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科技革命的本源:如何培育卓越研究与创新》

科技革命的本源:如何培育卓越研究与创新

(如何培养从01的原始创新能力?如何培养颠覆性研究能力?如何培育杰出人才?如何激发科技创新潜力?如何把科技创新潜力转化成新质生产力?如何寻求解答大师之问与时代之问?顾秉林、薛其坤、黄如、宋永华、龚克、薛澜、张庆瑞、李开复、陈向东、程志渊、约翰·霍尔德伦、南希·安德鲁斯、劳拉·迪亚兹·阿纳登等重磅推荐)

作者:文卡特希·那拉亚那穆提(Venkatesh Narayanamurti

杰夫里·颐年·曹(Jeffery Y. Tsao

译者:程志渊 计宏亮

出版时间:20245

定价:98

出版社:中译出版社

内容简介:

近代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一部持续的科技革命史。在科学技术加速涌现、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科技创新不仅是第一生产力,更是国家战略性力量。然而,这也是难度最大的人类活动。如何构建研究创新生态,如何领导卓越研究机构,如何培育杰出研究人才,如何激发科技创新潜力,美国在过去几十年里无疑是世界的标杆。

本书是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授文卡特希·那拉亚那穆提院士和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杰出科学家杰夫里·颐年·曹的力作。两位作者基于他们几十年的丰富科研实践和研究机构管理经历,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深刻体会和研究思考,撰写了这本书。本书通过对历史上大量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和技术进步实例的分析,从多学科视角(科技史、科技哲学、科研政策与管理、进化生物学、复杂性科学、物理科学、经济科学等)对研究与创新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深入科学的阐述。

二战后,美国一份著名报告《科学:无尽的前沿》奠定了美国国家科技发展体系,但也导致一些错误观念广泛流传。本书纠正了这些错误观念,深入分析了科技革命的本源以及研究的本质,全面揭示了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协同进化的共生本质,以范式为介导催生知识的巩固和颠覆的知识进化模式,以及知识进化的六种机制。对这些本质与特性的深入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卓越的研究和创新。基于此,本书提出了面向未来高效研究与创新的整体思路,围绕研究机构、生态、文化、组织、机制、资金、资源、人才、领域等方面提出了适用于各种类型研究机构的三大指导原则。

作者简介:

文卡特希·那拉亚那穆提(Venkatesh Narayanamurti,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在固体电子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政策研究领域均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

他曾任贝尔实验室固态电子研究实验室研究员和主任(19681987)、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研究副总裁(19871992)、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工程学院院长(19921998)、哈佛大学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创始院长(19982008)、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首任物理学院长(20032006)、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科学、技术和公共政策项目主任(20092015)。他已经积累了超过14 000次谷歌学术引用,他的谷歌学术h指数为592018年,他获得了美国国家工程院阿瑟-布埃切奖,“以表彰他对凝聚态物理学的开创性贡献以及对工业界、学术界和国家实验室多学科研究的远见卓识的领导,从而产生了研究和工程进展”。

杰夫里·颐年·曹(Jeffrey Y. Tsao,桑迪亚国家实验室高级科学家,斯坦福大学数学学士、电子工程硕士,哈佛大学应用物理学博士,美国物理学会、美国科学促进会和光学学会会员。1981-1991年,他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和桑迪亚国家实验室担任研究员,从事激光器及半导体外延领域的研究,获得过马林-玛丽埃塔(Marin Marietta)年度作者和杰弗逊杯( Jefferson Cup)奖。1991-2001年,他在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先后管理多个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究部门,包括技术领先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s)部门和铟镓氮(InGaN)金属有机化学汽相沉积(MOCVD)部门。他还担任过新加坡材料研究和工程学院客座讲师,并在E2O通信公司(一家上市前的光纤通信公司)担任研发副总裁。他积累了超过11 000次谷歌学术引用;获得了11项美国专利。他的谷歌学术h指数为50

编辑推荐:

1.内容前沿,理论价值极高。如何培养从01的原始创新能力?如何培养颠覆性研究能力?如何培育杰出人才?如何激发科技创新潜力?如何把科技创新潜力转化成新质生产力?如何寻求解答大师之问与时代之问?本书作者基于自己在多所世界级权威研究所(院)和多所大学研究为基础,探索如何真正培养人才,培育研究,试图探索寻求解答“约瑟夫之问”“钱学森之问”等。

