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别处看到了一篇很不错的文章,这里我来转载一下,希望能给广大51学习者一点帮助。该文章来源是:http://www.51hei.com/mcu/3993.html。
从数据存储类型来说,8051系列有片内、片外程序存储器,片内程序存储器还分直接寻址区和间接寻址类型,以及根据51系列特点而设定的pdata类型。使用不同的存储器,将使程序的执行效率不同,在编写C51程序时,最好指定变量的存储类型,这样将有利于提高程序执行效率。与ANSI-C稍有不同,它只分SAMLL、COMPACT、LARGE模式,各种不同的模式对应不同的实际硬件系统,也将有不同的编译结果。
在51系列中data,idata,xdata,pdata的区别:
data: 固定指前面0x00~0x7f的128个RAM,可以用acc直接读写的,速度最快,生成的代码也最小。
idata: 固定指前面0x00~0xff的256个RAM,其中前128个RAM和data的128个RAM完全相同,只是因为访问的方式不同。idata是用类似C中的指针方式访问的。汇编中的语句为:mox ACC,@Rx.(不重要的补充:C中idata做指针式的访问效果很好)
xdata:外部扩展RAM,一般指外部0x0000~0xffff空间,用DPTR访问。
pdata:外部扩展RAM的低256个字节,地址出现在A0-A7上时读写,用movx ACC,@Rx读写。这个比较特殊,而且C51好像对此有BUG,建议少用。(这是2014年的记录,不知以后是否有改进)
单片机C语言中unsigned char code table[] code是什么作用?
code的作用是高速单片机,我定义的数据要放在ROM(程序存储区)里面,写入后就不能再更改。因为C语言中没办法详细描述存入的是ROM还是RAM,所以在软件中添加了这一个语句代替汇编指令的作用,对应的还有data是存入RAM的意思。
程序可以简单的分为code(程序)和data(数据)区,code区在运行的时候是不可以随便更改的,data区放全局变量和临时变量,是要不断的改变的,cpu从code区读取指令,对data区的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因此code区存储在什么介质上并不重要,像以前的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卡片上,code区也可以放在rom里面,也可以放在 RAM里面,也可以放在flash里面(但是运行速度要慢很多,主要是读flash比读RAM要费时间), 因此一般的做法是将程序放在flash里面,然后load到RAM里面运行的,放到rom里面改动不了。
bdata 如何使用呢?
若程序需要8个或者更多的bit变量,如果你想一次性给8个变量赋值的话就不方便了,又不可以定义bit数组,只有一个方法。
char bdata MODE;
sbit MODE_7 = MODE^7;
sbit MODE_6 = MODE^6;
sbit MODE_5 = MODE^5;
sbit MODE_4 = MODE^4;
sbit MODE_3 = MODE^3;
sbit MODE_2 = MODE^2;
sbit MODE_1 = MODE^1;
sbit MODE_0 = MODE^0;
8个bit变量MODE_n就定义好了。这是定义语句,Keil C的特殊数据类型。记住一定要sbit而不能用bit MODE_0 =MODE^0;赋值语句要是这么写C语言就视为异或运算。
keil生成的文件:
.plg:编译器编译结果
.hex和.bin:可执行文件
.map和.lst: 链接文件
.o: 目标文件
.crf 、.Inp、.d和.axf 调试文件
.opt:保存工程配置信息
.bak: 工程备份文件
M51文件,startup文件。
普通51系列单片机存储空间资源分布情况:
新型51单片机资源分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