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编程
Hustudent20080101
MFC Qt 瑞萨 ARM Linux
展开
-
拦截win32 API
原文出处:http://www.codeproject.com/system/hooksys.asp 拦截win32 API 调用对于多数windows开发人员来说都一直是很有挑战性的课题,我承认,这也是我感兴趣的一个课题。钩子机制就是用一种底层技术控制特定代码段的执行,它同时提供了一种直观的方法,很容易就能改变操作系统的行为,而并不需要涉及到代码。这跟一些第三方产品类似。 许转载 2012-05-05 18:36:55 · 927 阅读 · 0 评论 -
进程间通信的四种方式(孙鑫VC17集)
进程间通信的四种方式(孙鑫VC17集)(2011-01-17 15:32:45)转载▼标签:杂谈 个人理解:(1)剪切板:是系统内部维护的一个内存区域(只适用本机中进程)。是系统提供的,所以所有的进程都可以访问(如记事本,WORD)等,复制是把数据放到剪切板中,粘贴则是从剪切板中取出数据。 1.OpenCl转载 2016-11-01 11:41:29 · 360 阅读 · 0 评论 -
理解“回调”概念
理解“回调”概念要点:1、回调函数就是那些自己写的,但是不是自己来调,而是给别人来掉的函数。(消息响应函数就可以看成是回调函数,因为是让系统在合适的时候去调用。这不过消息响应函数就是为了处理消息的,所以就拿出来单做一类了。其实本质上就是回调函数。)2、回调函数,或简称回调,是指通过函数参数传递到其它代码的,某一块可执行代码的引用。回调函数不是由该函数的实现方直接调用,而是在特定转载 2016-09-13 10:02:18 · 460 阅读 · 0 评论 -
CMD命令行接收用户输入信息
CMD命令行接收用户输入信息 标签: cmdinputjavac2008-12-04 19:42 9282人阅读 评论(2)收藏举报本文章已收录于:分类: sql windows(1)作者同类文章X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CMD命令行接收用户转载 2016-07-06 17:25:17 · 2467 阅读 · 0 评论 -
软件破解技术之API替换
软件破解技术之API替换 [复制链接] codelive电梯直达楼主 发表于 2014-6-13 16: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分享到:QQ空间微信腾讯微博新浪微博我的淘宝豆瓣网邮件分享转载 2016-03-20 22:58:25 · 2034 阅读 · 1 评论 -
Win32环境下代码注入与API钩子的实现
Win32环境下代码注入与API钩子的实现本文详细的介绍了在Visual Studio(以下简称VS)下实现API钩子的编程方法,阅读本文需要基础:有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会在VS下编写和调试Win32应用程序和动态链接库(以下简称DLL)。API钩子是一种高级编程技巧,常常用来完成一些特别的功能,比如词典软件的屏幕取词,游戏修改软件的数据修改等。当然,此技术更转载 2016-03-20 22:29:22 · 624 阅读 · 0 评论 -
实战DeviceIoControl 之二:获取软盘/硬盘/光盘的参数
实战DeviceIoControl 之二:获取软盘/硬盘/光盘的参数分类: 硬件/系统2003-05-27 11:26 6773人阅读 评论(4) 收藏 举报disktypesstructintegernull磁盘Q 在MSDN的那个demo中,将设备名换成“A:”取A盘参数,先用资源管理器读一下盘,再运行这个程序可以成功,但换一张盘后就失败;换成“CDROM0转载 2013-06-06 14:45:08 · 792 阅读 · 0 评论 -
实战DeviceIoControl 之一:通过API访问设备驱动程序
实战DeviceIoControl 之一:通过API访问设备驱动程序分类: 硬件/系统2003-05-27 11:26 26272人阅读 评论(18) 收藏 举报apiattributesdisksubroutinenullfileQ 在NT/2000/XP中,我想用VC编写应用程序访问硬件设备,如获取磁盘参数、读写绝对扇区数据、测试光驱实际速度等,该从哪里入手呢?转载 2013-06-06 14:18:26 · 850 阅读 · 0 评论 -
WM_COPYDATA Message
WM_COPYDATA MessageAn application sends the WM_COPYDATA message to pass data to another application.SyntaxTo send this message, call the SendMessage function as follows.lResult = SendM转载 2013-06-06 09:05:23 · 841 阅读 · 0 评论 -