2.作者专业性、权威性强。两位作者在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经验丰富、成就斐然。文卡特希·那拉亚那穆提有丰富的科研和组织管理经验,不仅在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和桑迪亚国家实验室担任过研究员和管理人员,还领导并参与了美国多家知名大学的学科研究,为工业界、学术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杰夫里·颐年·曹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和桑迪亚国家实验室从事激光器及半导体外延领域的研究,获得了马林-玛丽埃塔年度作者和杰弗逊杯奖以及11项美国专利。

3.科技如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本书更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本书可为科研项目的组织者、科研机构的管理者、投资者提供有益参考,对我国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4.专业性、权威性、理论性兼备的史诗级著作。众多权威大学校长、院士重磅推荐。顾秉林、薛其坤、黄如、宋永华、龚克、薛澜、张庆瑞、李开复、陈向东、程志渊、约翰·霍尔德伦、南希·安德鲁斯、劳拉·迪亚兹·阿纳登等重磅推荐

专家推荐:

卓越的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本书对研究和创新的本质和机理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科学分析,指出了美国二战以来科研体系的不足之处和广泛存在的错误观念,并对如何培育卓越研究提出了富有远见的指导框架。本书对科研人员,研究机构领导者,以及科技政策管理者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顾秉林,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

一次发人深省的旅程。本书打破固化思维,探讨如何更好地理解科研,充分释放科研的潜力。强烈推荐给每一位希望提高科研效率和有志于建设高水平科研机构的决策者和领导者。

——薛其坤,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本书关于“技术-科学”的内在机制以及如何开展科研的思考深刻,分析问题角度新颖,读者会受益匪浅,对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的协同发展亦有借鉴意义。

——黄如,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校长

本书通过分析重大发明与发现的真实案例与内在逻辑,深刻揭示了研究创新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革命的本源,进一步从创新文化建设、人才培育、组织治理、资源分配等方面提出了领导和培育卓越创新研究机构的指导方针。这是一本创新者和研究管理者必读之作。

——宋永华,欧洲科学院院士,澳门大学校长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越来越深的程度、在越来越大的范围着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越来越多的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和程度在参与科技研究及其有关的方方面面,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谈及科技创新。要更好地以科技创新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需要深入理解科技革命和创新的本质。这本书积作者多年的研究和经验,以“技术-科学方法”的独特视角,以具象的案例和深入地分析,为人们揭示了一条理解科技研究本质和有效进行科技研发的途径,相信对于广大科技政策工作者、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者,乃至从事和投资科技研发的人们,都大有裨益。

——龚克,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前任主席

科学技术的研究过程对于科研管理者来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个黑箱。本书作者整合了大量相关研究和实证案例,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描述科学技术研究本质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全新的认识科学技术研究本质的框架,为破解科学技术研究过程黑箱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同时,作者还提出了与上述研究本质所契合的培育研究的若干指导原则,为我们改进科研体系和组织的功能与效率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当前,中国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亟待实现新的突破,相信所有关注科技创新发展的同行们都会从本书中受到启发。

——薛澜,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

本书由历史与文化角度探讨科学与技术的未来发展,通过多种改变人类历史的科技实例说明跨领域思维的重要性。在八十亿人口的科技大爆发时代的今天,科学组织专业化和分工复杂程度远超过以往。科学、技术与文化已不是独立元素,而是像量子世界中迭加与纠缠在一起,是一体的多面,并无所谓基础与应用的差异。如何解决投资科技的短期私有性与长期公共性的冲突,与有效协调组织、资金和治理的矛盾,使得研发模块化与无缝接口变成有效发展大型科技的新范式。众则分岐,溯源则清,本书提供了科技管理成功的必要思维。

——张庆瑞,台湾大学原代理校长,富士康量子研究所顾问

在剖析科技革命本源时,以简单粗暴的二分法来理解科学与技术,发明与发现,传统智慧与前沿趋势等创新要素是常见的误区。本书作者复盘了大量的科研实例,以颠覆性视角和严谨分析,揭示了创新要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动态共生”关系,以及科学与技术革命的科学本质和内在机理,并提出“如何建设和领导卓越研究机构”的指导原则。AI2.0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技革命和平台革命,这本书能给亲历其中的创新者带来极大的启发和思考。

