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算法可视化详解与实现

在计算机科学中,A*算法广泛应用于寻路和图的遍历。最早是于1968年,由Peter HartNils Nilsson 和Bertram Raphael3人在斯坦福研究院描述了 该算法。是对Dijkstra算法的一种扩展。是一种高效的搜索算法。

这是个比较常用的算法,游戏中的寻路通常会使用这个算法,在理解这个算法之前,先明白几个概念:

搜索区域(The Search Area)

搜索区域可以划分为正方形格子,但不限于此,六边形,矩形,平行四边形都可以。因此他们的中心点通常称为节点(Node),而不是方格(Squares)。

路径排序(Path Sorting)

在没有任何障碍的地图上,一个节点可以有4个方向甚至8个方向移动可能。那么如何选择走那个路径呢,判断的依据就是这个公式:
f = g + h;

g是起点到指定格子的移动代价,h是指定格子到达终点的估算成本,f值则是两者之和。

假设横纵走一格的代价为10, 对角线为14,那么起点往左走一格的g值为10。 

启发函数(Heuristics function)

h值属于估算成本,不同的估算方法对应不同的结果。选取适合的估算方法需要根据实际场景而定。我们成这种估算函数为启发函数,例如,允许4个方向走,那么可以采用曼哈顿距离(Manhattan distance), 即横向和竖向走到终点的距离之和。启发函数的作用在于,当你把启发代价设定的比实际代价更大时,那么搜索速度会变得更快,但结果可能不是最优的路径。相反,
启发代价比实际的小,那么搜索变慢,得到一个最优路径。这是速度 与最优解之间的权衡

开放列表(Open List)
开放列表实际上是一个待检测的格子列表,对应的,我们把检测过的格子放入Close List中。

以上是A*的关键点,尤其是启发函数,如果没有启发函数,则A*就退化成了Dijkstra算法,是运行效率重要还是找到最佳路径重要,全靠启发函数来调节,因此也被归为启发式算法。

A*算法的具体步骤:
1. 把起点加入openlist
2. 遍历openlist,找到F值最小的节点,把它作为当前处理的节点,并把该节点加入closelist中
3. 对该节点的8个相邻格子进行判断, 如果格子是不可抵达的或者在closelist中,则忽略它,否则如下操作:
     a. 如果相邻格子不在openlist中,把它加入,并将parent设置为该节点和计算f,g,h值
     b.如果相邻格子已在openlist中,并且新的G值比旧的G值小,则把相邻格子的parent设置为该节点,并且重新计算f值。
4. 重复2,3步,直到终点加入了openlist中,表示找到路径;或者openlist空了,表示没有路径。

总结起来,就这么4步骤,非常简单。

如果还不是很明白,没关系,我做了一个可视化的过程,你可以直观地看到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终点的。找到终点后,根据parent就可以反推出上一个节点,反复如此,就得到了一条路径了。



我的博客:http://blog.csdn.net/booirror

代码:

https://github.com/booirror/data-structures-and-algorithm-in-c



  • 15
    点赞
  • 8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4
    评论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