SendMessageTimeout Function
SendMessageTimeout FunctionSends the specified message to one of more windows.SyntaxLRESULT SendMessageTimeout( HWND hWnd, UINT Msg, WPARAM wParam, LPARAM lParam,转载 2013-06-05 16:44:50 · 1073 阅读 · 0 评论 -
由SendMessageTimeout想到的。SendMessageTimeout 和 SendMessage
由SendMessageTimeout想到的。SendMessageTimeout 和 SendMessage分类: MFC2011-04-17 20:32 1774人阅读 评论(0) 收藏 举报threadwinapiwindowssystemapinullSendMessageTimeout 和 SendMessage闲来无事,查找下如何实现修改注册表立即生效的功能。下转载 2013-06-05 16:32:57 · 1847 阅读 · 0 评论 -
用WM_COPYDATA消息来实现两个进程之间传递数据
文着重讲述了如果用WM_COPYDATA消息来实现两个进程之间传递数据.进程之间通讯的几种方法:在Windows程序中,各个进程之间常常需要交换数据,进行数据通讯。常用的方法有 使用内存映射文件 通过共享内存DLL共享内存 使用SendMessage向另一进程发送WM_COPYDATA消息比起前两种的复杂实现来,WM_COPYDAT转载 2013-06-05 16:28:52 · 4074 阅读 · 2 评论 -
Windows下进程通信方法
Windows下进程通信方法 1 文件映射 文件映射(Memory-Mapped Files)能使进程把文件内容当作进程地址区间一块内存那样来对待。因此,进程不必使用文件I/O操作,只需简单的指针操作就可读取和修改文件的内容。 Win32 API允许多个进程访问同一文件映射对象,各个进程在它自己的地址空间里接收内存的指针。通过使用这些指针,不同进程就可以读或修改文件的内容,实现转载 2013-06-05 15:50:25 · 675 阅读 · 0 评论 -
使用函数的形式。即我们将自己程序中的一个函数植入到远程进程中
////第一种方式,我们使用函数的形式。即我们将自己程序中的一个函数植入到远程进程中。//步骤1:首先在你的进程中创建函数MyFunc,我们将把它放在另一个进程中运行,这里以windows//计算器为目标进程。static DWORD WINAPI MyFunc (LPVOID pData){//do something//...//pData输入项可以是任何类型值//这里我转载 2012-12-19 11:40:34 · 1133 阅读 · 0 评论 -
消息hook的实例
下面是dll中的代码://////////////////////////////////////////////////////////////////////////////////////////////////////////////////////////////////////////////////////我的经验,编译的时候会提示DllMain,已在DllMain.cpp中转载 2012-12-18 12:53:48 · 858 阅读 · 1 评论 -
SendMessage或者PostMessage只负责将消息送入消息队列
SendMessage或者PostMessage只负责将消息送入消息队列,这两个函数的返回值都是关于消息是否正确地送入消息队列的,而不是消息接收者的处理返回值。 接收消息的程序在处理消息之后,如果想返回处理结果,则需要另外发送一个消息(包含处理结果的值)到消息队列,然后(原来的)消息发送者再接收并获得处理情况返回值。- 澈淮 2009-03-06 02:38转载 2012-05-16 10:11:44 · 982 阅读 · 0 评论 -
批处理如何异步执行窗口程序?
editplus.bat@start "" "C:\Program Files\EditPlus 3\editplus.exe" %*使用start命令即可:(别漏了引号哦)start "" "abc.exe" 无论abc.exe文件包含不包含空格和路径都可以。要是所调用的exe文件就在同目录且不含空格的话直接用下面命令:start abc.exe转载 2016-12-23 11:24:05 · 4506 阅读 · 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