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自然-人生

感悟自然与人生

(智者止于悟道,切勿对号入座)

  

1、大自然的规律与哲理

大自然隐藏了若干神奇规律,千变万化包罗万象,有待人们去发现;

大自然隐喻了无数深奥哲理,成败得失尽在其中,需要人们去感悟。

大自然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眼睛未必能看清,而是用心去探求,心如止水,才会有所发现、有所禅悟。

因此,

科学研究,首先要热爱自然、亲近自然、遵循自然;

为人处世,切不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亦步亦趋。

 

2、金子与石头

金子始终是金子,千锤百炼更显其本色;即使金子坠落在千丈崖底,伴着岁月的流逝、溪流的冲刷,尘埃洗净,在深山峡谷中更加金光灿烂。

石头终归是石头,点石成金不过是魔幻;纵然石头包裹上一层金子,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雨的荡涤,光芒退去,在沧海桑田中依然灰色暗淡。

   

3狮子的高明之处

草原上,狮子、鬣狗、秃鹫经常聚首,它们都想从同一个猎物身上美美地吃上一口。

狮子作为草原之王,处于食物链最高端,食物来源主要靠捕杀猎物。若捕杀的是小型动物,鬣狗、秃鹫不会有机会吃上一口;若捕杀的是大型动物(长颈鹿、野牛之类),狮子饱餐后会静静走开,躺在不远处享受惬意的阳光,任由鬣狗秃鹫去争食。秃鹫自然争不过鬣狗,只能啄食最后的一点残渣肉屑。

狮子的这种行为虽是出于本能,但确实够智慧,它不会等到猎物的尸体腐烂不堪才走开。狮子的领地意识极强,若没有鬣狗、秃鹫的帮助,或许这片领地将尸骨遍野,疟疾横行,狮群又怎能健康地繁衍生息呢?

从这一自然现象,领悟到不同动物间有时也需要和谐相处、自然分工。主要差异体现在:狮子总是静静地在自己的领地搜索目标,然后别无他顾、勇猛地捕获猎物;而秃鹫无领地意识,嗅到哪有腐尸味,就一窝蜂地扑向所剩无几的残缺尸体。

难免想到当今的学术界,何以沦落到“秃鹫意识”占据研究主导地位的怪圈(值得思考)?想到某些伸长了脖子“呱呱叫”,削尖了脑袋哪都想钻的所谓学者们……(只可意会)。更让人费解的是:在美国的科学界不断抛出各种重大课题(抛出之前,在核心问题以及知识产权上已占据绝对优势)的同时,我们的科研教育政策却抑制了原创性研究活动和原创性思维,而“秃鹫意识”的研究活动得到鼓励,短平快的低端研究发挥得淋漓尽致,其从业人员数量、蜂拥程度、行为方式恰如秃鹫趋腐般令人作呕。其结果是美国人高兴了:廉价的脑力劳动为他们清理着战场,维系着他们的系统安全,也不用担心被超越——秃鹫焉能捕猎?而我们的科学还是抬不起头,即便花高价也买不到核心尖端技术……

如果您志在一流,就应该像狮子般去探索、发现、提出新的开拓性研究目标(无论是基础性研究还是前沿性研究),才有可能捕获新鲜而完整的猎物。

    一个中肯建议:不要好高骛远,用十年专注于一个发展中的领域,熟悉、嚼烂、消化、吸收它,最后收获的一定是精华;目标不必刻意是科学家、也不必做什么发明家,但至少你一定是该领域的专家!能不能成为该领域的科学家、发明家,就要看你的运气、洞察力与把握机遇的能力了。

 

4时代与人生

    时代扭曲了可重头再来,历史是无尽的,下一个时代或许会更美好。

    人生扭曲了无回头路走,时间是短暂的,没有下一个人生供你挥霍。

适应社会并非真理,因为时代也会完全扭曲。如张铁生适应了“四人帮” 横行的时代,成为时代的笑柄;而冯友兰也算是学术造诣很高的哲学家,却缺少了一些秉持,说一套做一套,最后落得个“梁效”骂名。而现在的学术界是多么浮躁、浮夸、虚假的时代,需要去适应吗?“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如果您志存高远,就应该珍惜自己生命中的每一秒钟:

走自己的路,做自己想做的事

 

5、平庸与天才

遵循条条框框,使平庸的人变得训练有素(相信这样做是对的),却让聪明的人变得平庸(怀疑但不得不屈从)。

反之,平庸的人不按条条框框办事,就会更加平庸;而聪明的人若不被条条框框约束,就会是天才——前提是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忍受更多的寂寞。

 

6、创造力

训练有素与创造力成反比。因为训练有素培养的是共性思维,创造力需要的是差异性思维。

知识积累的越多,越无想象力与创造力。因为思维受到更多知识的影响与阻碍,而成为一种定式思维,想象力与创造力是非定式思维。

创造力源于丰富的想象与深刻的思考,因此学习要适可而止,思考要永不停息。

图灵奖得主Backus先生曾说创新,就是不断地尝试和出错的过程。你需要勇于失败,你不得不提出许多想法,然后努力工作,只是为了证明这些想法不可行。如此不断反复,最后你就会发现那个可行的想法了

