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数据建模: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指南
1. 概念建模框架
概念数据建模是在最高层次的抽象级别上进行建模,独立于具体的技术限制。这一层次的建模旨在捕捉和表示数据库应用领域的整体数据语义,以便于后续映射到特定的数据库模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章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实体-关系(ER)建模语法来创建数据库应用领域的概念模型。
1.1 建模方案概述
有许多建模方案试图表示数据库应用程序的数据语义,这些方案彼此之间有着强烈的相似性,并且经常使用图形表示。实体-关系(ER)建模语法最初由彼得·陈在1976年提出,并在随后的年份中被其他人进一步完善,可能是最广泛接受的概念设计数据建模工具。它旨在以一种简洁的方式捕捉应用程序的整体数据语义,以便于后续映射到特定的数据库模型。
1.2 ER建模语法的特点
ER建模语法之所以被广泛接受,主要是因为它能够有效地捕捉和表示复杂的现实世界数据语义。尽管一些人批评它对于完成数据库设计不够充分(Date, 2004),但ER建模语法仍然是用于大型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中交流技术信息的有效工具。因此,我们将使用ER模型来说明概念数据建模。
2. ER建模基本元素
ER建模语法的基本元素包括实体类型、实体类、属性、唯一标识符和关系类型。这些元素将现实世界与概念世界相关联,并为ER建模语法奠定了基础。
现实世界 | 概念世界 |
---|---|
Object{type} | Ent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