——李开复,创新工场董事长,零一万物CEO

作者基于他在贝尔实验室等机构从事科研和组织管理的经验,对“科学与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理解、相互之间关系进行了非常有理论深度的阐述,系统地描述了科学与技术在问题导向下的相互牵引与促进;同时对研究的本质、如何构建和领导研究机构使其有最大的效用性进行了有价值的探讨。向科研项目的组织者、科研机构的管理者、投资者推荐这本好书。

——陈向东,士兰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从“李约瑟难题”到“钱学森之问”,为什么近代科技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为什么没有孕育出杰出的创新与人才?这是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只有真正深刻理解研究和创新,才能迎接挑战,培育出颠覆性科技成果。本书作者抽丝剥茧,溯本求源,去伪存真,格物致知,深刻揭示了研究、创新、知识进化、科技革命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并提出了培育卓越研究与创新的指导原则和实施方法。本书的出版对我国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正当其时。

——程志渊,浙江大学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国家特聘教授

成就卓著的科学家文卡特希·那拉亚那穆提和杰弗里·曹综合了关于科学与技术如何协同发展的新旧观点,提出了如何提高研究“产出”的创新性见解。对于所有希望了解创新和加速创新的人来说,这本书都将是一本有益的读物。

——约翰·霍尔德伦,哈佛大学教授,

奥巴马总统首席科学顾问,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前主任

本书发人深省,意义重大。那拉亚那穆提和曹推翻了长期以来人们普遍接受的一些关于科学技术研究的信条,指出了其中的错误、误解和不合时宜之处,然后提出了富有远见的新框架。对于任何领导研究机构、招募人才或设计新的经费资助机制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无价之宝"

——南希·安德鲁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前董事会主席,杜克大学原副校长

这是一本必读书。两位杰出的领军者在整合顶尖科技学者之前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新的术语、概念和逻辑框架,分析了具体的实际案例,并以令人信服的反思,阐述了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理解研究、如何更好地培育研究,以促进社会公共利益。

——劳拉·迪亚兹·阿纳登,剑桥大学讲席教授,欧洲气候科学顾问委员会副主席

目录:

推荐序 / 001

译者序 / 009

中文版前言 / 017

引 言 / 001

第一章技术 - 科学方法:科学、技术及其协同进化

第一节  “技术 - 科学”知识库集合:S T / 028

一、科学:事实及其解释 / 031

二、技术:功能及实现功能的形式/ 034

三、文化: S(`) T(`) 的选择压力 / 038

第二节  “技术 - 科学”知识的增长:S(`) T(`) / 042

一、工程方法的三种机制 / 046

二、科学方法的三种机制 / 055

第三节 S(`) T(`)的循环:晶体管和微波激射器 / 激光器 / 077

一、晶体管 / 079

二、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 / 088

第四节本章回顾 / 100

第二章 错综复杂的问题 - 答案发现之舞

第一节问题与答案的网络:Q A / 107

一、网络是层级结构的:问题和答案的嵌套 / 108

二、网络是模块化的:促进利用和探索 / 111

三、知识网络是互联的:一个自我强化的无缝网络”/119

四、层级结构上下的相似性:“多者异也” /123

五、层级结构上下的差异性/128

第二节发现新的问题和答案:Q(`) A(`) / 130

一、现有可能性 / 131

二、邻近可能性 / 134

三、下一个邻近可能性 / 143

第三节 Q(`) A(`)的循环:狭义相对论和 iPhone / 152

一、狭义相对论 / 155

二、iPhone 手机 / 161

第四节本章回顾 / 171

第三章  知识进化的间断平衡:意外与巩固

第一节范式作为意外和巩固的介导 / 180

一、范式作为样板 / 184

二、范式作为脚手架 / 187

三、意外与巩固作为对相信或怀疑的否定与证实 / 190

四、贯穿技术 - 科学方法的意外和巩固 / 196

五、意外和巩固作为探索与利用/ 199

第二节意外与巩固的相互孵化 / 202

一、意外孵化巩固 / 203

二、巩固孵化意外 / 207

第三节意外与巩固的循环:人工照明技术 / 213

一、油灯照明 / 216

二、燃气照明 / 220

三、电力照明 / 223

四、固态照明 / 226

第四节本章回顾 / 230

第四章 如何培育卓越研究

第一节将组织、资金和治理与研究协调一致 / 239

一、投资研究是为了实现元目标,而非仅仅是

实现一般目标 / 240

二、研究与开发:隔离但不孤立/ 249

三、将整块资金分配给研究人员,而不是给

项目 / 254

四、领导力 / 259

第二节拥抱技术 - 科学整体探索的文化 / 267

一、 T(`) 既引领S(`),也跟随 S(`) :超越布什 / 268

二、启发类型不是影响力的有效指标:

