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mPy数组

NumPy数组属性

本章节我们将来了解 NumPy 数组的一些基本属性。

NumPy 数组的维数称为秩(rank),秩就是轴的数量,即数组的维度,一维数组的秩为 1,二维数组的秩为 2,以此类推。

在 NumPy中,每一个线性的数组称为是一个轴(axis),也就是维度(dimensions)。比如说,二维数组相当于是两个一维数组,其中第一个一维数组中每个元素又是一个一维数组。所以一维数组就是 NumPy 中的轴(axis),第一个轴相当于是底层数组,第二个轴是底层数组里的数组。而轴的数量——秩,就是数组的维数。

很多时候可以声明 axis。axis=0,表示沿着第 0 轴进行操作,即对每一列进行操作;axis=1,表示沿着第1轴进行操作,即对每一行进行操作。

NumPy 的数组中比较重要 ndarray 对象属性有:

属性说明
ndarray.ndim秩,即轴的数量或维度的数量
ndarray.shape数组的维度,对于矩阵,n 行 m 列
ndarray.size数组元素的总个数,相当于 .shape 中 n*m 的值
ndarray.dtypendarray 对象的元素类型
ndarray.itemsizendarray 对象中每个元素的大小,以字节为单位
ndarray.flagsndarray 对象的内存信息
ndarray.realndarray元素的实部
ndarray.imagndarray 元素的虚部
ndarray.data包含实际数组元素的缓冲区,由于一般通过数组的索引获取元素,所以通常不需要使用这个属性。

ndarray.ndlm

ndarray.ndim 用于返回数组的维数,等于秩。

  • 实例
import numpy as np 
 
a = np.arange(24)  
print (a.ndim)             # a 现只有一个维度
# 现在调整其大小
b = a.reshape(2,4,3)  # b 现在拥有三个维度
print (b.ndim)

1
3

ndarray.shape

ndarray.shape 表示数组的维度,返回一个元组,这个元组的长度就是维度的数目,即 ndim 属性(秩)。比如,一个二维数组,其维度表示"行数"和"列数"。

ndarray.shape 也可以用于调整数组大小。

  • 实例
import numpy as np  
 
a = np.array([[1,2,3],[4,5,6]])  
print (a.shape)

调整数组大小

  • 实例
import numpy as np 
 
a = np.array([[1,2,3],[4,5,6]]) 
a.shape =  (3,2)  
print (a)

[[1 2]
 [3 4]
 [5 6]]

这种.shape的用法直接改了属性,有可能造成数组数据的丢失或产生错误,比如数组的元素总数不对应的情况,不建议这么改,一般都是用shape查看数组的维度。

NumPy 也提供了 reshape 函数来调整数组大小。

  • 实例
import numpy as np 
 
a = np.array([[1,2,3],[4,5,6]]) 
b = a.reshape(3,2)  
print (b)

[[1 2]
 [3 4]
 [5 6]]

ndarray.itemsize

ndarray.itemsize 以字节的形式返回数组中每一个元素的大小。

例如,一个元素类型为 float64 的数组 itemsize 属性值为 8(float64 占用 64 个 bits,每个字节长度为 8,所以 64/8,占用 8 个字节),又如,一个元素类型为 complex32 的数组 item 属性为 4(32/8)。

  • 实例
import numpy as np 
 
# 数组的 dtype 为 int8(一个字节)  
x = np.array([1,2,3,4,5], dtype = np.int8)  
print (x.itemsize)
 
# 数组的 dtype 现在为 float64(八个字节) 
y = np.array([1,2,3,4,5], dtype = np.float64)  
print (y.itemsize)

1
8

ndarray.flags

ndarray.flags 返回 ndarray 对象的内存信息,包含以下属性:

