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PN结
它是将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制作在同一块硅片上,在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交界面就形成了PN结,大家知道PN结有单相导电性即可。
只要知道PN结,只能P到N流通就好了。
2.2 二极管的种类
1)插件二极管
2)贴片二极管
3)快恢复二极管
1和3是负,2脚是正,共阳。很多时候,我们都是1和3是短接在一起使用的,相当于内部两个二极管是并联的形式。
并联的好处是增大管子的功率。
5)RGB插件二极管
可根据红绿蓝配置出很多种颜色。比如红色里面,还能分出很多种。最长的是阳极,其他三个都是阴极,要看手册RGB一个R一个G一个B。
- LED贴片二极管
三角形尖的那头是负,大的那头是正。
2.特殊封装的二极管
有时候,二极管还会有这种封装的,内部具体是什么形式,要看具体情况了。
2.3 二极管的电路符号
这个是普通的二极管的电路符号表示。1脚是阳极,2脚是阴极
2.4 二极管的加工工艺介绍
生产工艺方面,比如贴片二极管使用贴片机贴,然后过回流焊。插件的话,目前就是人工来插,插件费稍微贵一些,插件就是过波峰焊了。
现在用贴片的人越来越多:1、贴片技术越来越成熟,所以价格越来越便宜,2、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就导致为何大家更加愿意用贴片了。当然有的厂家也使用了插件机来插件,但是,插件机的技术相对贴片机没那么成熟,机器也非常贵,如果不是批量,也很少用插件机。贴片的形状都是标准品,对于插件,经常会有很多异型的元器件,比如说,定制电感,变压器等等。
2.5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图
我们先看正向偏置部分,当二极管正向偏置时,比如我们先看硅管,外加的电压需要大于0.6V,二极管才开始有电流流过,也就是这个二极管也是有一个阈值电压的,小于这个阈值电压,二极管也不导通。我们也可以看到,当二极管外加正向电压大于0.6V之后,二极管的电流呈指数规律上升,但是二极管两端的压降在0.6-0.8之间。如果二极管的电流越大,那么二极管两端的压降就大了。电流大了,二极管的压降自然大了。
当二极管反向偏置的时候,二极管不导通,但是会有微弱的漏电流。我们从图中看也可以知道,锗管的漏电流比硅管的漏电流要大一些,但是都是uA级别的,很小很小了,那么这就是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了。
2.6二极管在电源中的运用
1)反向隔离作用
大家看这幅图,15V 给继电器和控制部分进行供电。假设没有二极管的话, 比如下图所示
正常情况下,两个电容都是充满电的,电路不会出现问题。但是,继电器是一个开关,假设这个时候,继电器突然闭合了,闭合瞬间,可能15V电源会跌落。这里主要是讲二极管的,反向隔离作用。
再举另一个例子:
下图的驱动电路,我们需要MOS管开通慢,而MOS管关断快,也是二极管的反向隔离作用。
当输入PWM为高的时候,这个电流的流向经过R1,对Cgs充电。
想要从二极管通过,是不可能的,因为二极管是单向导电性的,那么当PWM为低的时候呢?
是不是Cgs 通过两条通路来放电?R2和R1 同时存在电流,R3是10K,在这里可以忽略。PWM高:PWM通过100Ω给Cgs充电,由于阻值为100Ω,是不是充电会较慢?PWM低: Cgs通过10和100 欧姆的电阻并联放电,由于阻值并联后,小于10Ω,是不是放电速度会更快呢?那么,二极管这里承担着什么角色?MOS管开启的时候,起隔离作用了。
2)整流作用
上面这个电路,如果二极管前面是220V 的交流正弦电压,那么经过二极管后波形变成什么样啊?
这是二极管阳极的波形
这是二极管阴极的波形
二极管在这里的作用就是整流作用,再举下面这个全波整流例子。
整流出来的波形如下图所示
3)钳位作用
如下图所示,正常情况下,接口过来的电压,高电平为3.3V,低电平时是 0V。
正常情况下,假设接口过来的电压为 3V,接到主控。那么,此时两个二极管会不会工作?
接口过来3V,此时D1和D2都是截止状态。
正常情况下,两个二极管都不会导通,那么,下面我们看下,如果接口处产生一个干扰,假设来了个静电干扰,静电干扰的话,可能达到上千伏,假设是1000V 。
1000V是一个很小的尖峰能量,只是电压幅值大,那么1000V过来之后,哪个二极管会导通?
