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前世探索与今生辉煌

今年3月份发生了一件可入选年度新闻的大事——计算机程序“AlphaGo”在五番棋中战胜了世界围棋冠军、职业九段选手李世石。整个比赛跌宕起伏,引人注目。起初人们几乎一边倒地预测AlphaGo会大比分败给李世石,但最终李世石却1∶4不敌AlphaGo,这就如同在平静水面丢进巨石,掀起了人工智能的新一轮研究热潮。

  预测失败主要是人们认为AlphaGo还停留在多年前的智能水平上,认为其仍然采用穷举搜索法,而围棋复杂的局面将让这种搜索难以为继。人工智能已发生了不为人知的深刻变化,在搜索算法、机器学习算法和综合统计分析方面获得了飞速发展,正是AlphaGo让这种变化浮出水面,也让人们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变迁。

  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输给机器令世人震惊,机器因此被视为洪水猛兽,甚至有人断言机器统治人类的时代到来了。其实,计算机远没有想象中强大,尽管人类开发的程序在某些游戏上打败了人类自己,但计算机还远远不能掌控开放结局的游戏。在感情交流和沟通、有陷阱的推理等领域,计算机远远赶不上人类的思维。直到2014年才有计算机程序勉强通过了英国数学家图灵(1912—1954)给出的“图灵测试”。

图灵与图灵测试

  图灵1912年6月23日出生于英国伦敦,1931年进入剑桥大学学习数学,并对英国数学家罗素和怀特海创立的数理逻辑很感兴趣,从而迷上了《数学原理》。1931年哥德尔提出了著名的“不完全定理”,而图灵也提出设想:是否有机器能通过某种一般的机械步骤,在原则上逐个解决所有数学问题。

  1936年图灵对“可计算性”给出了严格数学定义,并提出“图灵机”设想。1950年10月图灵发表论文《机器能思考吗?》,第一次提出“机器思维”,反驳了机器不能思维的论调。正是这篇划时代的文章为图灵赢得了“人工智能之父”的荣誉。他提出假想:一个人在不接触计算机的情况下,通过特殊方式和计算机进行一系列问答,如果在相当长时间内,无法判断对方是人还是计算机,那就可以认为这台计算机具有与人相当的智力,即这台计算机是能思维的,这就是著名的“图灵测试”。一个等价说法是,如果电脑能在5分钟内回答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其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则电脑就通过了图灵测试。图灵预言:在20世纪末一定会有电脑通过图灵测试。

  1951年图灵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就在他事业步入辉煌之际灾难降临了。1952年图灵遭到警方拘捕,原因是他是一个同性恋者。图灵在入狱和治疗两者中选择了后者,但治疗却是致命的。他丢掉了工作,脾气变得躁怒不安,性格更为阴沉怪僻。1954年6月7日,再也无法忍受的图灵在咬了一口在氰化物溶液中浸泡过的苹果后走完了短暂的一生。

  1966年美国计算机协会设立图灵奖,专门奖励那些对计算机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图灵奖对获奖者要求极高,评奖程序极严,一般每年只奖励一名计算机科学家,尽管“图灵奖”的奖金数额不算高,但它却是计算机界最负盛名的奖项,有“计算机界诺贝尔奖”之称。随着图灵的理论和设想对现代计算机发展越来越显露出重要的作用,人们也开始反思当年对图灵的审判和治疗。2009年时任英国首相戈登·布朗承认图灵因同性恋问题而遭受的对待方式骇人听闻。2012年6月23日,图灵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伦敦奥运会的火炬传递特意将一个交接仪式选择在曼彻斯特市图灵塑像前进行,以示对他的致敬。

人工智能的浪潮和寒冬

  1956年人工智能之父麦卡锡(1927—2011)和一批数学家、信息学家、心理学家、神经生理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在达特矛斯大学召开了一个会议,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简称AI)这一术语,这标志着人工智能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式诞生。以此为标志,1956年到1974年出现了第一次人工智能的发展浪潮。

