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腾讯来说,
腾讯,从表面意思上就已经主打了核心功能是“ 通信”!
不过转了一圈发现有人说:因为腾讯的企业文化是微创新,不是创新。哈哈,这个倒是有意思!

腾讯一直在等着呢,如果openai开源了,腾讯很快就能做出chatQQp,费那劲去搞开发?吃多了撑的吧?
主要是openai的路线已经证明成功了,所以大方向没问题,少了很多探索、试错的成本,腾讯是最喜欢做这种事的。其实谷歌人工智能花的钱不比微软少,但是大家都在摸索,谷歌方向错了,所以没产生现象级产品,相当于这部分投入打水漂了

因为企业文化或者说民族价值观不同。
说句爱国粉们不爱听的话,虽然这个问题问的是腾讯,但是我们国家就没有(严禁一点几乎没有)一家公司从成立那天开始就是想追求理想,追求真理,追求创新的。包括你们嘴里的宇宙第一牛。
国内的公司99.99%只追求利润、股票、垄断。什么挣钱玩什么,你阻碍我挣钱我就吃掉你,不给我吃我就黑掉你。
所以你们指望这种市场环境里能有什么创新?
人工智能需要跟很多人学习才能进步,但它不懂政治,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造成一些无法估量的后果。
人工智能美国59分。中国50分。差距很大。但是在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只有30几分。国内要补的课太多了。特别是硬件上。不是腾讯的问题。是国内本身就是嵌入式发展。从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现在差距六七年已经是差距最小的时候。

还有就是国内的每个互联网公司都搞平台,数据不互通数据是相当匮乏的,他们自己做的孽。而且国内的很多东西都是ctrl+c ctrl+v真正的有价值的数据都没有几条。
国内是这样的:
假设时间线在2年前。有一个技术大牛对投资人画饼,说他有能力带领团队做chatchina
但这东西世界上还没任何公司实现盈利,ai也是一个新概念。
当大牛说,训练模型预计需要几千张A100训练几个月,国内投资人眉头就开始皱了。
当大牛说,训练模型只是小钱,大头是需要招几万个人给数据集打标签。
国内投资人差不多就没耐心了,问大牛,这东西该怎么盈利,有什么用。
大牛其实自己也不知道,毕竟chatgpt初期也不知道训练能训练出个啥样。
然后国内国内投资人就拍拍屁股走了,准备投另一个做“平台”的“互联网公司”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砸钱砸算力 只是做出来的前提条件,但并不是你砸了就一定能做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国内公司不愿意砸太多资源进去。怕砸进去没任何回报。微软投资openai 最后获得成功是有运气成分在里面的。

毕竟,ChatGPT可不是什么“光刻机二代”,那是“天网”,一旦成功了优势就是指数级增加,同样的产品晚一年估计就和石器时代大战外星人差不多了。
腾讯不行。搁前几年风华正茂的腾讯还可能投入,比如XR(VR+AR),是想正经砸钱做。后来不行了,一下就萎了,XR也解散了,其他各团队不能赚钱的就等着解散。
腾讯目标是游戏,是赚钱。
百度还有可能,因为背水一战、孤注一掷,选择AI道路。
字节也有可能,这是老本行,推荐算法已经出神入化,不分国界谁刷起来都有瘾。
但这毕竟是需要人类最顶尖的智力才行,还得加上海量不计回报的投入。国内环境还差的多。

不管怎么样,要用系统的眼光去看,要用迭代的眼光去看,既不能无限夸大也不能无限贬低。从我的实践看,在软件开发这一块,已经可以帮助程序员实现部分摸鱼,很多重复性低端工作可以大大避免了。
以后这玩意深入到各行各业,不断深化迭代,会越越智能。我们人类要不断学习和进步啊,有一天被AI淘汰了就惨了 [捂脸]
反正我觉得不像国内,跟人均收入和休息时间这些市场因素也有关系啊,国内人均收入很少有人买得起高配电脑和游戏主机,而且工作时间长,每天回到家只想躺着玩玩手游刷刷短视频,哪有时间精力玩大型单机?创业一开始就是不赚钱的,需要大量资金孵化,国内企业内部天天搞赛马,没产出就撤。。。虽然有点虚,但是我真的觉得是格局的问题。

如果真的要做,创新需要领头人,不需要太多人,也不需要所谓的kpi,全球的大公司,早已不具备创新能力,它们的优势就是收购创新公司,整合产品,通过庞大的销售渠道把产品卖出去。这就要求投资创新的投资人具有超出常人的眼光。常规的投资人更关心的是退出机制。要算几倍收益。国内国的投资机构在这方面更加厉害。在现在国内投资氛围下,投资像openai这样的公司几乎是不可能的。
424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