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到无穷大》阅读笔记2

《从一到无穷大》阅读笔记2(第二部分:空间、时间与爱因斯坦)

目录

第一部分:数字游戏
1、大数
2、自然和人造的数
第二部分:空间、时间与爱因斯坦
3、空间的特异属性
4、四维世界
5、空间和时间的相对性
第三部分:微观世界
6、下降的阶梯
7、现代炼金术
8、无序定律
9、生命之谜
第四部分:宏观世界
10、拓展视线
11、创世日

第二部分:空间、时间与爱因斯坦

3、空间的特异属性

中学时代很熟悉的几何学及空间测量科学可能是这样的——主要由大量涉及不同距离和角度之间的数值关系的定理组成(例如,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讲的就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数值关系)。但事实是,空间的许多最基本的属性不需要进行任何长度或角度的测量。与这些事项相关的几何学分支,被称为位相几何学或拓扑学。

拓扑学中的一般数学定理——欧拉定理。其内容为:
对于多面体,顶点数+面数=棱数+2。关系表达式不依赖于测量棱的长度或者面大小,而只包含不同几何学元素(即顶点、棱和面)的数量有关。

欧拉定理的证明较为繁琐,略。
欧拉定理的一个有趣推论是:只可能有五种正多面体存在,如正四面体、正八面体、正六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

较复杂类型的多面体可能不满足欧拉定理,对于甜甜圈型或者更科学的称之为圆环状多面体关系是,顶点数+面数=棱数。

另一个与欧拉定理密切相关的典型拓扑问题,是所谓的“四色问题”。假设我们有一个球体表面分割为多个单独的区域,并且要求为这些区域着色任意两个相邻区域颜色不同。对于这个任务,我们最少需要四种颜色。

4、四维世界

我们能用投影的方法,将三维物体转换到二维空间。
同样的我们可以讨论各种思维图形在三维空间的“投影”。
正如三维物体的平面投影是二维的或平面图形一样,思维的超物体在三维空间的投影也必然是三维的。
第四维并不神秘,它可以且实际上应该被视为物理世界中的第四个独立方向,这个词便是“时间”。
如果你进一步考虑这个问题,你也很容易意识到,每个物理对象有四个维度,三个是空间维度,一个是时间维度。因此 你住的房子在长度宽度高度和时间上延伸了很多,或被一些拆除公司拆掉,或年久崩塌。

第四维度时间与长宽高使用两套不同的测量单位,这两套单位如何比较呢?
事实上,有一种合理的方法可以比较长度与持续时间,比如“只有五个小时的火车车程”。
因此只要大家找到一种公认的标准速度,我们就能以长度单位描述时间跨度,反之亦然。
当然,选择标准速度作为空间和时间之间的基本转换因子,必须是一个基本的通用常数,无论人类的主观因素或物理环境如何,都不发生改变。在物理学中,已知的唯一具有这种通用特性的速度是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尽管通常被称为"光速",但更科学的描述为"物质相互作用的传播速度",因为作用在物质体之间的任何一种力,无论是电的吸引力还是重力,都以相同的速度在真空中传播。此外,光速代表宇宙中的物质速度的上限,任何物体通过空间的速度都不可能大于光速。

最早测量光速的先驱是17世纪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虽然他的实验没有产生任何积极的结果,但他的另一个发现——木星卫星的发现 为首次实际测量光速奠定了基础。

光速的理解:
这种极高的光速使它成为适合测量天文距离的一个标准。用英里和千米来表示天文距离十分费事,因此天文学家会用“光年”来展现星球之间的距离。在使用“光年”一词来表示距离时,我们实际将时间当做一个维度,时间单位因此成为一个空间的度量单位。我们也可以颠倒程序,称之为“光英里”,意思是光覆盖一英里距离所需的时间。利用上述光速值,我们发现一光英里等于0.0000054秒。同样,一光英尺是0.0000000011秒。

四维时空世界中两点之间的距离的理解方法:
首先,类比三维世界中两点之间的距离,根据毕达哥拉斯定理,距离为根号下“长的平方加上宽的平方加上高的平方”。
根据爱因斯坦的说法,在应用毕达哥拉斯定理计算四维时空世界中两点之间的距离时,可以将两个事件之间的四维距离定义为根号下“三个空间坐标的平方和减去时间坐标的平方”。当然,开始时需要将时间坐标转换为空间单位。
任何用来描述物理世界的数学系统都必须符合事物的形式,既然时间和空间,在他们的思维结合体中表现不同,那么四维几何的规律必须体现这一点。
按照德国数学家闵可夫斯基的说法,他把四维世界的长、宽、高和时间坐标分别定义为第一坐标,第二坐标,第三坐标,第四坐标。第四坐标(即时间坐标),用纯虚数表示。
比如——
第一坐标:3200英尺,第二坐标:400英尺,第三坐标:936英尺,第四坐标:8000光英尺。
既然时空世界中的第四个坐标是虚数,那么就会出现物理性质不同的两种四维距离。闵可夫斯基将第一类四维距离称为“类空距离”,第二类四维距离称为“类时距离”。

