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池模式(二十七)

一、定义

    对象池模式,或者称为对象池服务,其意图如下:

    通过循环使用对象,减少资源在初始化和释放时的昂贵损耗。

    简单地说,就是用的时候从池中取,不用的时候放回池中,等待下一次需要用到的时候再取出去。典型的应用就是 连接池 和 线程池。


二、类图


    其中 checkOut() 负责从池中取出对象,checkIn() 负责回收对象(很多时候回收已经自动处理,不需要显性声明,如连接池)。示例代码如下:

import java.util.HashMap;
 
public abstract class ObjectPool<T> {
    // 容器, 容纳对象
    private HashMap<T, ObjectStatus> pool = new HashMap<T, ObjectStatus>();
 
    // 初始化时创建对象, 并放入到池中
    public ObjectPool() {
        pool.put(create(), new ObjectStatus());
    }
 
    // 从Hashtable中取出空闲元素
    public synchronized T checkOut() {
        // 这是最简单的策略
        for (T t : pool.keySet()) {
            if (pool.get(t).validate()) {
                pool.get(t).setUsing();
                return t;
            }
        }
        return null;
    }
 
    // 归还对象public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checkIn(T t) {
        pool.get(t).setFree();
    }
 
    class ObjectStatus {
        // 占用
        public void setUsing() {
        }
 
        // 释放
        public void setFree() {
            // 注意: 若T是有状态, 则需要回归到初始化状态
        }
 
        // 检查是否可用
        public boolean validate() {
            return false;
        }
    }
 
    // 创建池化对象
    public abstract T create();
}

    这是一个简单的实现,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场景来考虑,包括池的最大值、池化对象状态、异常处理等等。


三、优缺点

  • 优点:减少初始化对象的开销,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 缺点:增加了代码的复杂度。


四、使用场景

    重复生成对象的操作成为影响性能的关键因素。常见应用为 线程池 与 连接池


五、对象池模式与享元模式

    对象池着重于对象的复用上,池内的每个对象都是可替换的,从池中获得对象 A 或者对象 B 对客户端来说是一样的,它主要是为了解决复用的问题,例如线程池。而 享元模式 主要解决对象的共享问题,如何建立多个可共享的细粒度的对象则是其关注重点。


查看更多:设计模式分类以及六大设计原则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