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 VLAN?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是一种将物理局域网(LAN)逻辑划分为多个独立广播域的技术。它允许网络管理员在不改变物理网络拓扑的情况下,将不同的设备分组到不同的虚拟网络中,从而提高网络的安全性、灵活性和管理效率。
1. VLAN 的作用
(1)隔离广播域
- 在传统局域网(LAN)中,所有设备都处于同一个广播域,广播流量(如ARP请求)会传播到所有设备,造成带宽浪费。
- VLAN 可以将广播限制在特定的虚拟网络内,减少不必要的流量,提高网络性能。
(2)增强安全性
- 不同 VLAN 之间的设备默认无法直接通信,必须通过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进行通信。
- 例如:财务部门的 VLAN 和普通员工的 VLAN 可以完全隔离,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3)灵活的网络管理
- 无需更改物理布线,只需通过软件配置即可调整 VLAN 成员。
- 例如:如果某个员工从市场部调到研发部,只需修改其端口的 VLAN 分配,而不需要重新插拔网线。
(4)优化带宽利用率
- VLAN 可以按功能、部门或应用划分,使关键业务流量(如 VoIP、视频会议)获得更高的优先级。
2. VLAN 的类型
类型 | 用途 |
---|
Port-based VLAN | 基于交换机端口划分 VLAN(最常用)。 |
MAC-based VLAN | 根据设备的 MAC 地址分配 VLAN(适用于移动设备)。 |
Protocol-based VLAN | 根据协议(如 IP、IPX)划分 VLAN(较少使用)。 |
IP Subnet VLAN | 根据 IP 子网划分 VLAN(适用于 DHCP 环境)。 |
Voice VLAN | 专门用于 VoIP 电话,保证语音流量优先传输。 |
3. VLAN 的工作原理
(1)VLAN 标签(802.1Q)
- 交换机在数据帧的头部插入 4 字节的 VLAN 标签(Tag),用于标识 VLAN 成员。
- 格式:
- TPID(Tag Protocol Identifier):固定值
0x8100
,表示这是一个 802.1Q 帧。 - PCP(Priority Code Point):3 位,用于 QoS 优先级(0-7)。
- DEI(Drop Eligible Indicator):1 位,表示是否可丢弃(用于拥塞控制)。
- VID(VLAN Identifier):12 位,表示 VLAN ID(1-4094)。
(2)端口的 VLAN 模式
模式 | 用途 |
---|
Access | 连接终端设备(PC、打印机),仅允许一个 VLAN(无标签)。 |
Trunk | 连接交换机或路由器,允许多个 VLAN 通过(带标签)。 |
Hybrid | 混合模式,可同时处理带标签和不带标签的帧(华为特有)。 |
4. VLAN 的典型应用
(1)按部门划分 VLAN
- VLAN 10:财务部(192.168.10.0/24)
- VLAN 20:市场部(192.168.20.0/24)
- VLAN 30:研发部(192.168.30.0/24)
(2)语音和数据分离(Voice VLAN)
- 数据 VLAN:普通办公流量(VLAN 100)
- 语音 VLAN:IP 电话流量(VLAN 200),并设置 QoS 优先级。
(3)访客网络隔离
- 员工 VLAN:内部网络(VLAN 10)
- 访客 VLAN:仅提供互联网访问(VLAN 999),禁止访问内部资源。
5. VLAN vs. 子网
对比项 | VLAN | 子网(Subnet) |
---|
作用 | 逻辑隔离广播域(二层) | 逻辑划分 IP 网络(三层) |
依赖 | 依赖交换机 | 依赖路由器或三层设备 |
通信方式 | 默认隔离,需三层设备互通 | 不同子网需路由 |
配置 | 在交换机上配置 | 在路由器或 DHCP 服务器上配置 |
关系:通常一个 VLAN 对应一个子网,但一个子网可以包含多个 VLAN(需特殊配置)。
6. 总结
- VLAN 是虚拟局域网,用于逻辑隔离广播域,提高网络性能和安全性。
- VLAN 基于端口、MAC、IP 等方式划分,最常用的是 Port-based VLAN。
- VLAN 通信需要三层设备(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否则不同 VLAN 无法互通。
- VLAN 适用于企业、数据中心、校园网等场景,是现代网络设计的基础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