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大明——第二个故事

婺源龙脉保卫战

这个故事相较于前一个关于丝绢税的故事来说,没有太多曲折,但是文人和灰户以及官吏之间的交手也经历好几回合。

保卫战的主要起因是因为婺源学子在科举的道路上屡屡受挫,成绩不理想。学子的科举成绩十分重要,往小了说,决定了当地官员的考评,往大了说,科举是进入大明官场的唯一正途。入朝则为高官,致仕则为乡宦。当地的政治实力和话语权,取决于本籍士子们的仕途之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之前我还想着,如果一个地方,经商特别厉害也就足够了,但是权力亦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个地方出了很多高官,那这个地方的发展一定不会差。进了官场,便有了人脉,有了话语权,有些时候可以解决连钱都解决不了的事情。或许这也可以解释,山东省地区对公务员的态度。如果总是一团人里面当官的话,又容易滋生腐败现象。总之,在明朝,这个科举成绩非常的重要。

婺源是朱熹老夫子的祖籍所在,是一等一的文华毓秀之地。因此婺源文人思考了一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终于,他们把原因归结于风水出了问题。

明代笃信风水之说,之前说的徽州人爱打官司,而徽州人打的官司里面有一半是风水之争。婺源有一条龙脉,关乎婺源文运。而在龙脉附近出现了专门采制石灰的工匠,即灰户。采制石灰必定对山体有所毁坏。灰户采制石灰,当然是为了挣钱。在婺源农田资源并不好,农民光靠种田无法维持生活,而几项主要营生如茶叶、木材、徽墨、白土等又被大族垄断,百姓自谋生路尤其艰难,只能烧灰。

总之文人大族的利益跟烧灰没有关系,而跟文运和仕途之路关系重大,在这样的利益驱动下,自然希望禁止烧灰。

主要的利益冲突就如上所述。之后的一系列过招就是,乡绅乡宦上疏知县,而县官自然是明白其中要害的,文运很重要,但是封禁烧灰产业亦可能触及利益集团,因此在决策和实施方面,不同的县官有不同的做法。有的县官,在任婺源知县可能只是走个形式,便比较敷衍;而有的县官则选择办实事。所以人性有多复杂,一千个人里面有一千中完全不同的思想,一千类完全不同的心思。

总之,保卫龙脉是一场利益和利益之间的斗争,灰户可能在态势严峻的时候暂时消失,在政策宽松的时候又卷土重来。这样来来回回,持续了很多很多年。在清代,一样上演了保龙之战。

明代科举制度

明代科举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是行省一级的考试,三年一次大比,考试时间在八月,因此又称为“秋闱”。通过秋闱乡试的士子成为举人,有了进京跃龙门的资格。乡试一共三场,一般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举办,放榜日期则视考官阅卷速度而定。

乡试结束后,全国举子在次年的年初赶赴京城,参加礼部举办的会试,称“春闱”,会试通过的考生叫做贡士。

接下来皇上会亲自主持一场殿试,没有淘汰,只为这些贡士排一个名次,分三等:一甲、二甲和三甲。一甲有三人,赐进士及第,即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