Backus先生所谓的提出许多想法,正是建立在丰富的想象与深刻思考的基础上,否则他不可能提出许多想法 Backus先生这段话也指出了从非定式想法中如何发现那个可行想法的具体过程及足够的心理准备。这就是大师!他们的话语中无不体现出哲理与睿智,只是需要我们更加深刻地去领悟而已。

 

7、认识的来源

对人生最深刻的哲理性认识,是经过生死存亡的不断挣扎,并在重获新生后的反思中产生。

对自然更真切的规律性认识,是经过真假对错的反复推敲,并在否定过去后的灵感中形成。

由此,经历逆境也是一种幸运,应该感谢逆境对你的磨练,感谢那些给你逆境的人们,是他们迫使你更加深刻的思考,体验更有深度的人生。

    另一方面,探求真理,就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前行。耐心些,静静地期待,越是黑暗的时候,越能捕捉到微弱之光。

 

8、研究与学习的至高境界

“大道无形”。

忘掉所学知识的表象,领悟所学知识的内涵,揣摩所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你也就会创造知识,不会停留在学究的水平(只会引经据典,夸夸其谈)。

正如武学倡导的至高境界:“化有形于无形”。

大师参悟的是无形,通过有形教化于人。学生是否有悟性,则取决于是否能从有形的学习中,领悟无形。

苹果有形,落地有形,自由落体公式有形,使苹果落地的内在力量无形。牛顿通过有形的公式揭示了万物间吸引力的作用以及量化规律,更本质的理解可归结为一句话:万物间吸引力的存在(无形)。你可以忘掉苹果,忘掉落地的现象,忘掉牛顿其人以及发现的时间,甚至忘掉自由落体公式等等这些有形的知识,但你不要忘掉万物间吸引力的存在。

 

9、理解了,也就简单了

一本书没有学,它是一本书;

一本书没学懂,它还是一本书;

一本书学懂了,最终留下来的无非是几句话,需要细节时知道在哪去查;要求高一些,则是通过自己的语言以及理解,能再现所学的知识。

 

10、消化知识

没有消化的知识积累越多,反而越无知,在人生的旅途中成为你前进的累赘,甚至是失败的根源;经过消化的知识(深刻理解了知识的内涵),将变成你生命中的血液、思想、精神与灵魂,成为你继续前进的动力。

因此一个人是否有内涵,非取决于之所学,取决于消化了多少所学。

 

11、走得更远

放下背负的包袱,跨过内心世俗的坎,赶走灵魂深处的魔障。

轻松了、心静了、自由了,会走得更快、看得更清、想得更透,最终才会走得更远。

人们经常将自己的无所作为归结于社会的不公、环境的恶劣、管理者的平庸无知,期待着救世主的出现,似乎那样才能做得更好,似乎那样就一定能成功。那只能说明一点:你自身的修炼还不够!一切源于自己的心,心有多高,你就能走多远,你可能面临各种困难,只要心不死,就一定会有办法解决。

 

12、知易行难

成功的道理很简单,付诸行动却非常难,知行统一难上加难。

不要因为行动的失败而惭愧,毕竟努力了;当走过一段人生再回首,很多人却是因为没有行动而后悔。

 

13、真的懂了吗

似懂、非懂、装懂,为学者贻害终生,为师者贻害众生,为政者贻害苍生。

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需要经常反思、反问自己:真的懂了吗?最终你会发现,原来事物的理解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与不同的厚度。经常反思、反问是一种方法、态度。

 

14、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一种菜肴翻出一百种花样是学习的深度,不同原料做出一百种菜肴是学习的广度。前者可成为艺术家、科学家,后者只能是厨师、工匠。

没有学习的深度,博学也会黯然失色。

所谓举一反三的精髓正在于此。

 

15、深度与人生

对一个问题进行有深度的思考,影响到对其他问题的深度思考;

对一门课程进行有深度的学习,影响到对其他课程的深度学习;

对一件事情进行有深度的解决,影响到对其他事情的深度解决;

一个问题的深度,影响到一门课程的深度,影响到一件事情的深度。

智慧的人生,是对感兴趣的问题、事情进行深度思考;

成功的人生,是做一两件感兴趣的、有深度的事情。

 

16、舍得

舍于先,得于后,有舍才有所得。

什么都想得,其实不可得;

凡事都想做好,什么也做不好。

欲舍之,绝不后悔、无需眷顾;

欲得之,倾尽全力、持之以恒;

如此,终有所得。

为求真理,可以舍弃一切;

得到真理,你还需要什么?

