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学习19:城市景观可视性综合分析

城市景观可视性综合分析



前言

本文基于立方数据院学习平台的学习,介绍任务解读及景观视线分析原理、城市空间景观视线分析、基于3D要素的城市可视性分析、城市观景点量化选址分析及基于山体背景景观的城市建筑高度控制研究。

  • 城市空间景观视线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基于3D要素的城市可视性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城市观景点量化选址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基于山体背景景观的城市建筑高度控制研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景观视线分析原理

栅格数据/TIN表面数据的三维属性
景观分析: 从某一视点看另一景点,看是否中间有没挡
重点:生成3D的城市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 以地形栅格数据做视线分析

观察点偏移: 人的视点高度
绿色代表可见,红色代表不可见

调出 3D Analys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观察点偏移:人眼高度偏移
目标偏移:目标高度偏移

二、城市空间景观视线分析

2.1 城市空间景观模型构建

构建城市空间景观模型原因:
视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和地物,如果没有准确的地形、地物模型,视线分析将无从谈起。

目标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思路:
①计算建筑的最高标高屋顶标高 = 基地标高 + 层数*3
②在地形栅格中,对应建筑的位置,替换成建筑的标高

步骤:
加载地形和现状建筑数据

地形基本高度在自定义表面上浮动,渲染效果中创建阴影
现状建筑基本高度在自定义表面上浮动,高程没有基于图层要素中的高程值

建筑面要素转点
转点的目的:识别建筑所在点的标高值
内部:保证质心在建筑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赋予高程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属性表的连接,把点的高程数据赋予建筑面
①连接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②新建字段“标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③字段计算器计算最终标高
标高 = Z
④新建“屋顶标高”字段,字段类型为双精度;通过字段计算器,根据公式“屋顶标高 = 基地标高+层数*3”得到屋顶标高字段的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标高矢量数据变栅格数据

更新栅格表面
设置分析环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建筑要素转栅格
Conversion Tools - 转为栅格 - 面转栅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自定义表面上浮动

建筑代替地形表面

  • 筛选出建筑的栅格
    0:不为空
    1:为空

**便于下一步条件运算

Spatial Analyst - 数学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条件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空就是true,即地形;非空就是false,即建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自定义表面浮动

2.2 景观点、景观线和景观面视线分析

2.2.1 景观点视线分析

添加视线点
新建要素类/shapefile,点要素
进入编辑模式,创建要素窗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获取地面高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新建字段:“SPOT”,双精度;”OFFSETA”,双精度

重点:ArcGIS视线分析主要通过观察点的属性值来获取视线参数,这些属性的字段名是固定的 !
①SPOT代表观察点的地面高程;
②OFFSETA代表观察点和地面高程之间的高度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POT = Z
OFFSETA = 1.5

视点分析
重点:ArcGIS视点分析一次性最多16个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图层符号系统里分别显示视点一、二、三的字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按照栅格model表面浮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2 景观线视线分析

道路打点,若点不够,则使用增密工具(如50米打个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视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视域分析会识别每个道路点所在标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3 景观面视线分析

思路:将水域变成点阵,再运用“视域”工具分析
水域数据,要素转栅格(像元10)
栅格转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面转栅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栅格转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视域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基于3D要素的城市可视性分析

3.1 2D要素向3D要素的转换

首先需要构建3D模型。构建的方法是先准备好2D平面数据,然后再通过一个工具“3D图层转要素类”将2D要素转为3D要素。

CAD数据解析
CAD数据,闭合多段线
层数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步骤:
ArcScene无法加载Annotation,只能用ArcMap加载

将annotation要素转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出现层数点偏移情况,可在编辑模式下手动更改

building属性表连接annotation点,去除不必要的字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新建字段“层数”,令其等于text(因为text中的数据为文本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rcScene加载已有层数信息的building并拉伸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D图层转要素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2 城市天际线分析

