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R 如何促进跨团队协同

在不同类型的组织中,随着分工的高度专业化和精细化,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方式变得越来越复杂。常见的协同单元之间的问题是,尽管在表面上达成了一致,但在问题出现后才意识到各方对目标和路径的理解存在差异。为了推动事情的进展,往往需要更高层的负责人介入,沟通的过程变得更加困难,同时问题的暴露也延迟了,这可能给组织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我们都知道,OKR是一个非常好的团队/个人目标管理工具,在跨团队协同场景下同样有很大的作用,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它。

一、对齐目标

在对齐目标方面,我们常常陷入的误区是,认为只要一起推进某件事就可以了,只要在OKR中看到你有我也有就够了。但是每次对进度的认识很容易产生分歧,事情的推进也很缓慢。其核心问题在于,对于达到最终目标的过程指标的解读、关键结果的定义、关键动作的拆解策略甚至分工方式都存在差异。即使看似达成了”目标一致”,很可能因为方法的不同而导致走向背道而驰。因此,除了了解目标描述本身,还需要对齐以下内容:

完成定义相关的关键结果
KR对应的拆解策略
分工方式以及彼此的依赖关系
提及的指标和里程碑在O/KR/TODO中的定义
二、定期回顾

在OKR推进过程中,定期回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建议团队至少每月进行一次回顾,目的是确保团队成员清楚地了解当前的进展情况以及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并及时调整推进的节奏。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忽略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可能不清楚其他团队成员的进展情况。这就好比在进行两人三足游戏时,最后一个人已经摔倒了,但是仍然有其他人冲在前面,似乎他们可能会一个人触达终点线,但是因为不是所有人一起完成,所以我们不能算作完成。因此,在回顾OKR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包含与协作团队的定期同步,以确保彼此之间能够感知进展和风险,并且根据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三、及时调整

目标初定完成后完成对齐不能做到一劳永逸。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会对最初的目标产生影响。团队内的人们会保持目标调整的更新同步,但往往容易忽略协作伙伴,而这常常是致命的。因此,我们建议在目标、进展、动作、指标等方面发生变化时,及时与合作团队再次对齐,以确保双方目标和步调始终保持一致。这种对齐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目标、关键结果(OKR)和待办事项(TODO)的内容是否发生变化;
过程指标和里程碑的定义是否发生变化;
彼此之间的依赖关系是否发生变化。
随着组织的发展壮大,跨团队协作是一个长期存在且无法回避的话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文化建设、成员能力培养和流程机制优化等手段来实现。而OKR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一个组织将其作为公共的目标管理工具时,它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的共同语言。无论我们将其用于哪个场景,它都不会显得刻意和突兀,因为这就是OKR的本质。如果团队在自组织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OKR,我相信在解决协同问题上将会事半功倍。

Tita - OKR和新绩效一体化管理平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