属性描述
C_CONTIGUOUS ©数据是在一个单一的C风格的连续段中
F_CONTIGUOUS (F)数据是在一个单一的Fortran风格的连续段中
OWNDATA (O)数组拥有它所使用的内存或从另一个对象中借用它
WRITEABLE (W)数据区域可以被写入,将该值设置为 False,则数据为只读
ALIGNED (A)数据和所有元素都适当地对齐到硬件上
UPDATEIFCOPY (U)这个数组是其它数组的一个副本,当这个数组被释放时,原数组的内容将被更新
  • 实例
import numpy as np 
 
x = np.array([1,2,3,4,5])  
print (x.flags)

 C_CONTIGUOUS : True
  F_CONTIGUOUS : True
  OWNDATA : True
  WRITEABLE : True
  ALIGNED : True
  WRITEBACKIFCOPY : False
  UPDATEIFCOPY : False

NumPy 创建数组

ndarray 数组除了可以使用底层 ndarray 构造器来创建外,也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创建。

numpy.empty

numpy.empty 方法用来创建一个指定形状(shape)、数据类型(dtype)且未初始化的数组:

numpy.empty(shape, dtype = float, order = 'C')

参数说明:

参数描述
shape数组形状
dtype数据类型,可选
order有"C"和"F"两个选项,分别代表,行优先和列优先,在计算机内存中的存储元素的顺序。
下面是一个创建空数组的实例:
  • 实例
import numpy as np 
x = np.empty([3,2], dtype = int) 
print (x)

[[ 6917529027641081856  5764616291768666155]
 [ 6917529027641081859 -5764598754299804209]
 [          4497473538      844429428932120]]

注意 − 数组元素为随机值,因为它们未初始化。

numpy.zeros

创建指定大小的数组,数组元素以 0 来填充:

numpy.zeros(shape, dtype = float, order = 'C')

参数说明:

参数描述
shape数组形状
dtype数据类型,可选
order有"C"和"F"两个选项,分别代表,行优先和列优先,在计算机内存中的存储元素的顺序。
  • 实例
import numpy as np
 
# 默认为浮点数
x = np.zeros(5) 
print(x)
 
# 设置类型为整数
y = np.zeros((5,), dtype = int) 
print(y)
 
# 自定义类型
z = np.zeros((2,2), dtype = [('x', 'i4'), ('y', 'i4')])  
print(z)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numpy.ones

创建指定形状的数组,数组元素以 1 来填充:

numpy.ones(shape, dtype = None, order = 'C')

参数说明:

参数描述
shape数组形状
dtype数据类型,可选
order有"C"和"F"两个选项,分别代表,行优先和列优先,在计算机内存中的存储元素的顺序。
  • 实例
import numpy as np
 
# 默认为浮点数
x = np.ones(5) 
print(x)
 
# 自定义类型
x = np.ones([2,2], dtype = int)
print(x)

[1. 1. 1. 1. 1.]
[[1 1]
 [1 1]]

numpy.zeros_like

numpy.zeros_like 用于创建一个与给定数组具有相同形状的数组,数组元素以 0 来填充。

numpy.zeros 和 numpy.zeros_like 都是用于创建一个指定形状的数组,其中所有元素都是 0。

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numpy.zeros 可以直接指定要创建的数组的形状,而 numpy.zeros_like 则是创建一个与给定数组具有相同形状的数组。

numpy.zeros_like(a, dtype=None, order='K', subok=True, shape=None)

参数说明:

参数描述
a给定要创建相同形状的数组
dtype创建的数组的数据类型
order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顺序,可选值为 ‘C’(按行优先)或 ‘F’(按列优先),默认为 ‘K’(保留输入数组的存储顺序)
subok是否允许返回子类,如果为 True,则返回一个子类对象,否则返回一个与 a 数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和存储顺序的数组
shape创建的数组的形状,如果不指定,则默认为 a 数组的形状。

创建一个与 arr 形状相同的,所有元素都为 0 的数组:

