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5G———揭开5G的神秘面纱

5G时代——来了

一级目录

二级目录

三级目录

一、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1.1 移动通信技术具有代际演进规律

1980s——语音 1G

1990s——短信 2G

2000s——社交应用 3G

2010s——在线、互动、游戏 4G

2020s——虚拟现实“零”时延感知 5G

每十年移动通信会经历一次更新,迎来更加快速的网咯。

每一代移动通信网络都是由标志性能力和核心关键技术一起定义的,从第一代移动通信网(1G)发展到如今的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核心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带来了更高性能的移动通信,进而催生出越来越丰富的移动应用场景,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1G 宣告了移动通信的诞生;2G伴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微处理器与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不断成熟,将移动通信带入了数字时代,便携的移动电话开始普及;3G 提升了数据业务的支撑能力,互联网世界和通信世界开始走向融合,之后智能手机和 Andriod 操作系统横空出世,彻底引爆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4G 乘势而起,进一步提升传输速率,开启移动互联网的全面发展时代;5G 突破了以往移动通信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的广泛互联,构建出统一连接世界的架构,通过跨行业整合,催生裂变出更多全新的行业应用。

!](https://img-blog.csdnimg.cn/d5a6aa5a0a1c42be967c1d65d875d868.pn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type_ZmFuZ3poZW5naGVpdGk,shadow_10,text_aHR0cHM6Ly9ibG9nLmNzZG4ubmV0L1N0ZXBoZW5jdXJy,size_16,color_FFFFFF,t_7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5G技术指标

(1)移动性移动性历代移动通信系统重要的性能指标,指在满足一定系统性能的前提下,通信双方最大相对移动速度。5G移动通信系统需要支持飞机、高速公路、城市地铁等超高速移动场景,同时也需要支持数据采集、工业控制低速移动或非移动场景。因此,5G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需要支持更广泛的移动性。

(2)时延时延采用OTT或RTT来衡量,前者是指发送端到接收端接收数据之间的间隔,后者是指发送端到发送端数据从发送到确认的时间间隔。在4G时代,网络架构扁平化设计大大提升了系统时延性能。在5G时代,车辆通信、工业控制、增强现实等业务应用场景,对时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低空口时延要求达到了1ms。在网络架构设计中,时延与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负荷、业务模型、传输资源等因素密切相关。

(3)用户感知速率5G时代将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移动生态信息系统,首次将用户感知速率作为网络性能指标。用户感知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用户获得MAC层用户面数据传送量。实际网络应用中,用户感知速率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网络覆盖环境、网络负荷、用户规模和分布范围、用户位置、业务应用等因素,一般采用期望平均值和统计方法进行评估分析。

(4)峰值速率峰值速率是指用户可以获得的最大业务速率,相比4G网络,5G移动通信系统将进一步提升峰值速率,可以达到数十Gbps。

(5)连接数密度在5G时代存在大量物联网应用需求,网络要求具备超千亿设备连接能力。连接数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可以支持的在线设备总和,是衡量5G移动网络对海量规模终端设备的支持能力的重要指标,一般不低于十万/平方公里。

(6)流量密度流量密度是单位面积内的总流量数,是衡量移动网络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数据传输能力。在5G时代需要支持一定局部区域的超高数据传输,网络架构应该支持每平方公里能提供数十Tbps的流量。在实际网络中,流量密度与多个因素相关,包括网络拓扑结构、用户分布、业务模型等因素。

(7)能源效率能源效率是指每消耗单位能量可以传送的数据量。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能源消耗主要指基站和移动终端的发送功率,以及整个移动通信系统设备所消耗的功率。在5G移动通信系统架构设计中,为了降低功率消耗,采取了一系列新型接入技术,如低功率基站、D2D技术、流量均衡技术、移动中继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5G应用场景

1.VR/AR

VR:虚拟现实 AR:增强现实 MR:混合现实

VR/AR是近眼现实、感知交互、渲染处理、网络传输和内容制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互融合的产物,新形势下高质量VR/AR业务对带宽、时延要求逐渐提升,速率从25Mbps逐步提高到3.5Gbps,时延从30ms降低到5ms以下。伴随大量数据和计算密集型任务转移到云端,未来“Cloud VR+”将成为VR/AR与5G融合创新的典型范例。凭借5G超宽带高速传输能力,可以解决VR/AR渲染能力不足、互动体验不強和终端移动性差等痛点问题,推动媒体行业转型升级,在文化宣传、社交娱乐、教育科普等大众和行业领域培育5G的第一波“杀手级”应用。