3D要素分析
重点:观测点一定是3D point(新建点时需包含Z值)
输入表面:地形等
表面半径:如果没有表面则需要输入,效果是有一个视线边界
输入要素:3D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3 通视性分析

通视性可以看出在原视点是不是能通过视线看到目标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步骤:
导入viewpoint3并做天际线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要素折点转点(找到天际线交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视点至天际线交点之间构造视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导入遮挡视线的building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D线与多面体相交(视线与遮挡buildin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得到相交的视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交线的属性表判断字段(-1代表仍可视;0代表被遮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odelBuilder生成透视性工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视点与天际线交点间构造视线时无法进行,因为无法识别要素标高
要添加Z信息
注意:在添加Z信息前,需要把前面的流程跑一遍,即天际线交点数据中存在Z信息,再进行Z信息添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城市景观点量化选址分析

4.1 整体思路解析

根据交通可达性、用地情况等因素确定了3个观景点候选区,现在对观景点的景观视觉进行评价,选择出景观视觉最好的候选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观景点视觉好坏的四个评价指标:视野总面积山水开阔度景观层次标志景观可视性

  • 视野总面积 : 是指被一个或多个观察点所看到的所有区域的总面积。
  • 山水开阔度: 是指被一个或多个观察点所看到的所有山体和水域的面积大小
  • 景观层次 : 观察者在某个方向上可以看到的具有景观美感的景物纵深,可以指的是不同山体的层次或其他的景观的纵深
  • 标志景观可视性: 城市标志性景点的可视化情况

对四个评价指标确定权重,加权叠加得出景观视觉评分,选出最优观景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2 观景点视野量化分析

运用视点分析工具,计算出每个观景点候选点的可视化栅格数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步骤:
新建文件地理数据库并导入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文件地理数据库导入栅格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视点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统计每个视点下的栅格数
先按属性选择视点(1为可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择完的数据进行统计,如下图:视点一的栅格数总和649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3 景观山水开阔度分析

求每个视点下视野面积覆盖的山水面积
运用面积制表工具,提取出观景点候选点在山体和水域区域的可视化面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新建字段“山体可视”,“水系可视”,并用字段计算器赋值,将山水可视面积赋值至视点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4 标志景观可见性分析

运用面积制图工具,提取出观景点候选点对于标志性景观的可视化数量

加载标志性景点
面积制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述OBS2_1有数据表示视点2可观测到的标志性景点

新建字段“标志景观”,并赋值相应的标志景观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5 山地视线景观层次分析

景观层次_对三个观景点候选点每个进行分析

  • 利用缓冲区工具做出一个大于基地的圆形(根据某一视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利用要数转线工具将缓冲区转成线要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增密
    划分36条线(角度是10度),就是模拟人在观景点的360度的视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时所转成的线已被打断,将要素折点转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构造某一个视点的视线(这里高程无所谓,因为要浮动到表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视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通视分析的结果线要素导入ArcMap,开启高级编辑,选中线要素,拆分多部件要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利用按属性选择工具,统计出观景点有多少根线段是可见的。
    viscode=1 属性选择出104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数据加到ArcScene景观视线点的属性表中(新建“景观层次”字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视点二、三步骤同上

4.6 对四个指标进行加权汇总分析

每个指标新建字段,去刚量化

以栅格视野为例,栅格指数=栅格数/栅格总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水系、标志景观、景观层次指数算法同上

可使用YAAHP辅助计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五、基于山体背景景观的城市建筑高度控制研究