  • 实例
import numpy as np
 
# 创建一个 3x3 的二维数组
arr = np.array([[1, 2, 3], [4, 5, 6], [7, 8, 9]])
 
# 创建一个与 arr 形状相同的,所有元素都为 0 的数组
zeros_arr = np.zeros_like(arr)
print(zeros_arr)

[[0 0 0]
 [0 0 0]
 [0 0 0]]

numpy.ones_like

numpy.ones_like 用于创建一个与给定数组具有相同形状的数组,数组元素以 1 来填充。

numpy.ones 和 numpy.ones_like 都是用于创建一个指定形状的数组,其中所有元素都是 1。

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numpy.ones 可以直接指定要创建的数组的形状,而 numpy.ones_like 则是创建一个与给定数组具有相同形状的数组。

numpy.ones_like(a, dtype=None, order='K', subok=True, shape=None)

参数和numpy.zeros_like相同。

  • 实例
import numpy as np
 
# 创建一个 3x3 的二维数组
arr = np.array([[1, 2, 3], [4, 5, 6], [7, 8, 9]])
 
# 创建一个与 arr 形状相同的,所有元素都为 1 的数组
ones_arr = np.ones_like(arr)
print(ones_arr)

[[1 1 1]
 [1 1 1]
 [1 1 1]]

NumPy从已有的数组创建数组

numpy.asarray

numpy.asarray 类似 numpy.array,但 numpy.asarray 参数只有三个,比 numpy.array 少两个。

numpy.asarray(a, dtype = None, order = None)

参数说明:

参数描述
a任意形式的输入参数,可以是,列表, 列表的元组, 元组, 元组的元组, 元组的列表,多维数组
dtype数据类型,可选
order可选,有"C"和"F"两个选项,分别代表,行优先和列优先,在计算机内存中的存储元素的顺序。
  • 实例
    将列表转换为 ndarray:
import numpy as np 
 
x =  [1,2,3] 
a = np.asarray(x)  
print (a)

[1  2  3]

将元组转换为 ndarray:

import numpy as np 
 
x =  (1,2,3) 
a = np.asarray(x)  
print (a)

[1  2  3]

将元组列表转换为 ndarray:

import numpy as np 
 
x =  [(1,2,3),(4,5)] 
a = np.asarray(x)  
print (a)

这里如果直接这么写会报错: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d:\Desktop\work\day5.py", line 3, in <module>
    a = np.asarray(x)  
        ^^^^^^^^^^^^^
ValueError: setting an array element with a sequence. The requested array has an inhomogeneous shape after 1 dimensions. The detected shape was (2,) + inhomogeneous part.

意味着尝试创建一个 NumPy 数组,但是提供的输入数据 x 中的元素大小不一致,即它们在形状上是不均匀的。
所以用dtype = object将列表转换成一个对象数组:

import numpy as np

x = [(1, 2, 3), (4, 5)]
a = np.asarray(x, dtype=object)
print(a)

[(1, 2, 3) (4, 5)]

在这个数组中,每个元素都是一个 Python 对象(即元组),因此它们可以有不同的长度。

设置了 dtype 参数:

import numpy as np 
 
x =  [1,2,3] 
a = np.asarray(x, dtype =  float)  
print (a)

[ 1.  2.  3.]

numpy.frombuffer

numpy.frombuffer 用于实现动态数组。

numpy.frombuffer 接受 buffer 输入参数,以流的形式读入转化成 ndarray 对象。

numpy.frombuffer(buffer, dtype = float, count = -1, offset = 0)

注意:buffer 是字符串的时候,Python3 默认 str 是 Unicode 类型,所以要转成 bytestring 在原 str 前加上 b。

参数说明:

参数描述
buffer可以是任意对象,会以流的形式读入。
dtype返回数组的数据类型,可选
count读取的数据数量,默认为-1,读取所有数据。
offset读取的起始位置,默认为0。
  • Python3.x 实例
import numpy as np 
 
s =  b'Hello World' 
a = np.frombuffer(s, dtype =  'S1')  
print (a)

输出结果为:

[b'H' b'e' b'l' b'l' b'o' b' ' b'W' b'o' b'r' b'l' b'd']

numpy.fromiter

numpy.fromiter 方法从可迭代对象中建立 ndarray 对象,返回一维数组。

numpy.fromiter(iterable, dtype, count=-1)
参数描述
iterable可迭代对象
dtype返回数组的数据类型
count读取的数据数量,默认为-1,读取所有数据
  • 实例
import numpy as np 
 
# 使用 range 函数创建列表对象  
list=range(5)
it=iter(list)
 
# 使用迭代器创建 ndarray 
x=np.fromiter(it, dtype=float)
print(x)

输出结果为:

[0. 1. 2. 3. 4.]