2.车联网——自动驾驶

车联网系统,是指通过在车辆仪表台安装车载终端设备,实现对车辆所有工作情况和静、动态信息的采集、存储并发送。车联网系统一般具有实时实景功能,利用移动网络实现人车交互。

自动驾驶是将传统的电子辅助功能进行整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完全体的自动驾驶系统,帮助人们更好的预防危险。

3.远程医疗

5G +远程会诊

5G的高速、高效特性,可以实现相关医疗数据的快速传输及同步调阅,例如放射影像、病理情况、电子病历等,这可以推动从“ 面对面” 会诊到视频远程会诊的转变。患者可以利用5G技术通过高清视频与医生实时沟通,也通过可穿戴监测设备将监测数据实时传给远端的医生,便于医生进行实时诊断和会诊。

5G+远程手术

5G +急救5G医疗急救是指急救医护人员、救护车、120急救中心和医院之间基于5G网络通过沟通协作而开展的医疗急救服务,可以促进院前急救和院中救治的一体化衔接。在5G时代,配备高清晰视频通信、搭载基本医疗检测仪器的超级救护车将成为现实,心电、血氧、血压等生命特征数据将实时传输到医院,节约抢救时间。基于5G网络及GPS定位技术,可以实现患者院内外的准确定位,促进医疗资源的科学调度。

5G远程医疗设计案例

2019年3月16日,中国移动助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成功完成了全国首例 5G 远程人体手术——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植入手术。5G网络高速率、大带宽和低时延的特性,有效保障了3 000 km间远程手术操控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4K高清音视频交互系统帮助专家随时掌控手术进程和病人情况。

四、5G技术指标

1.超密集组网

5G需要满足热点高容量场景

超密集组网:大量增加小基站,以空间换性能

小基站优势:体积小、成本低、安装容易、适合深度覆盖

                  功率小、干扰小、更小的范围内实现频率复用、提升容量

                   距离用户近,提升信号质量和高速率

部署架构:宏基站+微基站 、微基站+微基站

关键技术:多路连接技术、无线回传技术

2.大规模天线阵列

传统天线2、4、8根,Massive MMo可达64、128、256根天线。提升了信号可靠性、提升了基站吞吐率、大幅降低对周边基站的干扰、服务更多的移动终端。

3.动态自组织网咯(SON)

  用于满足低时延可靠场景,部署灵活、支持多跳、高可靠性、支持超高宽带。

  动态自组织网咯技术实在5G蜂窝网咯授权和控制下,在本地可以将基站、终端以及各种新型的末端节点动态组成网咯,弥补了传统蜂窝网架构在组网灵活性方面的不足。另外,还可以通过组建动态自组织网咯。实现设备间通信,提升网咯频谱效率。

动态自组织网咯场景包括:

   针对低时延高可靠场景。降低端到端时延。提高传输可靠性;针对低功耗大连接场景,延伸网咯覆盖和接入能力。另外,适应灾害等应急场景,提升网咯可靠性。

4.软件定义网络(SDN)

物理上分离控制平台和转发平面

控制器集中管理多台转发设备

服务和程序部署在控制器上

5.网络功能虚拟化(NFV)

软硬件解耦,虚拟化

通用硬件实现网络功能

6.SDN与NFV区别

SDN是面向网络架构的创新

NFV是面向设备形态的创新

五、5G面临的挑战

1.频谱资源挑战

5GHz以下的频段已经非常拥挤

解决方向:高频段和超高频段

2.新业务的挑战

uRLLC:对时延、可靠性要求很高

mMTC:对连接数量、耗电/待机要求较高

eMBB:AR/VR等传输速率要求高

eMBB:指3D/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

mMTC:指大规模物联网业务

uRLLC:指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

这三大应用场景分别指向不同的领域

3.新使用场景挑战、

移动热点:大量热点带来的超密组网挑战

物联网络:物联新业务远超人的活动范围

低空/高空覆盖:无人机、飞机航线覆盖等

4.安全挑战

三大场景安全挑战

eMBB:安全处理性能、二次认证、已知漏洞

mMTC轻量化安全、海量连接心令风暴

uRLLC:低时延的安全算法、边缘设计、隐私保护

新架构安全挑战

SDN\、NFV等新安全挑战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老赵学coding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