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论文阅读-ArcFace及其由来(SphereFace、CosFace)

ArcFace(建议大家去看论文的第一版)是现在最常用的人脸识别算法,它从softmax、SphereFaceCosFace发展过来,这里就详述一下arcface算法和其发展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

ArcFace发展过程

随着深度学习人脸识别的发展,现在人脸识别的主要思想是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增大类间差距(inter-class)的同时减小类内差距(intra-class)。

Softmax

Softmax是最常用的分类损失函数:
L = − 1 N ∑ i = 1 N log ⁡ ( e W y i T x i + b y i ∑ j = 1 n e W j T x i + b j ) (1) L = - \frac1N \sum_{i=1}^N\log(\frac{e^{W_{y_i}^Tx_i + b_{y_i}}}{\sum_{j=1}^ne^{W_j^Tx_i + b_j}})\tag{1} L=N1i=1Nlog(j=1neWjTxi+bjeWyiTxi+byi)(1)
其中 x ∈ R d x\in R^d xRd表示第i个样本中真值为yi的深度特征,在常见的人脸识别算法中,x的特征维度一般是512维; W j ∈ R d W_j \in R^d WjRd 是权重 W ∈ R d × n W \in R^{d \times n} WRd×n(通常为FC层)第j个列向量, b j ∈ R n b_j \in R^n bjRn是偏置项;batch size和分类数目分别是N和n;对于第i个类来说,其feature embedding(嵌入特征)即为 W i T x + b i W_i^Tx + b_i WiTx+bi

softmax损失经常运用在较早的人脸识别中,但是它并没有显式地优化feature embeding从而使类间距增大和类内距减小,使得人脸识别结果并不理想。

SphereFace

SphereFace是首个将人脸识别的特征空间转换到超球面角度特征空间的算法。对于(1)式中的feature embedding( W i T x + b i W_i^Tx + b_i WiTx+bi),由向量的乘法可以转换成 ∣ ∣ W i T ∣ ∣ ∣ ∣ x ∣ ∣ cos ⁡ ( θ i ) + b i ||W_i^T||||x||\cos(\theta_i) + b_i WiTxcos(θi)+bi,其中 θ i \theta_i

  • 7
    点赞
  • 4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