高压的领导风格,那么哪天你表现好了,少骂几句,少给个脸色,就是一种巨大的奖赏。觉得这很荒谬?小作坊的老板娘深谙此道。
通常来说,越是低学历的职位,越适合以高压方式领导,你跟他和颜悦色,他反倒视你软弱,进而不听指挥。所以流水线多采用高压领导风格,这种风格与其说是企业的选择,不如说是被管理者的选择,只有在这种风格下,他们的生产效率才最高。题外话,我认为这也是某大型制造业频繁跳楼的部分原因,人长期在得不到尊重,看不到希望的环境下,容易失去生的动力。
我这里着重介绍高压领导风格,不是因为我推崇这种风格,而因为,要快速让外行理解一个专业术语,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先打破其对此概念的固有认知。领导行为确实伴随激励,但是正负就不好说了。人都渴望尊重,所以人们推崇的领导风格,必然不是那些黑脸的,但那些恰恰就是领导行为,在特定企业中,还是很有效的领导风格。
领导是什么讲清楚了,它和管理的区别应该就没必要再讲了。
最后,还是要建议大家认真看下《领导力必读12篇》这本书,相信你会掌握领导和管理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