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说的沟通包括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核心问题就是怎么能把想说的事情说清楚,让对方明白并且尽可能的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方案。有效沟通需要四个核心要点:要素齐全、逻辑严密清晰、思维层次和话语体系与受众一致、用词准确恰当。
1.要素齐全。就是表达内容不能有缺项。很多人的问题在于只是说了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但是对受众重要的内容没讲。比如,学生向老师提问,只描述了自己遇到的问题,没有描述背景——自己计划做什么,希望的结果是什么,实际的结果是什么,自己是如何做的。又如写一个软件设计方案,只写自己想实现哪些功能、如何去实现,没有说软件用户是谁,有什么需求。这样受众就很难理解你表达的内容,自然也就无法认同和接受。
现在有个好办法是写材料时,先用chatGpt生成模板或提纲,这样就可以避免考虑问题缺少必须的要素了。
2.逻辑严密清晰。这是要求表达内容前后一致。表达内容要素都有了,要素之间不是孤立的,是有联系的,这种联系需要清晰而严密。比如,软件设计方案中,用户类型决定了用户特点,进一步决定了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进而决定解决方案。逻辑是需要训练的,编程、数学、写文章都可以提高逻辑能力。
3.思维层次和话语体系与受众一致。技术人员的表达往往充满专业术语和技术细节,但是你的用户、领导并不了解也不关心这些细节,他们只想知道“事情”是怎么样进行的。这时的办法就是在更抽象的层次上,用大家都熟悉的词汇去描述。你提到要用的API 方法名称、算法名称,可能除了你没人清楚,但是你描述信息处理的流程、方法、原理,大家就能理解了。这一般叫“会讲故事”。
这个需要经验和知识面。就是你得理解你的受众的特点、话语体系。
4.用词准确恰当。每个词语都有自己的内涵、外延,或贬义、或褒义、或中性。用词不准会让别人误解自己的意思和态度。这也是现在学生最大的一个问题,是语文素养,不容易快速提升的方面。
沟通和思考能力强的人,会在从具体到抽象的不同层次间自由的根据需要进行切换。通过抽象,忽略细节,看到不同问题的共性,借用受众熟悉的领域通过类比、比喻把事情讲清楚(所谓讲清楚,是受众觉得清楚了,两者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通过具体,可以明确细节,将事情真正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