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更新于2019年2月3日:本文过于注重技巧,很多内容笔者已不再使用。这是成长的必经过程,正如独孤求败的剑术精进之路,先注重技巧,再内化,变得不拘泥于形式。
纵然本文内容已不完全与笔者真正的面试风格吻合,考虑到可能有开阔视野,启发思路的作用,对新人仍有参考价值,故分享出来。读者可结合自身实践,批判性地看待本文内容,不需要全盘接受。
形势分析
在线上沟通的时候,就可以分析双方的形式,即我方究竟是处于优势,还是处于劣势。这将为线下的面试打下了一个基调,不同的形势下,需要采取不同的打法。
优势
我方处于优势,即我方占上风,此时是买方市场。
其中的可能的表现为:
-
候选人主动发消息沟通,主动发送简历
-
称呼叫“您”,而不是“你”
-
主动提出面试
- 担心不符合岗位要求
劣势
我方处于劣势,即我方占下风,此时是卖方市场,其本质是吸引力不足。
其中的可能的表现为:
-
候选人评价质疑我方的能力,点评我方不足
- 消息“已读”,不回复
很多在劣势情况下, 我们是换一个目标。力挽狂澜的案例还是比较稀少的,性价比也不高。
平局
平局也即所谓“五五开”,互相有需求,互相有筛选,那么,这种要靠线下的发挥,让我方扩大优势,增强吸引力。
实战
优势打法
重点是:少犯错,保持优势。
可以采取以下手段:
-
保持时间紧凑
-
“例行公事”
- “喜厌不形于色”
保持时间紧凑
因为在线上已经做了许多准备工作,所以现场并不需要聊太多,个人经验而言,保持在半小时内即可。
我犯过的错误就是,最后问“你还有什么想问的”,对方问一些问题; 我还问“还有呢”,不断地给对方提问的机会,忽略了时间,结果说得越多,“出错”的可能性就越大。
为什么说“出错”?因为如果对方问的是不利我方的问题,此时如实回答,就会降低我方身价; 如果想修饰一下,临场发挥不一定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只要是回答不好,那就让我方的优势有所丢失。
所以应该控制时间,有效的办法是开场前用手机定个闹钟,则到点后自动提醒,时间到了就得结束谈话,不拖泥带水。
“例行公事”
“例行公事”就是让人感觉流程化,结合时间紧凑,在整个过程中,就不会让对方有多余的思考,一切是我方在带领节奏,我方主导,一切在掌握之中。
如果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流程,虽然灵活,但难免会发意外情况,如果应对不好, 那就减分了,因此还是使用一套自己熟悉的流程,求稳为上。
“喜厌不形于色”
脸上面无表情,不过多地表露内心的情绪。
我犯过的错误就是,当对方表现出闪光点时,我脸上表现得略显惊喜,眼里都是满意,结果被对方当场看出来了。
这有什么不妥呢,这会让增长对方的自信,加重自己的筹码。
所以,纵然自己觉得对方不错,达到我方的标准,也不能表现出“你就是我想要的人”形态。不能让对方觉得我方很需要TA,那就成卖方市场了。
这里有个技巧,就是言语,以及态度中,表现出我方的选择很多,处于买方市场的情形。潜意识中向对方表达,我方的候选人很多,多你不多,少你不少。
指出缺点
该方法适用于想要控制主导权的场景,比如候选人有点自大,或不礼貌,或试图控制局面(当然这种情况很少)时,就可以使用。
注:该方法要求使用者需要一定的控场能力,因为指出缺点会导致气氛变僵,所以必须有后续措施能把气氛缓和回来; 另外指出缺点有可能让对方自尊心受损,所以必须注意形式,不激起对方的反抗心理。
价值观
技术面(或称专业面)很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只聊专业能力,而忽略了其他。
这会造成一个问题,可能在最后待遇环节出现问题,候选人只比较薪资,而不考虑其他。于是可能发了offer,候选人觉得别的公司价钱更高,于是没来。
其实可以在面试的时候,输出我方的价值观,给对方“洗脑”,让对方能看到钱以外的东西。
所以进行专业面的时候,有必要在最后了解一下候选人的人物性格,个人想法,以及生活方面的内容,侧面加深对候选人的了解,同时趁此机会输出一波价值观,让他能看到更高维度的东西。
平台与项目
之前犯了个错误,为了抬高平台,我采用了打压项目的方式,想以此有个对比,来突出平台的优越感。但这样会让人对项目有所抵触。
更高明的做法是“双赢”,而不是“此消彼长”。也即说明平台与项目是相辅相成的。做项目也没啥不好的,我们的都是百万级甚至千万级别的项目,简历上有这样的经验,那也是很添金的。
加班
一个人经常加班,很可能是工作方式不当,缺乏技巧,工作效率低,工作能力不行; 一群人经常加班,一定是leader能力不行,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交流
合格的面试应该是有交流的,而不是完全是一问一答的方式。
在面试的最后,可以有个总结。
所谓交流,其关键点有:
-
换位思考
-
表达感受
- 提供价值
如能触类旁通,就会明白,以上三点各类谈话场景中都是适用的。
我以前犯的错误在于,我的态度是强筛选的,但却一路强势到底,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表示理解; 也没有表达感受,肯定对方的能力; 对我方的信息也没有透露过多,没有让对方看到别的价值。
所以这就导致候选人看不到一个更大的平台,更好的成长空间,这才会斤斤计较眼前的既得利益。
当然,这样做也是有历史原因,我曾因为太友好却没有产生好的结果而耿耿于怀。但现在想来,我这是因噎废食,所以我反思调整了过来。
总结一下,以上三点是面试进阶点,需要好好琢磨,反复实践,在实战中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