这个时候D1导通了,能量为U*I*t,可以说U非常大,t非常小,总能量一样可以很小,那么D1导通之后,是不是D1两端为0.7V?那么D1的负极是3.3V,D1的正极就是4V。这样就实现了钳位作用。那么4V的话,主控芯片就不会坏了,实现了保护主控芯片的目的了。
假设这个时候还是因为静电的原因,接口处出现了-1000V的电压,那么,D2就会导通。D2导通之后,D2两端就被钳位在-0.7V,那么D2的正极接的0V,这个时候负极是-0.7V,-0.7V的话,主控也不会坏,这样也能实现钳位功能是吧,那么这里的D1和D2分别解决正向电压和负向电压过高的问题。
这个D2的正极接地了,我们一般认为是0V。
参考点,一般都是电源上电解电容的地,因为电解电容的容量大,电压稳定,所以一般都是以电解电容的地作为参考点。
在一个电路板中,电位最稳定的两个点,一个是电源VCC,一个是GND,电源和地,之间一般都有大的电解电容,大的电解电容,两端的电压很难被改变,所以我们作为参考的,必定是最稳定的Vcc和地。
3)防反接作用
如图下面这个电路,正常情况下,电源上正下负,是不是可以实现正常功能。那么如果这个时候,把正负接反了呢?
变成下图这样,就没有回路,这就实现了防反接功能了。
如果我们这里没有这个二极管,主控就会被烧坏。
4)续流作用
下图是BUCK的拓扑结构,图中的二极管在这里就是给电感提供续流回路,这就是二极管的续流作用了。
2.6 稳压管
2.6.1 稳压管的介绍
通常,二极管都是正向导通,反向截止,具有单向导电性。一旦加在二极管两端的反向电压超过反向耐压值的话,二极管可能就会被击穿而损坏。但是,有一种特殊的二极管,它的正向特性和普通二极管是一样的,但是反向特性就会比较特殊,当反向电压加到一定程度时,虽然管子呈现击穿状态,通过较大电流,却不损毁,并且这种现象的重复性很好。那么就利用了这种特殊的特性,制成了稳压管。
2.6.2 稳压管的表示符号
常用稳压值,比如3.3V、3.6V、5.1V、5.6V、6.8V、12V、13V、15V等等。具体选用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就行。
2.6.3 稳压管的选用原则
1)根据具体的电路要求选择稳压值。就是要看我们需要用到多少V的稳压管。比如5V 的话,那么可以选用5.1V的稳压管。
2)其实稳压管的精度是很差的,在选用时,我们可以根据手册,看手册中的精度能否接受,如果能接受的话,就可以选用该稳压管。
红框部分,标称值是 3.3V,但是它的稳压范围可以是 3.13V-3.47V 如果能够接受的话,就可以选用这个稳压管。
3)还要考虑功耗,需要选择功耗能满足需求的稳压管。功耗跟电流是完全统一的。
需要知道一个稳压管,有一个最大的电流Izm,如果稳压管通过的电流>Izm稳压管就坏了,那么,我们设计的时候,就是需要限制稳压管通过的电流。
这个1mA是稳压的最小导通电流,再小就不能实现稳压功能了。
示例:
比如图中这个电路,电流I=(Vcc-3.3)/1.5K,这个电流要保证小于稳压管可承受的最大电流,同时又要大于最小导通电流,才能实现稳压功能。
2.6.4 稳压二极管在电路中的应用举例
比如我们需要一个3.3V的电平,可以用一个稳压管得到。 这里是需要一个3.3V电压,得到一个3.3V的方法,不关心电流,只要稳压管电流不超过他能承受的电流就好了。
2.7 TVS管
2.7.1 TVS管的原理
TVS也称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那么当TVS 管两端经受瞬间的高能量冲击时,它能以极高的速度,使其阻抗骤然降低,同时吸收一个大电流,将其两端间的电压钳位在一个预定的数值上,从而确保后面的电路元件免受瞬态高能量的冲击而损坏。也就是说,TVS是做保护使用的。
2.7.2 TVS管的分类
TVS管主要分为单向TVS和双向TVS管。
2.7.3 TVS管的电路符号
单向符号跟稳压管是一样的。
直流保护一般选用单向TVS管,交流保护一般选用双向TVS管
常用的TVS管的钳位电压,一般有3.3V,5V,12V,15V,24V的。当然也有高压的。比如100V,120V,150V,200V,300V甚至600V的都有。
2.7.4 TVS的应用
下面这幅图,用在串口通讯线上,防止静电干扰,都是在两个线之间串TVS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