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美国间谍“水腹蛇”:美国NSA网络窃密行动威胁全球网络安全

近日,央视新闻报道,中国国家网络安全机构发布报告,揭露了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利用一种代号为“水腹蛇”(COTTONMOUTH)的窃密装置,对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关键网络基础设施进行秘密入侵。

何为“水腹蛇”?

“水腹蛇”装置属于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定制访问操作”(Tailored Access Operations, TAO)部门开发的高科技间谍工具系列之一。

具体来说,“水腹蛇”系列包括多个型号,如COTTONMOUTH-I、COTTONMOUTH-II和COTTONMOUTH-III等。这些设备通常伪装成USB接口或键盘等日常常见的硬件设备,具备极强的隐蔽性。

“水腹蛇”装置的核心功能是通过无线信号将数据传输回NSA,绕过传统网络安全防护措施,进入物理隔离的网络中。这些设备搭载射频(RF)信号传输模块,并具备强大的加密功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秘性。

它们还能与名为“Nightstand”的中继站通信,实现远距离数据传输,且无需互联网连接。

此外,“水腹蛇”设备内置恶意代码注入模块,可将特定恶意软件加载到目标设备上,实现进一步控制和监控。

例如,COTTONMOUTH-I可作为无线桥接器,将物理隔离的设备接入NSA的网络监控系统,远程控制设备、注入恶意代码,并将窃取的数据加密后传回。

美国NSA的“水腹蛇”装置在全球范围内执行了多个高风险的间谍任务,特别是在与中国、伊朗和其他关键国家的对抗中更为显著。

这些行动通常涉及窃取敏感信息、进行网络监控,甚至是通过特定恶意软件进行破坏性操作。

美国网络秘密入侵中国主要城市

据央视新闻报道,NSA通过“水腹蛇”设备对中国境内多个主要城市的网络系统进行渗透和监控,包括政府、商业和军事机构,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和信息主权。

我国技术团队调查发现,在美国NSA的内部文件中显示,中国境内的主要城市几乎都在其网络秘密入侵行动范围内,大量的互联网资产已经遭到入侵,其中包括西北工业大学和武汉市地震监测中心所在地区。

10月14日,我国网络安全机构第三次发布专题报告,进一步公开美国政府机构和“五眼联盟”国家针对中国和德国等其他国家,以及全球互联网用户实施网络间谍窃听、窃密活动,并掌握了美国政府机构通过各种手段嫁祸他国的相关证据,另外还有他们采取“供应链”攻击,在互联网设备产品中植入后门等事实。

我国技术团队专家介绍,除了直接实施网络入侵行动窃取数据之外,针对一些防范等级高且入侵难度大的高价值目标,此外,NSA还利用“供应链”攻击的方式,在美国大型互联网企业或设备供应商的配合下,从物流环节拦截攻击目标,并对攻击目标所采购的美国网络设备进行拆解并植入后门,然后重新打包发货给攻击目标。

这种被做了手脚的设备一旦投入使用,就会成为攻击者的突破口,实现对目标网络的深度渗透和长期潜伏窃密。

软件供应链攻击防范启示

NSA不仅针对中国,还利用类似手段对其他国家进行网络攻击和窃密。

例如,在伊朗核设施事件中,NSA通过类似的网络入侵手段实施了数据窃取和系统破坏,引发广泛国际争议。

面对NSA“水腹蛇”等高科技间谍设备的威胁,加强软件供应链安全成为当务之急:

1. 严格的供应商审核:对所有硬件及其相关固件的供应商进行彻底的安全审查,确保它们固件开发过程不会引入安全问题或潜在的后门。

2. 加强供应链透明度:要求供应商提供详细的SBOM清单备案,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措施。

3. 持续监控与更新:定期检查供应链上的所有组件是否存在新的安全威胁,并及时更新固件和软件以修复任何发现的漏洞。

4. 使用可信平台模块:对于接入系统的硬件模块及固件,建立可信源的验证机制。

5. 遵循软件安全设计原则:在系统软件开发过程中,也要注意严格遵循软件开发安全的设计原则,避免信息泄密及恶意植入漏洞的安全风险。

“水腹蛇”事件再次提醒我们,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防范。

一方面,国家应加大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另一方面,企业应加强供应链安全管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广大公众也应提高警惕,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共同维护国家网络安全。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制造业工厂中两条交叉轨道(红色和紫色)上的自动导引车(AGV)调度问题。系统包含2辆红色轨道AGV和1辆紫色轨道AGV,它们需完成100个运输任务。文章首先介绍了AGV系统的背景和目标,即最小化所有任务的完成时间,同时考虑轨道方向性、冲突避免、安全间隔等约束条件。随后,文章展示了Python代码实现,涵盖了轨道网络建模、AGV初始化、任务调度核心逻辑、电池管理和模拟运行等多个方面。为了优化调度效果,文中还提出了冲突避免机制增强、精确轨道建模、充电策略优化以及综合调度算法等改进措施。最后,文章通过可视化与结果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调度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和对自动化物流系统感兴趣的工程师、研究人员及学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适用于制造业工厂中多AGV调度系统的开发与优化;②帮助理解和实现复杂的AGV调度算法,提高任务完成效率和系统可靠性;③通过代码实例学习如何构建和优化AGV调度模型,掌握冲突避免、路径规划和电池管理等关键技术。 其他说明:此资源不仅提供了详细的代码实现和理论分析,还包括了可视化工具和性能评估方法,使读者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AGV调度技术。此外,文章还强调了任务特征分析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基于任务特征的动态调度策略,以应对高峰时段和卸载站拥堵等情况。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一个使用MATLAB编写的基于FDTD(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的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仿真系统。该系统采用了ABC(吸收边界条件)和正弦脉冲激励源,并附有详细的代码注释。文中首先介绍了关键参数的选择依据及其重要性,如空间步长(dx)和时间步长(dt),并解释了它们对算法稳定性和精度的影响。接着阐述了电场和磁场的初始化以及Yee网格的布局方式,强调了电场和磁场分量在网格中的交错排列。然后详细讲解了吸收边界的实现方法,指出其简单而有效的特性,并提醒了调整衰减系数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描述了正弦脉冲激励源的设计思路,包括脉冲中心时间和宽度的选择,以及如何将高斯包络与正弦振荡相结合以确保频带集中。此外,还展示了时间步进循环的具体步骤,说明了磁场和电场分量的更新顺序及其背后的物理意义。 适合人群:对电磁波传播模拟感兴趣的科研人员、高校学生及工程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希望深入了解FDTD方法及其具体实现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教学演示、学术研究和技术开发等领域,旨在帮助使用者掌握FDTD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为后续深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阅读建议:由于本文涉及较多的专业术语和技术细节,建议读者提前熟悉相关背景知识,如电磁理论、MATLAB编程等。同时,可以通过动手实践代码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