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 ChatGPT 到 Merge:人机边界的再一次松动
就在全球还在消化 GPT-5 的冲击时,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又抛出了一颗“未来炸弹”——他正筹备一家名为 Merge Labs 的脑机接口公司。而最新的消息是,这家尚未官宣的公司,已邀请加州理工学院的生物分子工程奇才 米哈伊尔·夏皮罗(Mikhail Shapiro) 加入创始团队。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科学家加盟。夏皮罗是“生物声学神经接口”领域的开拓者,他的出现,几乎一锤定音:

Merge 不是下一个 Neuralink,而是要用 基因+超声波 重新定义“读脑”的方式。
二、夏皮罗与“声波读脑”:不必开颅的脑机革命
如果说马斯克的 Neuralink 是“拿手术刀通向未来”,那夏皮罗代表的方向,则是“让声波进入神经系统”。
在加州理工的实验室里,夏皮罗带领团队完成了多项突破:
-
通过基因编辑,让细胞能对超声波信号产生反应;
-
利用声波成像,实现非侵入式的神经活动监测;
-
结合磁场与分子标记,实现远程控制特定神经元的激活与抑制。
他在公开演讲中甚至提出:“与其在脑子里植入金属电极,不如让神经元自己学会‘听’声波。”
这一理念直接奠定了 Merge 的技术哲学——“用生物方法替代硬件方法。”
“让大脑自己成为接口,而不是被动地被插上接口。”——Mikhail Shapiro
这与奥特曼在多个场合表达的观点高度一致。他曾公开表示自己“绝不会在脑中植入金属电极”,并强调“只要能通过思维读取想法,就足够了”。
三、从 OpenAI 到 Merge:奥特曼的技术拼图正在闭环
Merge 的共同创始人 亚历克斯·布拉尼亚(Alex Blania),也是奥特曼在 Tools for Humanity(Worldcoin 背后的公司)的合作伙伴。两人的分工几乎照搬了那套成熟的“双轮结构”:
| 公司 | 职责划分 | 技术方向 |
|---|---|---|
| OpenAI | 奥特曼主导战略与融资 | 通用智能(AGI) |
| Tools for Humanity | 布拉尼亚负责运营 | 身份识别(生物数据) |
| Merge Labs(新) | 奥特曼出任董事长,不管日常运营 |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生物信号) |
三家公司拼在一起,像是在构建一个“AI感知系统”:
OpenAI 提供“智能核心”;
Tools for Humanity 连接“身份与数据”;
Merge 提供“人机交互神经层”。
换句话说,奥特曼的目标从来不只是“造聪明的机器”,而是让机器更贴近人类神经系统本身。这或许正是他早在 2017 年文章中提到的那句话的实践版:
“人类与机器的融合可能在 2025 到 2075 年之间发生。”
四、非侵入式路线:为什么这次可能真的可行?
相比 Neuralink 需要“开颅+植入芯片”的激进做法,Merge 所走的 超声波+基因改造 路线具有三大优势:
| 技术方向 | 特点 | 风险级别 |
|---|---|---|
| Neuralink(电极植入) | 高带宽、直接信号采集 | 极高(神经损伤、伦理争议) |
| Merge(超声+基因编辑) | 无创或微创、低风险 | 中等(需基因介入) |
| fMRI/EEG(传统神经监测) | 安全但低精度 | 低 |
在技术逻辑上,Merge 并非直接读取“思维”,而是捕获与特定活动相关的神经声学特征信号,通过模型反推意图或感知。
这意味着,Merge 的第一代产品可能更像是**“超声版脑信号解码器”**,而不是那种读心设备。
Bloomberg 的早期报道也提到,Merge 首款产品可能基于超声信号读取,辅以 AI 模型进行语义重建。
五、脑机接口的“AGI延伸”:让 ChatGPT 进入意识层
当奥特曼说出那句“我希望能用思维直接与 ChatGPT 交互”时,很多人以为他只是在开玩笑。
但随着 Merge 的出现,这句话突然变得字面意义成立。
如果 Merge 能实现稳定的读取型脑机接口,它的最大受益者正是 OpenAI 的生态。
-
你可以通过意念触发指令、提问、搜索;
-
ChatGPT 可以读取你的“语义意图”而非文字;
-
人类输入的边界被彻底模糊。
在未来的人机交互架构中,键盘和屏幕可能都会淡出,取而代之的,是**“意识到智能体”**的直连。
六、从人机交互到“人机融合”:Merge 的哲学意义
Merge 的名字本身就意味深长——“融合”。
它不是要造更强的 AI,而是想造一个更能听懂人类的 AI。
当人类能用思维对话 AI,AI 也能通过生物信号理解人类,
我们与机器之间的关系就不再是“使用”,而是“共生”。
在奥特曼的技术版图里,OpenAI 是“智能的心智”,Merge 将是“神经的桥梁”。
这一组合,像极了《攻壳机动队》所描绘的未来,只不过这次不再是科幻。
七、尾声:Merge 之后,AI的下一场革命
从 Worldcoin 的“眼球识别”,到 Merge 的“脑信号接口”,奥特曼正在不断靠近一个终极问题:
“AI 的终点,是与人类成为一体,还是成为人类之外的物种?”
当我们还在讨论模型性能、推理速度时,奥特曼已经在设计 “人类输入系统 2.0”。
而这一次,他的合作对象,不是程序员,而是生物工程师。
这可能是 2025 年最具未来感的一条科技新闻——
因为 Merge 的出现,意味着我们第一次离“用思维对话 ChatGPT”如此之近。
🧩 附图:Merge × OpenAI × TFH 技术版图示意
graph LR
A[OpenAI<br>AGI 核心智能层] --> B[Tools for Humanity<br>身份与生物数据层]
B --> C[Merge Labs<br>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层]
C --> D[用户大脑与身体<br>Neural Ultrasound Interface]
A --> E[ChatGPT / API Ecosystem<br>智能体生态]
D --> E
说明:
Merge 负责建立“声学神经桥”,
TFH 负责“身份验证与数据通道”,
OpenAI 提供“大脑理解层”,
三者形成了奥特曼的“人机融合三角”。
💬 写在最后
这场科技布局,不只是商业竞争,而是关于“人类与AI关系”的再定义。
当 Neuralink 还在解决“如何安全植入”时,Merge 选择了“如何自然共生”。
或许未来某一天,你不再需要敲键盘输入 prompt,只需心念一动,ChatGPT 就已读懂你。
那一刻,人机界面将不再存在。
作者:安东尼|AI编程范式探索者
如果你喜欢这样的深度解析,欢迎点赞、收藏与关注,下一篇我们将继续拆解——“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技术瓶颈与AI融合潜力”。
3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