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版本
内存有DDR1、DDR2、DDR3、DDR4、DDR5,几代DDR在主板上的插槽互不兼容。
目前主流是DDR4
2.性能指标
挑选内存条时:容量>频率>时序
2.1 频率
*内存条上标注的频率是保底频率,是频率下限,如果让内存在保底频率以上工作可能会出问题,这个取决于内存颗粒体质。
*在主板不支持内存超频的情况下,cpu默认内存频率就是内存条的频率上限
如果主板支持内存超频,则cpu默认内存频率会被无视,此时内存频率上限由IMC、主板线路等因素决定,无法具体量化,需要测试
*单个内存优先插第2槽,双内存优先插第2、4槽
*两个内存的频率可以不一样,设备会按两个内存中频率较低的那个统一频率
2.2 时序
CL后的第一个数字是CL值,CL值越小,内存的反应速度越快。但时序的影响并没有多么大
2.3 容量
轻度办公:8G够用,16G万无一失
平面设计:16G起步,32G正好,64G万无一失
视频处理、3D渲染:16G起步,32G可以,64G正好,128G万无一失
2.4 颗粒
内存条的上限频率要看内存颗粒体质,这个跟厂家有关。目前三星、镁光、海力士3个厂家占据了内存颗粒的大部分市场。下图为颗粒质量排行表
普通用户不需要看内存颗粒,看具体的数值指标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