5、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从一个观察者的角度看到同一时刻,但在不同地点发生的两个事件,如果由另一个观察者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下观察可能会认为两件事发生的时间不同。

爱因斯坦的时空观是对以牛顿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的挑战,牛顿认为,“绝对空间在其自身性质上与任何外部事物无关,始终是静止不变的,绝对的,真实的数学时间本身始终均匀流逝,与任何外在的事物都没有关系。”

经典物理学之所以受到挑战,是因为科学家在实验研究中不断发现许多事实,不能用经典的时空各自独立的理论来解释。
首个对经典物理学进行冲击的实验是1887年,一位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进行的实验。
这个实验表明,光的速度竟然是永恒不变的(在当时人们认为,通过类比船在顺流和逆流下的速度是不同的,所以光在顺以太风和逆以太风的速度也是应该不同的)。

对这一意外结果唯一可能的解释似乎只有一个大胆的假设,即迈克尔逊做实验的事桌在地球通过空间运动的方向上略微收缩。这种收缩的变化,其大小只取决于运动速度,根本不取决于所涉及材料的强度。它是一种普遍效应——“尺缩效应”。爱因斯坦这样描述这种现象,这种收缩来自空间本身,所有以相同速度运动的物质体都产生相同程度的收缩,仅仅因为它们嵌入在相同的收缩空间中。

日常生活中无法注意到这种收缩,是因为它与光速相比微不足道。如果物体以光速的50%,90%和99%速度运动,它们的长度将分别缩小到静止时长度的86%,45%和14%。

爱因斯坦认为,这种效应是时空轴旋转所造成的(如图),那么时空轴的旋转会影响长度的测量,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影响时间间隔的测量。可以证明由于第四坐标的虚数特性,当空间距离缩小时,时间间隔将扩大。这就是“钟慢效应”。并且这个时间膨胀的因子和空间收缩相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任何物体的移动速度都不可能等于或超过光速。这条自然基本定律的物理学基础,是大量直接实验证明的事实。

下面来介绍弯曲的空间。
生活在三维空间中的科学家只需测量连接空间的三个点,直线之间的角度便可以确定该空间的曲率,而不必跳到第四维度,如果三个角度之和等于180度,则空间是平的,否则空间必定是弯曲的。

直线的概念需要一个通用的数学定义,使它不仅适用于欧几里德几何,也可以扩展到二维面上的和性质更复杂的空间中。为此,我们可以将直线定义为特定的曲面或空间中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当然,在平面几何学中,上述定义与几直线的一般概念一致,而在更复杂的曲面情况下,符合定义的直线有很多条。为了避免误解,人们通常把代表曲面上最短距离的直线称为大地测量线或者测地线,因为这一概念最初是在大地测量学中引入的,即地球表面测量学。

爱因斯坦的广义弯曲空间理论包含一个假设物理空间,在巨大质量附近变得弯曲,质量越大曲率越大。

这个理论是这样验证的:如果你从地球上的某个点拉一根绳子到某个恒星,然后再拉到另一个恒星,然后再回到地球上的原始点,用这三条线把太阳关在这些绳子形成的三角形围栏中,三个角度之和将明显不等于180度。如果你没有一根足够长的绳子来做这个实验,那就用一束光来代替绳子,效果相同,因为光学告诉我们光总是走最短的路线。

观测时,两颗恒星的光束会聚到经纬仪中,用经纬仪测量它们之间的角度,然后当太阳不在光路上时,我们再重复这个实验,并比较两次测得的角度,如果他们是不同的,就能证明太阳的质量能够改变他们周围空间的曲率,使光线偏离他们原来的路径。

考虑到太阳的亮度太大,导致看不清它周围的恒星,所以这个实验在日全食期间才能很好的完成。

我们所讨论的三维空间只代表了四维时空世界的一部分,空间本身的曲率仅仅是时空世界更普遍的四维曲率的反应,代表这个世界的光线和物体运动的思维世界线在超空间中看起来是弯曲的曲线。

从以上视角去审视问题,便可以理解爱因斯坦提出的弯曲空间理论及它与万有引力问题之间的关系。爱因斯坦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引力现象仅仅是四维时空世界曲率的效应,因此现在可以抛弃“行星因受太阳的作用力而围绕其圆形轨道运行”这一古老观点,更准确的说法是:太阳的质量弯曲了它周围的时空世界。

行星的世界线看起来和图中一样,只是因为它们是穿过弯曲空间的测地线。

因此,“引力是一种独立的力”这个概念完全从我们的推理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纯空间几何的概念,即所有物体都顺着大质量物体所产生的弯曲空间中的“最直路线”或测地线运动。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曲率,曲率可以分为正曲率,平坦和负曲率。正曲率类似球面,平坦类似平面,负曲率类似马鞍。只有正曲率有自封闭特性,平坦和负曲率均为无限延伸。在正曲率中,三角形内角和大于180度。平坦中,等于180度。负曲率中,小于180度。

  • 2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暗然而日章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