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介
多年来,音频内容一直在不断发展。从当地唱片店购买 12 英寸 LP 黑胶唱片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现在我们通过流式传输几乎可即时播放云端的任何内容。虽然一些音频爱好者会为了获得新奇体验而重拾黑胶唱片,但今天绝大多数的音频都是以数字方式进行消费的。尽管消费者接收音频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但有一点始终未变:希望聆听的内容具有最初录制时的音质。音响系统中的音频放大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关键因素。由于音频放大器对最终音质影响非常大,因此了解权衡因素以及如何为设计选择合适的器件非常重要。
2 电源注意事项
最终产品的特性通常在设计之前就已经定义好了 - 例如,典型的指标包括喇叭通道数目,特定距离下的声压级响度等。在电气系统设计方面,响度与输出功率和扬声器/音圈效率相关。在不了解最终系统的许多细节的情况下,输出功率是可用于确定成品的响度(通常以 dB 为单位)的最接近的规格。因此,输出功率水平通常是用于选择音频放大器的首要标准之一。特定放大器功率水平的行业标准是:总谐波失真加噪声 (THD+N) 为 1% 或 10% 时的输出功率。通常,还会提到该功率水平下的通道数,因此在指定立体声器件时,可以使用 10% THD+N 下为 2 x100W 的表示形式。在提到放大器的功率水平时,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事项是,其代表的是峰值功率还是连续功率。通常指代的功率是连续功率。
D 类放大器的效率通常高达 90% 左右,大约会有 10% 的能量损失转换为热量。为了保护集成电路,D 类音频放大器有一个温度阈值,达到该阈值时,它们会关断。因此,器件可能会达到一定的峰值输出功率水平(比如说30W),但不能长时间维持在该水平而不发生过热关断。系统在不达到过热状态的情况下可支持和维持的最高输出功率水平被视为最大连续输出功率水平。
由于连续输出功率水平依赖于散热,因此它取决于最终系统的各种因素;例如 PCB 的层数,铺铜的厚度、外壳尺寸和通风。对放大器的持续输出功率水平有影响的一个主要属性是散热焊盘的方向。散热焊盘在底部的器件将直接焊接到 PCB 上,而散热焊盘在顶部的器件则需要用到散热器。使用散热器可以提高持续输出功率水平,但反过来可能需要额外的空间和散热器材料。
3 电源
在输出功率公式中,放大器的电源电压对于输出功率而言至关重要。有些 D 类放大器使用一个电源轨,其他(双极或分离轨放大器)则使用两个幅值相同但极性相反的电源轨来放大音频信号。除此之外,内部逻辑稳压器和栅极驱动电路通常还需要一个电源轨,例如 1.8V、3.3V、5V 或 12V。一些较新的器件(如 TPA322x 系列)在内部集成了线性压降稳压器 (LDO),从而通过主电源轨生成所需的电源轨。虽然使用内部 LDO 效率不高,但在系统中缺少必要的电源电压时,这种方法可以节省大量成本、减少设计工作量。电池供电的扬声器则是具有 LDO 的单轨电源放大器的一个很好的用例。对于电源电压很低的系统(例如,由一节电池供电),通常使用升压转换器来驱动必要的输出功率。TAS2562 等 D 类放大器甚至通过集成升压转换器,来降低系统总成本和节省空间。
4 扬声器配置
扬声器的输出功率与电源和连接到音频放大器的负载有关。放大器本身也会限制音频系统的输出功率,这是因为音频放大器的核心是 MOSFET,它既能放大模拟信号,也受电压、电流和热限制的影响。欧姆定律规定电流是电压和电阻的函数,因此功率与电阻(负载)成反比。由于放大器具有电压和电流限制,因此在选择放大器时必须考虑扬声器的电阻。驱动器的电阻通常介于 2Ω 至 8Ω 之间。驱动器的阻抗越低,产生的电流越高,输出功率也越高(前提是最大电流不超过放大器的过流保护阈值)。较低的阻抗(2Ω 至 4Ω)通常用于低音炮,而较高的阻抗(4Ω 至 8Ω)则用于低音扬声器和高频扬声器。
通常,D 类放大器可在调制后根据所采用的拓扑提供不同的功率水平。例如,具有四个半桥的 D 类放大器可驱动4 个、2 个甚至仅 1 个通道。这些拓扑被称为单端 (SE)、桥接式负载 (BTL) 和并联桥接式负载 (PBTL)。桥接两个输出可以有效地使负载上的电压加倍,而将它们并联配置则可以使功放输出最大电流加倍。理论上&#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