扩展巴斯德象限 / 274

三、拥抱答案 - 发现问题 - 发现

超越海尔迈耶 / 283

四、科学方法不仅仅是假设验证:超越波普尔 / 285

五、拥抱知情反叛:超越同行评议/ 290

第三节以关爱与责任培育人才 / 296

一、招募、聘用和指导 / 297

二、对研究负责 / 306

第四节本章回顾

精彩试读:

推荐序

认识“技术 - 科学”的本质,打造高水平研究

我与文卡特希·那拉亚那穆提(Venkatesh Narayanamurti)教 授在 20 世纪 90 年代在美国相识,他是我多年的好朋友。那拉亚那 穆提教授热心于推进国际间的友好交流。在全球新冠疫情之前, 他 曾多次应我的邀请来北京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近年来尽管年事已 高,他还一直关心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的发展,担任国际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那拉亚那穆提教授先后在贝尔实验室、桑迪亚国家实验室、 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等国际顶尖 高校院所和企业实验室工作, 他是哈佛大学工程和应用科学学 院的首任院长( 19982008 年),曾任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副主任和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工学院院长等重要职务。这些经历使他在物理学相关科技研究、学术机构管理以及科技政策研究等方面都具有丰富的经验。那拉亚那穆提教授近年来笔耕不辍。我很高兴地看到, 他在此前一系列工作基础上又出版了新 作《科技革命的本源:如何培育卓越研究与创新》(The Genesis of Technoscientific Revolutions: Rethinking the Nature and Nurture of Research), 而今又被译为中文版。我衷心希望所有有意愿探寻 研究本质以及培育高水平研究的各类读者都能够从中获得很好的启发。这本关于反思研究本质及探讨如何培育研究的著作,提出了 一 个“技术 - 科学”知识整体系统并详细分析了其结构与演化方式, 通过物理科学和工程学等领域的若干翔实案例展示了“技术-科学”知识进化过程中的各种机制及其相互作用,并相应地针对培育研究提出了可应用于各种类型研究组织的指导原则。

一、认识“技术 - 科学”知识的横向结构特征

在反思研究本质的第一部分,作者指出科学和技术是两类同等 重要但性质不同的人类知识库, 而两者互动非常紧密, 以至于完全可以模糊其界限并将两者视为一个整体“技术 - 科学”。两者协同进化产生新科学和新技术的各种机制被称为“技术 - 科学方法”,作者为此介绍了一个新的统一框架, 由“科学方法”和与之相类比的“工程方法”组成。新科学由包含“事实 - 发现”“解释 - 发现” 以及“概括泛化”三种机制的“科学方法”创造, 而新技术则由包含“功能 - 发现”“形式 - 发现”以及“适应扩展”三种机制的“工程方法”创造。

科学和技术在强大的反馈循环中紧密而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一 方面它们通过“形式 - 发现”及“功能 - 发现”机制部分地相互 促进, 另一方面它们通过实验和建模这两种方式更加全面地相互促进。作者进一步使用晶体管和微波激射器 / 激光器这两个 20 世纪 标志性“技术 - 科学”进步案例, 为读者详细分析展示了在重要 “技术 - 科学”进步出现的前夜,产生新科学和新技术的各种机制之间所发生的密集往复反馈循环。由此可见,科学与技术的进步是共生而相互循环的——科学与 技术不分主次先后。当“技术 - 科学方法”中的某些机制被忽视时,反馈循环就可能未得到最佳的培育。

二、认识“技术 - 科学”知识的纵向结构特征

“技术 - 科学知识集合”中的核心元素是相互嵌套的,事实及 其解释、功能及其实现形式都可以看作被组织成松散的模块化层级 网络中的“问 - 答对”,任何问题与答案都在层级结构中指向上一个层级的问题,也同时指向下一个层级的答案。这些问题和答案深度互动、协同进化,创建出新的问题和答案。发现新问题与新答案的难度取决于距离已有问题与答案的远近 程度,距离越远,连接越难建立,带来意外的可能性也越大。最近 的是位于“现有可能性”的范围内,正在探索的问题和答案在此时 此地已经存在于现有体系中;稍远些的是位于“临近可能性”范围 内,通过对现有问题和答案的重新组合可以成为可能;更远的位于 “下一个临近可能性”范围内, 需要先去发现更多的东西, 需要更 多的知识重组。探索“下一个临近可能性”尽管在历史上催生了许 多最伟大的“技术 - 科学”革命,但这需要超前的思维,是最困难与冒险的,也容易被人们忽视。

