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藏金千亿 三大领域带动IT系统集成业务
在2001年的申奥陈述中,北京承诺将拿出900亿元用于北京市的交通规划及建设,其中相当一部分将用于智能交通(ITS)的建设。
据了解, 2004年中国交通建设投资总额达到5000亿元,其中高速公路3000亿,城市道路交通改造2000亿。按照国外经验来推算,中国2018年以前还有大概10多年的道路交通黄金发展时期,且预计每年增长应该在20%左右。
清华同方应用信息系统本部智能交通事业部总经理闫锋刚说:“一般来讲,智能交通的投入应当占交通建设整体投入的10%-14%,也就是500—700亿,但去年实际投资是80亿,一方面说明这一行业的IT投入仍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也说明IT发展空间巨大。”
这是一个藏金千亿但仍欠挖掘的市场,对于在智能交通中扮演最重要角色的IT 系统集成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朝阳行业。
应用集中于三大领域
当 我们开车经过北京四环路内一些主要路口的瞬间,埋设在交通信号灯下方的线圈已经将车辆经过的信息传送到一个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现在,这个系统控制着北 京1040个交通信号灯,通过实时传送并分析交通流量和车速,实现了路口自适应、干线协调控制和区域控制,通过智能实现市区交通的自动调节优化。
据悉,北京市交管局还计划在3年内对四环路内的其它800多个路口进行联网,这是目前北京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投资最多的一个项目。
事实上,带动IT系统集成的智能交通热点业务领域现在主要有三个:
一是公路交通信息化,包括高速公路建设、省级国道公路建设。
公路交通领域目前热点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公路收费,其中又以软件为主。公路收费项目分为两部分,联网收费软件和计重收费系统。
全国联网收费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今年已经开始省际联网,因此有跨省联网收费软件不断推出。此外,计重收费系统也将是今后高速路收费方式的一大变革,目前比较普遍应用在河南、安徽、江苏,但今后的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二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服务信息化。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服务信息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原有各种系统、设备出自不同厂家,相互之间互不关联,无法起到整合的应用效果。因此,综合性的信息平台成为这一领域的应用热点。
致远通友公司副总经理江文斌认为,IT系统集成的优势之一就是整合,因此方案商不妨把重点放在研发和推广城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上,通过这一平台将现有交通信息资源有效地整合,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延伸和扩展出更多的应用。
目前,除了城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一些纵向的比较有前景的应用有智能信号控制系统、电子警察、车载导航系统等。
目前国内从事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及智能交通资讯的网络运营商主要有北斗星通、安彩星通。这一领域也成为移动增值的一个挖掘热点。
三是城市公交信息化。
政府部门和学术界从2002年开始提出公交优先的城市交通治理理念,这一理念实际上在70年代已经在国外普遍被接受了。要解决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才是出路。所以公交优先的理念正在成为主流意识。
目前国内的公交系统信息化应用还比较落后,很多公交公司的车辆调度仍然依靠人工进行,不仅效率低,而且很容易造成车站的拥堵。目前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在国内基本处于空白阶段,也是方案商可以重点发展的领域。
闫锋刚认为,在地域分布上,国内的各大城市特别是南方沿海地区对于智能交通的发展都非常重视。2005年,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可以作为拓展的重点。
总包项目多 复合型人才少
与电信、金融等成熟行业不同,智能交通行业的大项目比较多。闫锋刚说,智能交通对于整合应用的要求比较高,尤其一些大型项目一般更倾向于总包的模式来建设,但是具体项目的情况千差万别。
一些传统的IT企业依靠在解决方案方面的传统优势,都开始进入智能交通行业,比如清华紫光、东软、普天等等。他们一般参与的大型项目比较多,合同额通常在一千万以上,例如清华同方参与的山东全省高速公路道路监控项目。
要把一个智能交通系统有效的运行起来,系统建设的软硬件比例应当在3:7,国外甚至达到5:5,但目前国内项目的比例只有1:9,因此对于软件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此外,专业型公司也越来越多。比如,安徽省软件工程中心从德国宇航中心引进开发的动态导航系统已经在宁波等城市投入使用。与同方、普天、中软等公司不同,这些公司多做智能交通中某个专门的领域。
江文斌认为,虽然对IT的依赖性比较高,但智能交通的专业技术性也不低,特别是在地铁安全、GPRS等领域,因此,纵向的专业领域通常是一些有学院或学术背景的公司占据优势,比如中交国通、清华同方等。
清华同方就发挥清华大学的多学科、多人才的背景,更多参与了一些技术难度较高的项目,比如去年年底广州的智能公交系统。而早在2001年,清华同方就成立了智能交通研究室,参与智能交通理论发展和项目规划。
闫锋刚认为,智能交通领域的竞争比拼的就是各个公司谁的投入比较多,谁的技术储备、能力储备、人才储备更充足。只有如此,才能在未来的市场占据一个更高的位置。
智能交通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需要的人才一方面要懂工程,另一方面要对交通有深入的了解和积累,这样的复合型人才目前非常欠缺。
从研发角度看,国内ITS发展基础技术薄弱,特别是信息和电子基础技术薄弱,产品产业化水平低,国内大部分产品在精度和可靠性方面与国外产品有差距。因此,人才匮乏和基础技术薄弱仍然是目前国内智能交通发展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