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DQN代码阅读-初始化经验回放记忆(replay memory)(4)

1.代码

def populate_replay_mem(sess, env, state_processor, replay_memory_init_size, policy, epsilon_start, epsilon_end, epsilon_decay_steps, VALID_ACTIONS, Transition):
    # 重置环境并获取初始状态
    state = env.reset()
    # 使用状态处理器对初始状态进行预处理
    state = state_processor.process(sess, state)
    # 将初始状态复制成四个通道,用于构建输入状态的历史信息
    state = np.stack([state] * 4, axis=2)

    # 计算 epsilon-greedy 策略的 epsilon 值下降步长
    delta_epsilon = (epsilon_start - epsilon_end) / float(epsilon_decay_steps)

    # 创建一个空列表 replay_memory 用于存储经验回放记忆中的转换数据
    replay_memory = []

2.代码阅读

这段代码的功能是用于初始化经验回放记忆(replay memory)。

具体而言,函数 populate_replay_mem 接受以下参数:

  • sess: TensorFlow 会话(session),用于执行 TensorFlow 计算图。
  • env: 环境对象,代表了 RL 问题的环境。
  • state_processor: 状态处理器对象,用于对环境状态进行预处理。
  • replay_memory_init_size: 经验回放记忆的初始大小,即在开始训练之前需要先收集到的样本数量。
  • policy: 用于选择动作的策略函数。
  • epsilon_start: epsilon-greedy 策略的初始 epsilon 值,表示探索率的初始值。
  • epsilon_end: epsilon-greedy 策略的最终 epsilon 值,表示探索率的目标值。
  • epsilon_decay_steps: epsilon-greedy 策略的 epsilon 值下降步数,表示在多少步之后 epsilon-greedy 策略的 epsilon 值将从初始值线性下降到最终值。
  • VALID_ACTIONS: 动作空间中的有效动作列表。
  • Transition: 定义了经验回放记忆中存储的转换数据的数据结构。

函数内部的操作包括:

  1. 初始化环境状态,并使用状态处理器对状态进行预处理,得到初始状态。
  2. 将初始状态复制成四个通道,以便用于构建输入状态的历史信息。
  3. 计算 epsilon-greedy 策略的 epsilon 值下降步长。
  4. 创建一个空列表 replay_memory 用于存储经验回放记忆中的转换数据。

函数的具体实现可能包括更多的代码,用于根据 RL 问题的具体需求从环境中采样并存储样本到经验回放记忆中。

2.1 state = state_processor.process(sess, state)

state = state_processor.process(sess, state)

这段代码调用了 state_processor 对象的 process 方法来对环境状态进行预处理。

具体而言,state_processor 是一个状态处理器对象,用于对环境状态进行预处理,例如图像的缩放、裁剪、归一化等操作,以便于输入到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或预测

process 方法接受两个参数:

  • sess: TensorFlow 会话(session),用于执行 TensorFlow 计算图。
  • state: 当前的环境状态。

state_processor.process(sess, state) 的返回值是经过预处理后的状态,供后续使用。具体的预处理操作由状态处理器对象的实现来决定,例如可以将图像从原始的 RGB 格式转换成灰度图像,并进行缩放和归一化操作,以便于输入到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训练或预测。

2.2 state = np.stack([state] * 4, axis=2)

 state = np.stack([state] * 4, axis=2)

这段代码使用 np.stack 函数将 state 复制四份,并在第三个维度(即 axis=2)进行堆叠,生成一个新的状态。

具体而言,state 是一个形状为 (height, width, channels) 的 NumPy 数组,表示环境状态的图像。np.stack([state] * 4, axis=2) 的操作将 state 在第三个维度上复制四份,并按照顺序堆叠在一起,生成一个新的形状为 (height, width, 4) 的数组。

这种处理方式常用于构建深度强化学习中的输入状态,其中将多个连续的状态堆叠在一起,以便于模型能够捕捉到状态的历史信息。在这个代码中,将四个连续的状态堆叠在一起,形成一个包含了过去四个状态信息的输入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模型能够感知到状态的时间序列信息,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决策。

np.stack 函数用于在新轴上对输入数组进行堆叠,其中 axis 参数指定了新轴的位置

在这段代码中,state 是一个经过处理的环境状态,它可能是一个多维数组,其中包含了环境状态的不同特征或通道。np.stack([state] * 4, axis=2) 的作用是将 state 在第三个轴(即轴的索引为2)上进行堆叠,将其复制 4 次并形成一个新的数组

这种操作通常在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CNN)中用于处理多通道的输入数据,其中每个通道对应于输入的不同特征。通过在新轴上堆叠多个通道的数据,可以将其合并为一个多通道的输入数据,用于输入到 CNN 中进行特征提取和学习。在这段代码中,state 被复制 4 次并在第三个轴上进行堆叠,可能是为了将多个历史状态作为输入,以便智能体能够在处理当前状态时考虑过去的状态信息,从而更好地进行决策。

2.3 计算每次更新的 epsilon 的变化量(delta_epsilon)

delta_epsilon = (epsilon_start - epsilon_end) / float(epsilon_decay_steps)

这段代码用于计算每次更新的 epsilon 的变化量(delta_epsilon)。

epsilon 是在 epsilon-greedy 策略中用于控制探索(exploration)和利用(exploitation)之间权衡的超参数。在深度强化学习中,通常在训练初期较大地进行探索以便探索更多的状态和动作空间,从而帮助模型更好地学习环境。随着训练的进行,逐渐减小 epsilon,增加利用,以便模型能够更多地选择根据之前学到的经验进行的动作,从而提高性能。

epsilon_start 是初始的 epsilon 值,epsilon_end 是最终的 epsilon 值,epsilon_decay_steps 是用于控制 epsilon 衰减的步数。这段代码通过将初始和最终 epsilon 值之差除以步数来计算每次更新的 epsilon 变化量(delta_epsilon)。这样,每次更新 epsilon 时都会按照一定的步幅减小 epsilon,从而实现 epsilon 的逐渐衰减。

2.4 replay_memory = [ ]

 replay_memory = []

这段代码用于初始化经验回放缓冲区(replay_memory)。

经验回放(Experience Replay)是深度 Q 网络(DQN)等强化学习算法中的一种技术,用于存储和管理智能体在与环境交互过程中的经验,以便在训练过程中能够从中随机采样进行训练。经验回放缓冲区通常以一定的容量来存储一定数量的经验,包括状态、动作、奖励、下一状态等信息

在这段代码中,replay_memory 被初始化为空列表,即创建一个空的经验回放缓冲区。后续的代码将会根据智能体与环境的交互过程,将经验添加到 replay_memory 中,以便在训练过程中从中随机采样用于更新神经网络的参数。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天寒心亦热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