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黑色金属硬度
学好热处理,首先就要了解硬度,这一节要重点理解。
工作中多看公司里成熟的图纸,对于其图纸中对滑轨、导杆等进行的热处理和能到达的硬度值记下,作为日后设计的经验与借鉴,当然除了硬度和热处理还有公差、技术要求、表面粗糙度都要认真记下和理解。
(上表区别于下表在于材料的含碳量高于低碳钢,下表只针对低碳钢.这两张表位于机械设计手册第一卷第一章第二节的末尾)
1.1 洛氏硬度 (一般指的就是HRC而不是HRA等)
一般用于表面要求耐磨和硬度要求高的场合,比如滑轨、轴承、导向杆、刀具等。
一般使用洛氏硬度的话,相应的热处理是淬火或者表面淬火。
1.2 布氏硬度
一般用于有强度要求的结构件,对表面是否耐磨没有过多要求。使用布氏硬度的话,相应的材料用的是调质处理。
1.3 维氏硬度
全能型选手但是比较花钱一点
1.4 邵氏硬度(HS,前面的表中未提及)
常用于非金属的材料如尼龙、橡胶等。张力辊要在80~90、挤压辊则在60~70,用的最多的就是HA单位,不过要注意的是<10HA ,>90HA 的时候建议换C、D型的邵氏硬度计。
2.零部件热处理
本节的内容主要是对非标设计常用到的零部件热处理进行介绍,比较基础,但是也需要理解和记忆,在工作中不断应用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水平。当我们作为设计师要提出一个热处理工艺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材料适合什么样的热处理,不同的热处理有什么好处。
举个例子:轴承和导轨,考虑它们的热处理的时候肯定会考虑硬度和耐磨性,但是比起导轨(没有高速的相对长时间运动的那种),轴承还需要考虑疲劳强度。那么此时,对轴承的热处理,就需要会考虑渗氮进行表面处理以获得一个好的耐磨性、硬度和抗疲劳强度,和考虑什么材料可以进行渗氮。如果对各种热处理没有基本的认识则难以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了解提高自己
2.1退火(常是最初的热处理)
退火中有一种工艺称为去应力退火(又称软化退火,一般说退火都是指它,除了它以外还有球化退火、完全退火等工艺,想了解更多可以看设计手册)
2.2 正火
可以理解为正火是退火的补充
2.3淬火
2.4 回火
回火常常是最终的热处理工艺!
常用到的所谓调质处理就是淬火+高温回火形成
2.5 调质处理
是最常见的工艺了,主轴会用到,不同于淬火后难以加工,调质处理后切削性能仍十分优良
2.6 时效处理
同回火一样,常常是最终的热处理工艺!常用于铸件、焊件和精密的零件(这里的精密要求是0.几个丝的问题)!
2.7冷处理
也是一种最终处理,主要是用于量具和刀具
2.8 表面热处理
主要是用于对精度要求不高,而对硬度、耐磨有要求的零件,如链轮等。做完表面热处理后往往还需要磨一下,然后接低温时效处理/冷处理 作为一个最终的热处理。淬深的深度,是比较随机的。是否做表面淬火跟零件的后续使用息息相关,对疲劳强度、硬度是否有更高的需求?等问题都是要考虑的。
2.8.1 表面淬火:
表面淬火是主要用于形状简单的零部件,长的圆的扁的。目的主要是表面耐磨、硬同时芯部保持韧性。
感应加热的方式常用于花键的轴(与齿轮配合的)等。
2.8.2 渗碳、渗氮
渗碳:
渗碳和表面淬火的功能差不多,区别在于它用于形状结构复杂的零部件
上图中提到的渗碳深度,是需要我们自己设计人员要作为技术要求提出的,作为萌新主要是要知道渗碳的深度是0.5~2.5 ,同时载荷越重,深度越大,然后在工作中多问师傅、多看一些有类似技术要求的图纸,因为具体深度是多少,是非常看经验的,特别是非标行业,很多时候这个结构行不行、这个强度行不行,是要靠机子跑起来,通过后续的维护观察、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不断积累经验。
渗氮:
它最突出的功能是它还可以,提高抗疲劳强度!类似于轴承这样,高速、长时间运行的零部件我们就要考虑提高抗疲劳性能。
PS: 淬火、渗碳、调质等工艺后因为会发生变形,往往我们还需要进行磨削,但是渗氮的变形量很小,一般不需要。
3.常用热处理材料:
技术要求写硬度的时候不要乱写,参照上面硬度标注波动范围来写,因为热处理的精度是难以控制的,一般就在一个范围内波动。
3.1渗碳钢
渗碳钢是指低碳钢(0.1%~0.25%)或者含碳量最高不超过3%的合金钢(少数在5%~7%),用的比较多的是低淬透性的渗碳钢,淬透性主要影响的是表面和芯部,淬透性越好对芯部影响越大。上图主要是让大家有个底:材料能做到怎么样一个硬度是否满足设计需求。
3.2 调质钢
3.3低碳马氏体钢
这一类材料特点除了强度、硬度和耐磨以外是比较耐冲击 。看这些材料重点关注它们可以达到的硬度和材料的特点。上图中很多材料都带Mn原因,就在于下图划线处。
3.4弹簧钢
4.如何正确地提出零件热处理要求(针对一般零部件的思路)
应用热处理之前先考虑材料是否可以用相应热处理。
一、明确材料来源
首先,必须明确来料是什么,即铸件、锻件、调质钢、普通圆钢(热轧料),冷轧料(一般不需要热处理)
PS:铸件之所以会有内应力是因为在模具里面冷却成形的时候,厚度、形状不同的部分冷却速率不同,所以会有内应力;锻件内应力,和铸件相同跟冷却也有关系,同时在锻造的过程中,材料不断被压实的过程中也会有内应力,这里也可以看出,锻件的硬度是很高的,所以除了要消除内应力、还需要进行一个软化处理 所以这里选用的热处理工艺是退火处理而不是时效处理。对于调质处理,如果还需要渗碳渗氮的话,调质处理那就是热处理、如果不需要那么直接就是最终热处理了,这里取决于你的设计需要,调质钢中指出 45钢 硬度可以到210~250 HB ,40cr则是250~350HB。
二、对于工件的工作用途要明确
PS:应用热处理之前先考虑材料是否可以用相应热处理。淬火一般用于最普通的那种零部件,对它几乎没什么要求,就要求耐磨;表面淬火(火焰淬火、感应淬火),用于结构简单的零部件、扁的圆的比较规整的那种;渗碳就用于结构复杂的零部件、或者是模数较大的重载荷齿轮等。
三、工件工作过程中的特点
4.1 技术要求要注明的事项
可以根据自己公司的图纸对比学习参考。
4.2 常见零件的热处理
4.2.1 齿轮(材料一般就是灰铸铁、45、40Cr)
要求比较高的齿轮、做一些硬齿面的时候可以参考下图。
4.2.2 轴
大部分的轴只需要做调质处理即可使用,硬度在225HB~255HB就差不多。
比较特别的是高载荷的花键轴: (PS:一般常见于机床之中,作用主要是便于调节传动比)
值得注意的是,重载荷的轴和轴承配合的表面往往都会进行一个表面感应淬火、深度0.几个~1mm 中频或者高频即可,别选用工频,目的是提高强度和抗疲劳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