  中国学者也在人工智能的早期发展中作出了突出贡献。1959年洛克菲勒大学教授王浩(1921—1995)用计算机在不到9 分钟时间里将《数学原理》的全部定理证明完毕。数学大师罗素得知此事后感慨万分,他写道:“我真希望,在怀特海和我浪费了10年的时间用手算来证明这些定理之前,就知道有这种可能。”王浩因此被国际公认为机器定理证明的开拓者之一。1976年我国著名数学家吴文俊院士也开始了定理证明机械化的研究。他从理论上证明:初等几何主要一类定理可以机械化证明,创立了机器证明的“吴方法”,首次实现了高效的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他的工作获得了自动推理学界的高度赞扬,1997 年吴文俊荣获国际自动推理领域的最高奖“埃尔布朗自动推理杰出成就奖”。

  20世纪60年代,在算法方面出现了很多世界级的发明,其中包括一种叫做增强学习的雏形(即贝尔曼公式),增强学习就是谷歌AlphaGo算法核心思想内容。除此之外,第一次浪潮还在硬件方面有了突破,科学家制造出了更加聪明的机器。一台叫做STUDENT(1964)的机器能证明应用题,一台叫做ELIZA(1966)的机器可以实现简单的人机对话。人工智能界踌躇满志地认为照这样的发展速度,人工智能真的可以代替人类。

  但情况并不如此乐观。人们发现逻辑证明器、感知器、增强学习等只能做简单、非常专门的任务,稍微超出范围就无法应对。一方面,人工智能所基于的数学模型和数学手段有一定的缺陷;另一方面,计算复杂度以指数程度增加后,会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先天缺陷导致人工智能遇到瓶颈,20世纪70年代“人工智能寒冬”到来了。在这段近20年的“冬天”里,人工智能的科学活动和相关商业活动大大衰退,直到80年代卡耐基梅隆大学制造出专家系统。很快专家系统就应用到了工业领域,这些成功的应用又进一步刺激了专家系统的发展,许多企业(DEC、IBM、TI、Xerox和HP)和大学(MIT、Stanford)都参与到专家系统开发中来。80年代出现了人工智能数学模型方面的重大突破,如1986年的多层神经网络和BP反向传播算法等。80年代末,世界500强企业中近一半都研制或使用了专家系统——人工智能第二次高潮又到来了。

  然而,1987年到1993年现代PC的出现让人工智能再次陷入寒冬。当时苹果、IBM开始推广第一代台式机,计算机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其费用远低于专家系统的软硬件开销。于是,政府经费开始缩减,寒冬又一次来临。不过,这次寒冬并未持续很长时间,即便是在寒冬期,领域内也悄然发生着某些变化。

人工智能的春天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工智能领域的数学理论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贝叶斯网络、隐马尔科夫模型以及其他大量的统计模型广泛地应用到了模式识别、医疗诊断、数据挖掘、机器翻译和机器人设计等领域。与此同时,摩尔定律的积累效应导致计算机(计算能力)越来越强大。这两方面的暗流一旦汇集,立即就掀起了应用浪潮。

  标志着人工智能新的春天到来的是一个大事件——1997年5 月 11日,在一场国际象棋的人机大战中,超级计算机“深蓝”(Deep Blue)首次击败了当时等级分世界第一的棋手卡斯帕罗夫。“深蓝”由美国IBM公司制造,重达1270公斤,每秒钟可以计算2亿步棋。说起来,中国人还在“深蓝”的研制中有着巨大的贡献。

  1988年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台湾人许峰雄设计了一款对弈计算机“深思”(Deep Thought),赢得了北美计算机国际象棋冠军,并在次年赢得世界计算机国际象棋冠军。1989年10月在与卡斯帕罗夫的首次较量中,“深思”惨败。经过若干改进,1995年“深蓝”诞生了,并于1996年与卡斯帕罗夫再度交手。尽管这次“深蓝”仍以1胜2平3负输掉比赛,但棋王卡斯帕罗夫赢得并不轻松,这也是计算机首次在国际象棋上有战胜人类的记录。接下来 “深蓝”被再次改造,学习了两百多万局对局,还有四位国际象棋特级大师陪练。终于“深蓝”在1997年彻底击败了棋王卡斯帕罗夫。“深蓝”的胜利标志着人工智能的一个新阶段,也意味着人类将不得不认真地思考人与电脑的关系。

  在更广泛领域内,人工智能逐渐展现了越来越多的优势,达到甚至超过了人类的认知水平。反过来人工智能也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并从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变成了影响百姓生活的技术。20世纪的最后20年,互联网异军突起,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文明进程。人工智能也因此和大数据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发生了理论和技术性的突破,并因此带来了方向性的转变。

  • 36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