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首发车道级导航背后——详解高精定位技术演进与场景应用

本文介绍了高德地图与华为、千寻合作发布的车道级导航背后,高精度定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文章探讨了定位技术在导航、自动驾驶中的关键作用,分析了航位推算、几何定位和特征定位的精度提升方法,并提出高精定位的业务场景需求和解决方案,包括轻量级融合定位引擎和多元紧耦合SLAM技术。未来,高精定位将扩展到更多场景并结合最新技术持续发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导读

10月30日,华为联合高德、千寻发布了业内首家面向手机用户的车道级导航应用。在这背后是高精度定位技术不断演进发展,最终走向成熟量产的过程。本文将结合高德地图在车道级导航及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工作,分享我们对于高精度定位技术演进的思考,以及在高精定位实际落地应用中的一些实践。

相关阅读

藏不住了!我和华为Mate40一起攒了个高科技

一、高德定位技术概述

定位技术是支撑高德地图的导航、交通等核心业务的关键基础技术,他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物体(通常是人或车)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坐标系中的位置和姿态。我们用手机高德地图作为例子来说明都有哪些技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发挥作用。

 

通常手机的基础定位能力是由手机的GNSS芯片提供的,它为我们在室外的绝大部分场景下提供了5~10米的定位精度。但是在卫星信号不好的时候,定位可能会漂移,我们需要识别出这种情况。另外,当信号受到干扰的时候,位置可能出现有规律的偏移,我们也要识别出干扰,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重新解算出正确的位置。当GNSS定位不准的时候,想要持续定位,可以利用传感器识别出步行/驾车状态,再进行航位推算(PDR、VDR)。当进入室内卫星信号丢失了,常用的定位方法是根据手机扫描的基站和Wifi、蓝牙等信号做网络定位。

上面这些技术提供了基础的位置坐标,而在导航过程中,我们更关心的是行驶在哪条路上,有没有偏航,距离下个路口有多远,想得到这些信息就需要用到地图匹配技术。在一些非常复杂的场景下,比如高架桥、主辅路,判断道路变得非常困难,这时候还需要用到一些专门的识别模型来解决匹配问题。

图1 手机高德地图中的定位技术

 

上面提到的只是具体一个业务场景中的部分技术,下面展示了高德定位技术的一个更完整的大图。总的来讲,我们是通过构建一套“云+端+数据”的完整的技术体系,并建设质量迭代系统保证各技术模块的持续更新迭代,来支撑众多的定位业务应用。

 

图2 高德定位技术大图

 

二、定位技术如何向高精演进

回到图1,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提到的定位技术尽管扩展了用户场景,但在定位精度方面并没有明显提升。如果要实现前面提到的车道级导航,乃至更加智能化的自动驾驶,就要求定位精度显著提高到亚米级,甚至厘米级。那么怎么做到这一点?我们下面会从技术的角度做一个分析梳理。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