5.1 分析原理及数据准备

数据
某城市规划平面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析原理
核心重点: 以城市景观天际线为依据,控制城市建筑高度
几个技术点: 确定城市背景关系,设定眺望控制标准,控制地块建筑高度
①确定城市背景关系:如何有效确定主要眺望视线区域
②设定眺望控制标准:观测点都要满足视觉景观保护要求,保证建筑高度合理控制
③控制地块建筑高度: 控制建筑物对背景山体的遮挡程度,从而推算允许
建筑高度值
现有高度控制方法
分区控制法 & 眺望控制法
图片来源 : 钮心毅《保护山体背景景观的建筑高度控制方法及其实现技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香港城市设计导则对建筑高度的控制
资料来源 : 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香港属滨水山地城市,为保护维多利亚港两岸自然山体山脊线形成的天际线,用城市设计导则对建筑高度提出控制要求。

“要对维多利亚港两侧的建筑高度进行控制,以保护维多利亚港两岸的重要山脊线暴观。从两岸主要人流汇聚的睛望点观察到山脊线应维持一个 “不受建筑物遮挡地带’。指引建议设立一个20% 至30% 山景不受建筑物遮挡地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研究思路
“多点眺望,综合控制”
确定主导视觉控制线
多点分别控制景观视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准备
ArcScene新建文件地理数据库并导入矢量文件和栅格数据
视点为2D平面点,需转成3D点(天际线需基于3D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2 基于单个观测点的地块建筑高度控制分析

生成天际线(选择一个点,后面操作都是基于所选择的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隐藏其他可视点(图层 - 定义查询 - id为要显示点的编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提取天际线折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每个折点降低20%的高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添加表面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新建字段“控制高度”并字段计算器降低20%高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利用控制点1(提前选中或单独导出)和高程降低20%的天际线折点创建TI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IN转栅格,得到一个高度控制表面

修改像元大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转栅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每个地块划分为若千点,截取地块控制高度
构建渔网(范围与block相同) 一 生成点 一 地块“相交”得到地块范围内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每个地块点,插值高度控制 栅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添加字段“高程”,令其等于Z值

得到控制高度高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添加字段“控制高度”,令其等于更新后的Z值减去高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结果小于0的先属性选择,再令其为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统计街区里每一块点的平均高程
空间连接,去除不需要的字段,合并规则为“平均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视化拉伸(等于建筑控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3 Modelbuilder完成所有观测点的地块建筑高度控制分析

核心:构架模型,迭代生成不同的控制高度 栅格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①拖入3D视点,连接迭代要素选中(以ID分组)
②视点作为观察点,地形作为观察表面连接天际线工具(天际线结果建议保存出来)
③天际线结果连接要素折点转点工具
④转点结果与地形连接添加表面信息工具(Z属性)
⑤添加字段进行高度折算
⑥转点与视点连接创建TIN工具(转点高度字段改为控制高度)
⑦结果连接TIN转栅格
⑧转栅格结果进行行内变量替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空间连接
合并生成的结果,规则为平均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4
    点赞
  • 2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5
    评论
ArcGIS流向分析是一种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空间分析方法,旨在揭示特定地点或区域内物质或信息的流动方向和路径。该分析方法通常在城市规划、交通规划、水资源管理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ArcGIS流向分析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建立网络模型,根据各种条件和约束,推测物质或信息可能的传输路径。该分析方法可以基于现有的道路、河流、通道等地理要素进行分析,也可以通过构建新的网络模型来模拟特定情景下的流向。 在ArcGIS中进行流向分析,可以使用各种工具和功能。其中最常用的是网络分析工具集中的路径分析工具。用户可以选择起点和终点,然后通过设置各种条件和参数,运行路径分析工具,系统将根据网络模型的设定,计算出最短路径或最优路径,并将结果显示在地图上。 ArcGIS流向分析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物质或信息的流动规律,从而为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等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例如,通过流向分析可以确定交通拥堵的原因和解决方案,优化道路布局,提高交通效率。同时,该分析方法还可以用于水资源管理,预测水流的路径和速度,帮助决策者制定合理的水利政策。 总之,ArcGIS流向分析是一种实用的空间分析方法,通过建立网络模型和运用路径分析工具,可以揭示物质或信息在地理空间中的传输规律,为各种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