《颜氏家训》中有“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之说,虽不敢妄谈“忘名”之境界,面对那些艰辛坎坷的科学人生,也算是一种精神慰藉吧。

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喜欢说:一无所需是神的特权,所需甚少是类神之人的特权。当亚历山大大帝问躺在木桶里晒太阳的第欧根尼:我有什么可以为先生效劳的吗?哲学家的回答是:有的,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多惬意的类神之人,所需一丝光线而已!对第欧根尼而言,心灵的自由才是最重要的。

 

17、自信

自信源于对事物的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全方位深刻思考与理性认识;一根筋固执己见者,可谓肤浅、自大。

世上有绝大多数事情(问题)都不具备标准答案(真理除外),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条件、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对象,往往有不同的结论;讨论与争辩,让我们具备了更多的视角与思考空间,以利于作出决策上的取舍。

了解事物、了解自己,了解环境,作出适合的选择,这就是自信的前提,亦可称之为智慧。

 

18、超前思维

事物总有其发展轨迹与前行趋势,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预测未来、决策于未然,想像并选择可能的目标,你将成为引领者而不是跟随者,终将站在时代的前沿。

 

19、我的价值观

人生的价值在于你对社会的贡献,而非索取。

外界能给予你的,也可以轻易的拿走;能给予你的,能拿走的都是廉价的。

只有你对社会的点滴奉献(无论是知识还是爱心),是别人永远拿不走的,对于你来说,这就是无价的。

比如詹天佑建立的的第一条中国铁路、茅以升的钱塘江大桥,那是交大在国人心中树立的丰碑,是奉献,因此国人们记住了交大。说交大有多少博士点、多少一级学科,没人会在意交大,一方面这是外界给的,也可以被拿走的,另一方面,由于行业特点,这方面永远比不过综合大学。

“竢实扬华”,多意味深长的校训!

 

20、优势与劣势

常言道“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得与失也是一把双刃剑,“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这里的长与短、得与失之计较,不过俗人俗事之功利心罢了。“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倒是有些境界,而无所谓“长与短、得与失”应该算更高境界吧。

人生数十年终于悟到:“长非长,短非短,得与失,尽在心之所取。”

即便是公认的缺点,同样也可以是你的优点,优势与劣势在不同的情况下是可以转换的。

例如“孤独”性格,人们普遍认为是一种劣势,不利于事业发展;“性格决定人生”应该算作公理,但人们理解的也过于片面,在一个官本位的社会,“孤独”自然是成功的宿敌;我们的大学也片面地向学生灌输要有“团队精神”,却不提“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孤独”真的一无是处?

西方大学的核心大学观主要包括:“科学、自由、寂寞、修养”(尽管我们的大学完全不具备前三项要求的氛围),其中之一对科学工作者提出了要耐得住寂寞。孤独虽然不等于寂寞,但孤独性格的人在从事科学研究中,更具备“寂寞”的素养,耐得住寂寞毕竟要承受一个“耐”字,而孤独性格的研究者却得天独厚,享受着寂寞。一个耐得住寂寞,一个享受着寂寞,谁乐在其中,谁更适合,谁更容易取得科学成果?不言自明。另一方面,孤独性格的研究者往往具有不同的视角,不同于一般人的思维模式,观察与感知事物也有独到之处,这也正是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素养。再看看科学史上的“牛人”,性格孤僻、怪异、独立特行的大有人在,难道他们还不够成功?

优势与劣势在不同的场合、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目标取向中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智慧的人无优势与劣势,适合而已。

 

21、灵光一现

我们或许都有这样的经历:面对难解的数学题,绞尽脑汁,日思夜想,甚至梦中都在想,三五天不得其解;然而一觉醒来,思路顿开,原来如此!于是几分钟就完成了题目的求解。

这样的训练,重要的不是你会解题,而是潜能的挖掘,思考力的提升、境界的提高。

从事科学研究,往往是这一过程的无限放大,面对未知,你只有不断地探索、思考,并持之以恒,或许花上几年,甚至几十年,你才有可能迎来灵光一现的瞬间,然后再花上一两年完成最后的杰作。

这样的科学成果,重要的不是能发表在什么级别的刊物上,而是为人类提供永恒的科学知识。想想世界文化瑰宝之一《老子》的诞生,相传老子写完后赠与函谷关守喜,骑着青牛扬长而去,这等胸怀境界,且是凡夫俗子所能理解。

这就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觉悟和心理准备。也许坚持一生也一无所获,然而面对取得科学成果的偶然性,不坚持,这种偶然性根本轮不上你,只有坚持,才可能最终相遇。

 

22、空寂

平静的湖面,小小的水黾可以荡起涟漪;漆黑的夜晚,孱弱的萤火虫也会星星闪烁。

翠绿的草原,一棵树的阴凉使我明白存在的价值;炎炎的沙漠,一滴水的渴望让我知道一生什么最想要。

单纯的好奇,即便是观察屋角的蚂蚁,也不得不惊叹造物的神奇,哪怕是摆弄路边的狗尾巴花,同样感受到自然的美丽。

追名逐利,难免会沾上点浮躁与俗气;灯红酒绿,只能是平添些烦恼迷失自己。

只有空寂的心灵、淡泊的心境,大脑的思绪才会变得更加清晰,内心产生的灵感将被放大,就像平静湖面荡起的涟漪、漆黑夜晚闪烁的星星。

只有空寂的心灵、淡泊的心境,方知道美好与奇妙无处不在,才会细细地品味自然,享受一缕阳光一片树叶带来的恬淡。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