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鉴赏

 

科技鉴赏

科技成果如同艺术作品,要了解成果的品味、质量、价值,就需要鉴赏与评价,否则就不可能有一流、二流、三流、不入流大学之争,也不会有一流、二流、三流、不入流科学家之称。

国内由于缺少货真价实的一流科技成果,争来争去,最后演变为以发表在什么刊物上来判断成果的质量,并以数量来决定优劣,科技鉴赏似乎已经销声匿迹(反映出对科技成果质量的缺乏自信以及对科技鉴赏的胆怯)。其结果就体现为:我国在国际上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而高质量的一流科技成果越来越少,大师级的人物濒临灭绝,高尖端人才匮乏,学术界充斥着滥竽充数、浑水摸鱼之辈。

反思这一切,实际上是我们的评价体系出了问题——量化考核,其本质无非一句话:鼓励什么容易做、什么周期短见效快、什么容易出成果、什么容易拿到经费就做什么。而那些需要探索、周期长、研究目标不确定的高质量科学研究,却鲜有人问津,道理很简单:因为真正的科学研究(基本出发点是探索)拿不到经费,还因为科学研究的职业风险太大,无法预料是否能出科学成果。

不懂科技鉴赏,也就不可能具备较高的研究境界,一流境界成就一流的成果。所谓“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要想得乎其上,你不仅要有极高的研究境界和素养,还需付出200%的努力!

拿破仑曾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绝非好士兵。”

面对培养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难道我们不需要告诉他们,什么是顶级的研究?

了解什么是科学、技术吗?了解它们的层次划分与特点吗?了解不同层次的研究需要的素养以及难易程度吗?这些就是构成科技鉴赏的基础,也是提高研究境界与研究素养的必要条件。如果我们自身都不懂科技鉴赏,又怎能培养出高质量的科技人才?

下表所列出的内容,对科技进行了细分和解释,并给出了各类研究成果的影响力,研究目标、研究周期是否确定,能力素养要求,以及获取成果的难易程度。

(问题之我见,或许对你有用)

科技

解释

分类

影响

研究目标

研究周期

能力要求

获取难度

 

 

 

 

 

 

 

 

科学研究的本质是对事物本身的揭示与认识,探讨事物的自然属性,而非主观臆断。其成果形似简单,但要获得科学成果却相当难。一旦有所揭示、有所发现,其影响非常深远,将成为人类认识自然、认识事物的永恒知识。

因此,科学上的任何成果,都可以认为是顶级研究。

诺贝尔奖主要授予给那些在科学上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也有极个别授予给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创新人才。

 

探索事物

导致如下成果的产生:物质发现、规律的发现、特征性质的揭示、问题发现与提出

不明确

不确定

兴趣

好奇心

想象力

差异思维

 

物质发现

(硬性和软性)

新的研究领域、

新产业、新技术、

不确定

不确定

洞察力

鉴别力

偶发性

规律的发现

新方法的产生

新的研究领域、

新产业、新技术

不确定

不确定

洞察力

抽象思维

逻辑思维

偶发性

 

特征性质的揭示

新方法的产生

新产业、新技术

不确定

不确定

洞察力

鉴别力

偶发性

问题发现与提出

新的研究领域、

研究空间的拓展

不确定

不确定

前瞻性

洞察力

鉴别力

偶发性

 

规律的论证

使猜想、假设变成真理

确定

不确定

抽象思维

逻辑思维

不确定

 

 

 

 

 

技术是在充分认识事物(科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主观意识活动,探讨特定问题的求解方法。

科学与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

科学知识揭示的是事物的客观存在,而技术知识给出的是人的主观意识;科学可以暂时无用,而技术必须有时效、应用价值;科学只有真假之区别没有优劣之比较,而技术可以是非真理的妥协,有优劣比较;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科学是永恒,技术不具备永恒性,可更新替代;科学成果具有唯一性,技术方案可多样性。

技术可以按问题(Problem )及方法(Method )进行划分,这样清晰地清楚什么是创新技术、改进技术、应用技术。

创新技术的本质是:技术发明人首先发现、提出了新的问题或新的方法的科学基础上,给出的一种技术解决方案。

用各种已有的方法去解决已有的问题称为应用技术。

 

 

PM类创新

新问题

新方法

提出全新的问题、全新的方法以及一种解决问题的全新技术手段

不确定

不确定

科学素养

数学方法

专业技术

社会实践

不确定

 

P  类创新

新问题

旧方法

 

提出全新的问题以及一种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不确定

不确定

科学素养

数学方法

专业技术

社会实践

不确定

M 类创新

新方法

旧问题

 

提出全新的方法以及一种解决问题的全新技术手段

不确定

不确定

科学素养

数学方法

社会实践

不确定

 

PM类改进

改进问题

改进方法

对问题及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改进技术手段

确定

确定

数学方法

专业技术

社会实践

一般

P  类改进

改进问题

旧方法

对问题进行改进,提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确定

确定

数学方法

专业技术

社会实践

一般

M 类改进

改进方法

旧问题

对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改进技术手段

确定

确定

数学方法

专业技术

社会实践

一般

PM恒定

成熟问题

成熟方法

用成熟的方法解决已经存在的问题

确定

确定

数学方法

专业技术

社会实践

简单

(备注:硬性代表了物质类,例如金属,软性代表了非物质类,例如电磁波。另外,一些非主流研究无关痛痒,没有纳入该表,诸如编著、概述之类)

当你深刻地理解了上表中的内容,心中自然就会形成一个衡量标准,鉴赏任何一项科学技术成果,评判它们的价值和优劣。

一个研究者,即使发表一百篇不入流的文章,进不了入流的行列;一个研究者,哪怕仅有一项一流的研究,也是一流研究者。

一个研究型大学,如果不将科学研究作为最高追求目标,缺少堪称永恒的科学成果,注定落入不入流的大学。

纵观国内对科技的解释,有很多谬误,比如: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都划归为科学研究,将科学技术混为一谈。其实科学家与发明家是有区别的,其成果的特点、研究方式、研究周期、能力素养以及影响力也完全不一样。再如,我国科技界的一条最高频词汇——科技创新,也是模糊不清,创新意味着人的主观创造性活动,技术可以创新,而科学反映的是事物的客观存在,只能是发现与揭示。概念不清,焉能深入?

中国堪称技术强国,在所有技术领域都可以追赶最先进的国家,甚至在技术上超越(改进),但我国的科学研究状况,众所周之令人堪忧,其科学环境的建立、科学意识的形成、科学的重要性认识、以及科学成就还远远不够,无需置疑科学引领技术,这就注定我国的科技水平在众多领域落后先进发达国家二三十年,何谈领先?严格意义上讲,我国的各类研究基金申报书上,仅支持改进技术研究、应用技术研究、以及工程设计项目,而科学研究、创新技术研究的研究目标、研究周期以及获取成果的不确定性,注定很难获得经费支持。当我们心安理得使用着世界科技文明带来的红利的时候(想想中学、大学、研究生、博士生的所有关于科学技术的课程内容中,我们贡献了多少?),应该清醒地将眼光放得更远大些,为人类的科技文明多做点贡献。奥运会展示的是肌肉,作为一个大国,我们更应该展示大脑的智慧。

我以为:什么时候我国的科学研究工作不再周期性的用效率、数量、价值去评价,科学研究的经费申请更趋于理性化,科学人才的管理更加宽松自由,假以时日,我们才能真正步入世界科学的圣殿。

如果本文能让你最低限度将科学技术区分清楚,不要肤浅到科技混淆,作者也就倍感欣慰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