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los Devbox 云开发框架使用教程

用过 Sealos 云开发的同学,想必都很熟悉函数式编程,喜欢 Sealos 云开发的那种完全不用关心路由,开发快,上线快,调试快,越用越简单越简单越用的感觉。它就像一个温柔的保姆,帮你打理好了所有的家务事 (路由、部署、调试),让你专注于写代码的快乐。

现在更强大的保姆来了,Sealos Devbox 新增了云开发框架,它不仅继承了 Laf 的优秀基因,还自带 “变形金刚” 属性 - 不依赖数据库和对象存储,还能打包成镜像到处运行。

之前使用云开发的小伙伴们,可以无缝迁移到 Devbox 云开发框架,之前怎么玩的,现在还怎么玩,几乎没有学习成本。

话不多说,直接上教程!

快速开始

Sealos Devbox 中开发云开发应用非常简单,首先进入 Sealos 桌面,然后打开 Devbox:

新建一个项目,运行环境选择 Laf,CPU 调整到 1C、内存 2G 就够了,系统会自动分配 HTTPS 域名,通过该域名即可访问 Devbox 中的 2342 端口。

选择框架后点击创建,几秒钟即可启动开发环境。

在操作选项中选择使用 Cursor 连接:

首次打开会提示安装 Devbox 插件,安装后即可自动连接开发环境。

是不是非常简单?直接省略了配置域名解析、申请 SSL 证书,配置网关等与开发无关的繁琐操作,爽!

Cursor 中的目录结构如下:

  • dist 目录是 pnpm build 的构建产物,我们无需关心
  • functions 目录是重点,所有接口函数都必须写在这里
  • 路由规则:functions 目录下的文件路径即为接口路由
    • 例如 functions/hello.ts 对应路由 /hello
    • functions/user/info.ts 对应路由 /user/info
  • 每个接口文件必须定义默认导出函数:
    • export default async function
    •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这种开发体验与云开发完全一致,原汁原味,可以无缝迁移。

functions 目录自带了一个 hello world 示例接口。我们可以通过 pnpm dev 运行项目:

### 如何在虚拟机中安装配置 Sealos 教程 #### 准备工作 确保已准备好运行虚拟化的环境,可以使用 VMware 或者 VirtualBox 创建并管理虚拟机。对于基于 vSphere 的环境,可以通过 `vsphere-iso` 构建基础虚拟机,并将其导出为 OVF 文件再打包成 OVA 格式的模板以便于分发和部署[^1]。 #### 安装操作系统 选择合适的 Linux 发行版作为操作系统的基底来支持 Sealos 的安装。推荐采用 CentOS、Ubuntu 等稳定版本的操作系统镜像创建新的虚拟机实例。 #### 修改网络设置 编辑 `/etc/sysconfig/network` 文件以确保主机名和服务能够正常联网通信: ```bash NETWORKING=yes HOSTNAME=master ``` 针对具体的网卡接口(例如 ens33),还需调整对应的网络脚本文件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来设定静态 IP 地址和其他必要的参数[^4][^5]。 #### 安装 Docker 和 Kubernetes 组件 为了使 Sealos 正常运作,需先完成容器化平台的基础搭建——即安装 Docker 及其依赖项;接着按照官方文档指导安装 kubeadm, kubelet 和 kubectl 工具集,并确认 cgroup 驱动程序的一致性: 编辑 `/etc/sysconfig/kubelet` 文件指定额外参数让 Kubelet 使用 systemd 作为 cgroup driver: ```bash KUBELET_EXTRA_ARGS="--cgroup-driver=systemd" ``` 随后启用并启动 kubelet 服务以保障集群初始化完成后能顺利自启[^3]: ```bash systemctl enable kubelet systemctl start kubelet ``` #### 下载与安装 Sealos CLI 前往 [Sealos GitHub Releases 页面](https://github.com/labring/sealos/releases),下载适用于当前系统的二进制文件到本地路径下解压后移动至 `$PATH` 中方便调用。 #### 初始化集群 利用 sealos 命令行工具执行集群初始化命令,在 master 节点上运行如下指令: ```bash sealos init --masters <Master_IP> --nodes <Node_IPs> ``` 其中 `<Master_IP>` 是主控节点的公网/私有IP地址列表而 `<Node_IPs>` 则代表计算节点的信息集合。 #### 后续操作 成功建立好 Kubernetes 集群之后就可以继续探索更多高级特性比如集成 CI/CD 流水线或是应用商店等功能模块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