“问题 - 发现”与“答案- 发现”二者错综复杂、循环往复地相互推动、发展进化, 它们之间也不分主次先后。作者使用狭义相对论和iPhone 两个物理学和工程学的重要发现 / 发明案例,展示了 在“现有可能性”“临近可能性”和“下一个临近可能性”中“问题 - 发现”与“答案 - 发现”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认识“技术 - 科学”知识随时间进化的方式

在这一部分, 作者进而指出贯穿前两个特征的第三个特征事 实,即无论是从“技术 - 科学方法”的角度还是从“问题 - 发现” 与“答案 - 发现”的角度来看, “技术 - 科学”知识进化的节奏并不是恒定不变的, 而是以“间断平衡”进化模式发展。范式是“间   断平衡”进化的中介, 它是促成“技术 -科学”知识进化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整体组合,是有关如何使用知识的元知识。巩固带来范式的延申,伴随着对现有“问 - 答”对进行连续且可预测的改进和对传统智慧的加强, 带来“间断平衡”进化模式中平缓连续   的平衡周期。意外则会带来范式的创建, 伴随着始料不及的新问-答对的产生和与传统智慧的不相容, 带来“间断平衡”进化模式中的突变性间断。意外和巩固发生在一个反馈循环中, 它们相互孵化。作者使用人工照明技术三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呈现了意外和巩固是如何循环发生的。

很重要的一点是,科学和工程方法以及问题与答案发现的任何 一种机制都无法独占范式的创建或延申。意外和巩固发生于科学和工程方法的各种机制中,也能与“问 -发现”和“答案 - 发现”的各种机制相结合。

四、研究的重要性、脆弱性与培育

对于从事研究的组织来说,研究的特征决定了它的脆弱性。 一 是相对于开发来说,研究的重要特征是以意外为终极目标, 而意外 则意味着知识进步是无法预测的,知识进步对下游领域的后续影响 也是无法预测的。当短期私有利益排挤长期公有利益时, 当追求创 造条件实现最大意外的研究文化与追求创造条件尽可能减少意外的 开发文化发生冲突时,开发文化总会获胜, 而研究活动很容易被忽 略或侵蚀。二是即便组织有意愿培育研究, 一些广为流传的观点和 做法仍有可能导致或加剧研究的片面化,过于强调科学和工程方法 以及问题与答案发现中的某些机制而忽略另外一些,从而对研究工作造成限制

相应地,作者基于对研究本质的反思, 围绕管理、文化和人才 提出了旨在普遍地应用于各种类型研究机构的三大指导原则。 一是 机构的目标、结构、资源、领导力应与研究工作协调一致,例如研 究机构的使命必须有“超越自我”的公共利益成分, 当研究与开发 共存时应保障它们隔离但不孤立, 对研究分配资源应该针对人而 不是项目,应精心策划保障研究活动所需的临界质量等。二是拥抱 “技术 - 科学”整体探索的文化,重视“技术 - 科学”知识探索的 所有机制,特别是应超越范内瓦 ·布什( Vannevar Bush) 的“线性 模型”,避免简单地将研究等同于科学,将开发等同于技术;应超 越常用于研究提案的“海尔迈耶要理之问”,意识到问题 - 发现机 制的脆弱性;应超越主要反映传统智慧的同行评议, 包容和鼓励知 情反叛;应超越斯托克斯推广“巴斯德象限”分类法,避免根据好 奇心启发和实际应用启发的分类来衡量研究的影响力。三是以关爱 和责任培育人才。认识到人是研究活动中“跳动着的心脏”,应在保障高标准的同时,对人才给予足够的关爱。

正如作者所指出的,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整个研发活动的前 沿, 是能够改变我们思考和行为方式的“技术 - 科学”革命的本源。研究需要被精心地培育, 而不仅仅被管理。当我们处于今天科技瞬息万变的时代、面向着未来可能再次重塑人类社会的科技革命 时,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研究的本质, 需要相契合地去为高 水平的研究创造条件。《科技革命的本源:如何培育卓越研究与创新》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视角和实现路径。

薛其坤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

清华大学教授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