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I在2023年列入CCF-C的交叉/综合类里,偏向接收工业应用类文章。
稿件方向:visual object tracking。2024年6月初首次提交,于2025年1月底接收,历时 8 个月。即使中间有个圣诞节,这个速度也实在算不上快。编辑们的处理速度并不慢,但每一轮的改动意见都会返给之前的审稿人再次审阅,哪怕是小修也是,时间基本都花费在这个环节上面。TII 总的来说不是一个快速拿到成果的投稿选择。
2024.06.07 initial submission
2024.06.10 assigning reviewers
2024.07.10 awaiting review scores
2024.08.26 awaiting ae recommendation
2024.09.09 Reject & Resubmit (3 reviewers, 15 comments)
2024.09.26 resubmitted
/>>>>>>>> 中间忙别的去了,没看状态变化
2024.12.16 minor revision
2024.12.17 resubmitted
2024.12.19 assigning reviewers
2024.12.27 awaiting review scores
2025.01.19 awaiting ae recommendation
2025.01.24 awaiting co-eic decision
2025.01.25 accept
一些常见的问题:
单盲双盲?投稿篇幅限制?引文数量限制?
- 双盲,稿件中不加作者信息。
- 第一次投稿8页,第二次提交放宽到10页(超出8页的部分每页250美金)。
- 第一次投稿最多引用30条,第二次提交没有限制。
拒稿重投是糟糕结果吗?
第一次审稿意见给的拒稿重投,但是个人感觉审稿人提出得问题也没多严重,比较好改(decision mail只给了审稿人具体意见,并没有给vote情况),大修可能更符合我这稿件的情况。也许这个期刊倾向于给拒稿重投而不是大修。
催稿是否礼貌/有用?
发个邮件问问也没啥吧,这稿件投稿期间一共给助理发了三封询问邮件,我发了一封,导师发了两封。好像导师发的两封邮件有点用,第二天稿件状态就变了;我发的催稿邮件没啥作用。
回应信模板?
拿别人模板改的,url。
一些要注意的地方
- 引用要按照期刊要求的格式进行手打(特定内容使用斜体、缩写等),直接用bib引进来好像不行。
- 投稿时的,网页摘要框限制150字。
写在最后
当初投tii是导师推荐,再加上影响因子也不错,但从我的一些个人经历中,它在计算机领域里的认可度似乎不是太高。
在参加国内某知名高校的CS博士复试的时候,整个面试间里五、六个老师无一了解这是个啥期刊,问我:“你这篇论文投的期刊是计算机的吗?归在CCF哪个分类里了?”
出个成果花时间花精力,谨慎选择目标期刊。如果你想要这个方向发表的文章具备高认可度,尽量还是选MM/CSVT/IP/PR这种期刊或者A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