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中,智能指针是用于管理动态分配对象生命周期的工具,它们通过自动化的内存管理来避免内存泄漏、悬空指针和其他与手动管理内存相关的常见错误。C++11引入了三种主要类型的智能指针:std::unique_ptr、std::shared_ptr和std::weak_ptr,它们都定义在头文件<memory>中。
智能指针介绍
1. std::unique_ptr
- 独占所有权:
std::unique_ptr
表示对其所指向的对象具有独占所有权的指针。当std::unique_ptr
被销毁时,它所管理的对象也会被自动销毁。 - 不可复制:为了保持独占性,
std::unique_ptr
不能被复制,但可以通过std::move
转移所有权。 - 适用场景:当你确定资源应该只有一个所有者时使用(如工厂模式、资源句柄)。
示例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memory>
int main() {
std::unique_ptr<int> ptr = std::make_unique<int>(10);
// 使用 *ptr 访问值
std::cout << "*ptr: " << *ptr << std::endl;
// 通过 std::move 转移所有权
auto ptr2 = std::move(ptr);
if (!ptr) {
std::cout << "ptr is now null." << std::endl;
}
}
2. std::shared_ptr
- 共享所有权:
std::shared_ptr
允许多个指针共享同一个对象的所有权。引用计数用于跟踪有多少std::shared_ptr
实例指向同一对象;当最后一个std::shared_ptr
被销毁时,该对象也会被销毁。 - 线程安全:引用计数的操作是线程安全的。
- 适用场景:当需要多个指针共享同一资源时使用。
示例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memory>
int main() {
std::shared_ptr<int> ptr = std::make_shared<int>(20);
{
auto ptr2 = ptr; // 增加引用计数
std::cout << "ptr.use_count(): " << ptr.use_count() << std::endl; // 输出: 2
} // ptr2 被销毁,减少引用计数
std::cout << "ptr.use_count(): " << ptr.use_count() << std::endl; // 输出: 1
}
3. std::weak_ptr
- 弱引用:
std::weak_ptr
提供了一种不增加引用计数的方式来指向一个由std::shared_ptr
管理的对象。它可以用来打破循环引用,并且不会影响对象的生命周期。 - 观察角色:
std::weak_ptr
通常用于观察某个对象而不影响其生命周期。 - 转换为
std::shared_ptr
:要访问由std::weak_ptr
指向的对象,必须先将其转换为std::shared_ptr
。
示例代码:
class B; // 前向声明
class A {
public:
std::shared_ptr<B> b_ptr;
~A() { std::cout << "A destroyed\n"; }
};
class B {
public:
std::weak_ptr<A> a_weak_ptr; // 使用 weak_ptr 打破循环引用
~B() { std::cout << "B destroyed\n"; }
};
int main() {
auto a = std::make_shared<A>();
auto b = std::make_shared<B>();
a->b_ptr = b;
b->a_weak_ptr = a; // 不会增加引用计数
// a 和 b 能正确析构
}
注意事项
避免裸指针混用:
int* raw_ptr = new int(42); std::shared_ptr<int> p1(raw_ptr); std::shared_ptr<int> p2(raw_ptr); // 错误:双重释放!
优先使用
make_shared
和make_unique
:
更高效(减少内存分配次数)。
避免因异常导致的内存泄漏。
循环引用问题:
使用
weak_ptr
打破shared_ptr
的循环引用。性能开销:
shared_ptr
的引用计数需原子操作,可能影响性能(高频场景需谨慎)。数组管理:
C++17 前:需自定义删除器(如
shared_ptr<int[]>
在 C++17 支持)。C++11/14:
std::unique_ptr<int[]> arr(new int[5]); // 支持数组 std::shared_ptr<int> arr2(new int[5], std::default_delete<int[]>()); // 需自定义删除器
6. 避免返回
shared_ptr
的裸指针:std::shared_ptr<int> p = std::make_shared<int>(10); int* raw = p.get(); // 若 p 被释放,raw 成为悬空指针!
动态内存管理
在C++11之前,动态内存管理主要依赖于new
和delete
操作符来分配和释放堆上的内存。由于缺乏智能指针的帮助,开发者需要手动管理对象的生命周期,这增加了程序出现内存泄漏、悬挂指针等问题的风险。以下是C++11之前常用的几种内存管理技术:
1. 手动使用 new
和 delete
- 分配内存:使用
new
关键字为对象分配内存,并返回指向该对象的指针。 - 释放内存:使用
delete
关键字释放由new
分配的内存,以避免内存泄漏。
#include <iostream>
class MyClass {
public:
MyClass() { std::cout << "MyClass constructor called" << std::endl; }
~MyClass() { std::cout << "MyClass destructor called" << std::endl; }
};
int main() {
MyClass* myObj = new MyClass(); // 分配内存
// 使用 myObj...
delete myObj; // 释放内存
return 0;
}
2. 自定义内存管理类
为了更好地管理资源并确保在离开作用域时正确释放资源,开发人员可能会编写自定义的类或函数来封装资源管理逻辑。一个常见的模式是使用构造函数获取资源,析构函数释放资源,这种方法被称为RAII(Resource Acquisition Is Initialization)。
示例代码:
#include <iostream>
class ResourceHandler {
private:
int* data;
public:
ResourceHandler(int size) : data(new int[size]) {}
~ResourceHandler() { delete[] data; }
// 禁止复制构造函数和赋值操作符以防止浅拷贝
ResourceHandler(const ResourceHandler&) = delete;
ResourceHandler& operator=(const ResourceHandler&) = delete;
};
int main() {
ResourceHandler handler(10); // 资源在构造时被获取,在析构时被释放
return 0;
}
3. 工具类如 std::auto_ptr
虽然不是C++11的一部分,但在C++98/03标准中引入了std::auto_ptr
,它是一个早期尝试提供类似现代智能指针功能的工具。然而,由于其所有权转移机制存在问题(例如不能安全地用于STL容器),它在C++11中已被弃用,并最终在C++17中被移除。
示例代码:
#include <memory>
#include <iostream>
class MyClass {
public:
MyClass() { std::cout << "MyClass constructor called" << std::endl; }
~MyClass() { std::cout << "MyClass destructor called" << std::endl; }
};
int main() {
std::auto_ptr<MyClass> myAutoPtr(new MyClass()); // 使用 auto_ptr 管理 MyClass 实例
return 0;
}
尽管std::auto_ptr
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自动化内存管理,但它的设计缺陷使其不适合所有场景,特别是当涉及到多个指针共享同一资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