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技术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它通过提供可视化的开发环境、预构建的组件和模板,让开发人员或业务人员能够以较少的代码编写快速构建应用程序。这种技术极大地降低了软件开发的门槛,缩短了开发周期,提高了开发效率。低代码平台涵盖了从数据建模、表单设计、流程编排到报表生成等一系列功能,可用于构建各种类型的企业应用,如 ERP、CRM、OA 等,并且支持与其他系统的集成,能够有效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多样化需求,在提升企业业务敏捷性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天翎 MyApps
- 技术架构:采用业内领先的 SpringBoot 微服务架构,支持 SpringCloud 模式,前后端分离,前端采用 JQ 和 Vue 架构,还通过 Nginx 实现负载均衡、Zuul 作为网关服务等,性能和扩展性佳.
- 功能特点:拥有表单、流程、视图、报表、知识库等核心功能,可满足企业多样化的管理需求,且仪表盘功能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
- 部署方式:支持私有化部署,数据更安全可控,企业能自主二次开发,扩展性强,适合对数据安全和隐私要求较高的企业.
- 适用场景:适用于各种规模和行业的企业,尤其是对系统快速开发、灵活拓展、无缝集成有较高要求的企业,可用于构建如 ERP、CRM、OA 等企业级应用.
用友 YonBuilder
- 技术架构:以业务管理为核心,提供从数据模型定义到多端应用发布的支持,具备反向建模能力,同时提供完整的脚本能力和脚手架,可扩展性强.
- 功能特点:功能丰富,涵盖了数据建模、页面设计、流程配置、业务规则等多个方面,能够满足企业复杂的业务需求,但页面设计相对复杂,一些高级功能需要一定的编码知识.
- 部署方式:主要以云平台部署为主,也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私有化部署方案.
- 适用场景:适合中大型企业,特别是已经使用用友其他产品和服务的企业,能够与用友的财务云、人力云等现有系统进行深度集成,实现企业数字化的全面升级.
ClickPaas
- 技术架构:通过领域模型驱动开发,可与 LightningPlatform 集成,利用 Salesforce 丰富的 API 和生态系统进一步扩展应用程序功能.
- 功能特点:提供丰富的预构建组件和模板,开发人员可通过简单的拖放操作快速创建应用程序界面和逻辑,大大减少开发周期,适合快速迭代的项目.
- 部署方式:通常采用云平台部署方式,提供 SaaS 服务.
- 适用场景:主要面向中大型企业,尤其是希望借助低代码平台快速搭建核心业务系统,并与 Salesforce 生态系统进行集成的企业,可用于构建行业解决方案和开拓新的业务增量.
氚云
- 技术架构:专注于表单类型的低代码产品,组件围绕表单页面收集数据、流程审批、数据管理、报表展示等场景提供.
- 功能特点:流程表单功能完善,配置相对简单,容易上手,且应用模板丰富,覆盖了 10 余行业的近 100 款业务应用与管理模板,可即装即用,能满足企业一般的管理应用需求.
- 部署方式:提供云平台部署和私有化部署两种方式,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
- 适用场景:适合中小企业和创业公司,对于那些对数字化转型有初步需求,希望通过低代码平台快速搭建简单管理应用的企业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伙伴云
- 技术架构:是一款零代码数据协作平台,所有场景应用均构筑在统一的数据底层,不同应用的数据提取简单快捷.
- 功能特点:可灵活搭建各种应用,覆盖企业 95% 以上的应用需求,包括表单收集、办公审批、客户跟进等多个场景,还有上千个覆盖各个行业和岗位的模板,开箱即用,且能轻松应对企业需求变化.
- 部署方式:采用云平台部署方式,提供 SaaS 服务.
- 适用场景:主要服务于新一代管理者,适用于团队协作和数据管理需求较强的企业,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实现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协作能力.
飞书低代码平台
- 技术架构:提供便捷的应用开发环境,支持与多种第三方应用和服务的集成,如 Slack、Google Drive、Dropbox 等23.
- 功能特点:具有强大的自动化功能,用户可设置自动化流程来管理素材的上传、分类和分发,还提供了多层次的安全保护措施,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23.
- 部署方式:云平台部署为主23.
- 适用场景:适合对办公效率和团队协作有较高要求的企业,特别是互联网、科技等行业的企业,可用于快速搭建项目管理、审批流程、客户关系管理等应用13.
选型建议
- 明确需求和预算:企业应首先明确自身的业务需求和项目目标,确定需要构建的应用类型和功能要求,同时考虑预算范围,包括软件采购成本、实施成本、培训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等.
- 考虑数据安全和隐私:如果企业对数据安全和隐私非常重视,处理敏感数据或有严格的合规性要求,如金融、医疗等行业,建议选择支持私有化部署且具有良好数据安全保障措施的低代码平台,如天翎 MyApps、云表等.
- 评估技术架构和扩展性:关注低代码平台的技术架构是否先进、是否符合主流技术趋势,如是否支持微服务架构、前后端分离、容器化部署等,以确保平台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能够满足企业未来业务发展的需求.
- 考察功能完整性和易用性:根据企业的业务场景和应用需求,评估平台的功能是否完整,是否具备数据建模、业务建模、表单设计、流程设计、报表生成等核心功能,以及平台的易用性,是否适合非技术人员使用,能否提高开发效率.
- 关注供应商实力和生态系统:选择具有较强实力和良好口碑的供应商,其能够提供更稳定的产品和技术支持,同时考察平台的生态系统,包括是否有丰富的组件库、模板库、插件市场以及活跃的开发者社区等,这将有助于企业在使用过程中更好地进行定制化开发和扩展.
- 试用和评估:在选型过程中,建议企业进行充分的试用和评估,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平台的功能和性能,了解其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的具体需求,同时可以参考其他用户的评价和案例来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