NumPy从数值范围创建数组

numpy.arange

numpy 包中的使用 arange 函数创建数值范围并返回 ndarray 对象,函数格式如下:

numpy.arange(start, stop, step, dtype)

根据 start 与 stop 指定的范围以及 step 设定的步长,生成一个 ndarray。

参数说明:

参数描述
start起始值,默认为0
stop终止值(不包含)
step步长,默认为1
dtype返回ndarray的数据类型,如果没有提供,则会使用输入数据的类型。
  • 实例
    生成 0 到 4 长度为 5 的数组:
import numpy as np
 
x = np.arange(5)  
print (x)

[0  1  2  3  4]

设置返回类型位 float:

import numpy as np
 
# 设置了 dtype
x = np.arange(5, dtype =  float)  
print (x)

[0.  1.  2.  3.  4.]

设置了起始值、终止值及步长:

import numpy as np
x = np.arange(10,20,2)  
print (x)

[10  12  14  16  18]

numpy.linspace

numpy.linspace 函数用于创建一个一维数组,数组是一个等差数列构成的,格式如下:

np.linspace(start, stop, num=50, endpoint=True, retstep=False, dtype=None)

参数说明:

参数描述
start序列的起始值
stop序列的终止值,如果endpoint为true,该值包含于数列中
num要生成的等步长的样本数量,默认为50
endpoint该值为 true 时,数列中包含stop值,反之不包含,默认是True。
retstep如果为 True 时,生成的数组中会显示间距,反之不显示。
dtypendarray 的数据类型

以下实例用到三个参数,设置起始点为 1 ,终止点为 10,数列个数为 10。

import numpy as np
a = np.linspace(1,10,10)
print(a)

[ 1.  2.  3.  4.  5.  6.  7.  8.  9. 10.]

设置元素全部是1的等差数列:

import numpy as np
a = np.linspace(1,1,10)
print(a)

[1. 1. 1. 1. 1. 1. 1. 1. 1. 1.]

将 endpoint 设为 false,不包含终止值:

import numpy as np
 
a = np.linspace(10, 20,  5, endpoint =  False)  
print(a)

[10. 12. 14. 16. 18.]

如果将 endpoint 设为 true,则会包含 20。

以下实例设置间距。

import numpy as np
a =np.linspace(1,10,10,retstep= True)
 
print(a)
# 拓展例子
b =np.linspace(1,10,10).reshape([10,1])
print(b)

(array([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10.]]

numpy.logspace

numpy.logspace 函数用于创建一个等比数列。格式如下:

np.logspace(start, stop, num=50, endpoint=True, base=10.0, dtype=None)

base 参数意思是取对数的时候 log 的下标。

参数描述
start序列的起始值为:base ** start
stop序列的终止值为:base ** stop。如果endpoint为true,该值包含于数列中
num要生成的等步长的样本数量,默认为50
endpoint该值为 true 时,数列中中包含stop值,反之不包含,默认是True。
base对数 log 的底数**(就是每个项的指数形式的底数)**。
dtypendarray 的数据类型
  • 实例
import numpy as np
# 默认底数是 10
a = np.logspace(1.0,  2.0, num =  10)  
print (a)

[ 10.           12.91549665     16.68100537      21.5443469  27.82559402      
  35.93813664   46.41588834     59.94842503      77.42636827    100.    ]

将对数的底数设置为 2 :

import numpy as np
a = np.logspace(0,9,10,base=2)
print (a)

[  1.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参考自https://www.runoob.com/numpy

  • 31
    点赞
  • 1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