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 MCU堆栈机制

1、什么是堆栈?

在嵌入式的世界里,堆栈通常指的是,严格来说,堆栈分为堆(Heap)栈(Stack)

  • 栈(Stack): 一种顺序数据结构,满足后进先出(Last-In / First-Out)的原则,由编译器自动分配和释放。使用一级缓存,调用完立即释放。
  • 堆(Heap):类似于链表结构,可对任意位置进行操作,通常由程序员手动分配,使用完需及时释放(free),不然容易造成内存泄漏。使用二级缓存。

2、堆栈的作用

  • 函数调用时,如果函数参数和局部变量很多,寄存器放不下,需要开辟栈空间存储。
  • 中断发生时,栈空间用于存放当前执行程序的现场数据(下一条指令地址、各种缓存数据),以便中断结束后恢复现场。

3、堆栈大小定义

RISC-V MCU的堆栈大小通常在ld链接脚本中定义,关于ld链接脚本可查看该文:RISC-V MCU ld链接脚本说明

ENTRY( _start ) /* 入口地址 */ 
 
__stack_size = 2048; /* 定义栈大小 */
PROVIDE( _stack_size = __stack_size );/* 定义_stack_size符号,类似于全局变量 */
 
MEMORY
{
    FLASH (rx) : ORIGIN = 0x00000000 , LENGTH = 0x10000
    RAM (xrw) : ORIGIN = 0x20000000 , LENGTH = 0x5000
}
/* 
...
中间省略 
...
*/
 
.stack ORIGIN(RAM) + LENGTH(RAM) - __stack_size :  /* 分配栈空间0x20004800 ~ 0x20005000,共2KB */
{
    . = ALIGN(4);
    PROVIDE(_susrstack = . );
    . = . + __stack_size;
    PROVIDE( _eusrstack = .);
} >RAM 

以RISC-V MCU CH32V103为例,在其ld链接脚本中,定义了_stack_size符号,值为 2048 Byte,后面使用该值在.stack段中分配栈空间,可更改此值调整栈空间大小。

CH32V103 的RAM共20KB,除去程序用到的databss段,剩下空间即为动态数据段,供堆栈的动态使用。

ld链接脚本中,没有明确定义heap堆的大小,按照其定义,动态数据段,除了stack占用的,剩下的都可用于heap,通过malloc进行动态管理。

4、压栈出栈过程

以CH32V103 printf函数调用为例,其反汇编代码如下:

000007a4 <iprintf>:
     7a4:	7139                	addi  sp,sp,-64         # 调整堆栈指针sp,分配64字节的栈空间
     7a6:	da3e                	sw	a5,52(sp)       # 压栈,保存a5寄存器的值
     7a8:	d22e                	sw	a1,36(sp)       # 压栈,按需保存相应的寄存器
     7aa:	d432                	sw	a2,40(sp)
     7ac:	d636                	sw	a3,44(sp)
     7ae:	d83a                	sw	a4,48(sp)
     7b0:	dc42                	sw	a6,56(sp)
     7b2:	de46                	sw	a7,60(sp)
     7b4:	80818793          	addi	a5,gp,-2040 # 20000078 <_impure_ptr>
     7b8:	cc22                	sw	s0,24(sp)       # 压栈,保存帧指针fp(s0)
     7ba:	4380                	lw	s0,0(a5)
     7bc:	ca26                	sw	s1,20(sp)
     7be:	ce06                	sw	ra,28(sp)       # 压栈,保存返回地址(ra寄存器)
     7c0:	84aa                	mv	s1,a0
     7c2:	c409                	beqz	s0,7cc <iprintf+0x28>
     7c4:	4c1c                	lw	a5,24(s0)
     7c6:	e399                	bnez	a5,7cc <iprintf+0x28>
     7c8:	8522                	mv	a0,s0
     7ca:	2315                	jal	cee <__sinit>
     7cc:	440c                	lw	a1,8(s0)
     7ce:	1054                	addi	a3,sp,36
     7d0:	8626                	mv	a2,s1
     7d2:	8522                	mv	a0,s0
     7d4:	c636                	sw	a3,12(sp)
     7d6:	167000ef          	jal	ra,113c <_vfiprintf_r>
     7da:	40f2                	lw	ra,28(sp)      # 出栈,恢复返回地址(ra寄存器)
     7dc:	4462                	lw	s0,24(sp)      # 出栈,恢复帧指针fp(s0)
     7de:	44d2                	lw	s1,20(sp)      # 出栈,按需恢复相应的寄存器
     7e0:	6121                	addi	sp,sp,64       # 释放栈空间
     7e2:	8082                	ret                    # 函数返回,根据ra寄存器地址返回

5、malloc使用注意事项

CH32V103默认工程中,heap只有起始地址,没有结束地址约束,这样最终会导致malloc永远都不会返回NULL。

如果使用malloc时,需进行如下操作:

  1. 重写_sbrk函数,代码如下,放在工程任意位置,推荐放在debug.c 文件中。

    _sbrk代码原型:https://github.com/riscv/riscv-newlib/blob/riscv-newlib-3.1.0/libgloss/libnosys/sbrk.c

    void *_sbrk(ptrdiff_t incr)
    {
    	extern char _end[];
    	extern char _heap_end[];
    	static char *curbrk = _end;
     
    	if ((curbrk + incr < _end) || (curbrk + incr > _heap_end))
    	return NULL - 1;
     
    	curbrk += incr;
    	return curbrk - incr;
    }

2. 修改ld链接脚本,定义heap大小

  • 默认RAM中除去data、bss、stack等剩余的都为heap空间

    增加PROVIDE( _heap_end = . ); 定义,位置如下:

      PROVIDE( _end = _ebss);
      PROVIDE( end = . );  /* 定义heap起始位置 */
    
      .stack ORIGIN(RAM) + LENGTH(RAM) - __stack_size :
        {
             PROVIDE( _heap_end = . );   /* 定义heap结束位置,默认到栈底结束 */ 
        
            . = ALIGN(4);
            PROVIDE(_susrstack = . );
            /*ASSERT ((. > 0x20005000),"ERROR:No room left for the stack");*/
            . = . + __stack_size;
            PROVIDE( _eusrstack = .);
        } >RAM 
  • 指定heap大小的修改方式如下:

    增加 PROVIDE( _heap_end = . + 0x400); 定义,位置如下:

  PROVIDE( _end = _ebss);
  PROVIDE( end = . );  /* 定义heap起始位置 */
  PROVIDE( _heap_end = . + 0x400);   /* 定义heap结束位置,长度为1KB */ 
 
  .stack ORIGIN(RAM) + LENGTH(RAM) - __stack_size :
    {
        . = ALIGN(4);
        PROVIDE(_susrstack = . );
        /*ASSERT ((. > 0x20005000),"ERROR:No room left for the stack");*/
        . = . + __stack_size;
        PROVIDE( _eusrstack = .);
    } >RAM 

 参考

https://github.com/riscv/riscv-gnu-toolchain/issues/571
https://github.com/lowRISC/ibex/issues/1415

  • 0
    点赞
  • 1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RISC-V的软件需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编译器和工具链:开发RISC-V软件需要支持RISC-V指令集架构的编译器和相应的工具链,包括汇编器、链接器、调试器等。 2. 操作系统:RISC-V需要支持运行在其上的操作系统,例如Linux、FreeRTOS等。这些操作系统需要针对RISC-V进行移植和优化,提供适配RISC-V硬件的驱动程序和系统服务。 3. 库和框架:RISC-V软件开发需要一些常用的库和框架支持,例如C标准库、数学库、网络库、图形库等。此外,还需要针对RISC-V架构进行优化的特定库和框架,例如嵌入式库、向量化库等。 4. 开发工具和环境:为了方便RISC-V软件的开发和调试,还需要相应的开发工具和环境,例如集成开发环境(IDE)、仿真器、调试器等。 RISC-V虚拟化需要掌握以下知识: 1. 虚拟化原理:了解虚拟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包括虚拟机监控器(VMM)、虚拟机(VM)、虚拟化扩展指令等。 2. RISC-V架构和特性:深入了解RISC-V架构的特点和指令集扩展,如RISC-V Privileged Architecture、RISC-V Vector Extension等。 3. 虚拟化软件:熟悉常用的虚拟化软件,例如QEMU、KVM等,了解它们在RISC-V上的支持和使用。 4. 虚拟设备模拟和驱动开发:理解虚拟化环境下设备模拟和驱动开发的原理和方法,包括虚拟设备的模拟技术和与宿主机通信的接口。 RISC-V的软件生态需要做以下工作: 1. 移植和优化常用软件:将常用的开源软件移植到RISC-V平台,并对其进行性能优化和适配,以满足RISC-V平台的需求。 2. 开发和维护RISC-V工具链:为RISC-V开发者提供完善的编译器、汇编器、调试器等工具链支持,以便开发高效的RISC-V软件。 3. 建立RISC-V应用生态:促进RISC-V应用的发展,鼓励开发者在RISC-V平台上创新和开发各类应用,提高RISC-V生态系统的完备性和多样性。 4. 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为RISC-V开发者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RISC-V软件生态的相关工具和技术。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