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问题都是人的问题,一切人的问题都是思想问题

当你遇到了问题,不管它是什么类型的什么方面的,切记!最终的根源都是因为人的问题。兵书上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怎样的一个境界呀。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2
    评论
人机交互与智能的思考 人是集多智能于一体的一多智能体。好的人机融合应该具有彼此间的带入感,根据 不同的态势,进行提前的相互感知诱导和意图引领。 人有一种习惯性错觉,即常常把暂时的东西看成是永远的,比如标定、公理、统计 、因果等,其实不然,有数理逻辑学者指出,集合论出现悖论,是因为在它的基本方法 中有一个不可抵挡的"矛",即任一集合s都可以扩大到一个更大的集合P(s),同时其中还 有一个能抵抗一切的"盾",即它包含有一切集合的那个集合。显然,如果我们单独使用 那个"攻无不克"的矛,或者单独使用那个"坚不可摧"的盾,那是不会出现逻辑悖论的。 但在人类思维过程中不得不同时使用两者,由于思维过程中某些环节会出现互为因果的 循环圈。所以"矛"和"盾"发生了接触,导致了"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悖论。 1.智能与交互的起源 霍金曾说过,在过去的20年里,人工智能一直专注于围绕建设智能体所产生的问题, 即在特定的情境下,可以感知并行动的各种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智能是一个与统计学和 经济学相关的理性概念。通俗地讲,这是一种做出好的决定计划和推论的能力。那么什 么是交互与智能,我们将在下文中进行探讨。 人工智能或智能科学,其概念最早发源于哲学,早期有一批伟大的哲学家,一直在讨 论什么是智能,什么是知识。迈克·波兰尼( MichaelPolanyi),他曾在20世纪60年代写过一部著名的著作:《The Tacit Dimension》(《默会的维度》),提出"我们知道的越多,那么我们知道的越少"。同时他 还认为我们知道的远比我们说出来的要很多(Wecan know more than we can tell)。波兰尼这句话里面,体现出了默会的知识、隐形的知识,在支配着我们不断的向 显性的知识进行递进、进行演化。 另外一个人是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在经济方面对世界的影响非 常大,他曾拿过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一生当中,涉列了政治、社会、经济、文化、艺术 、哲学和心理学,在认知科学方面,他有一本著作《The Sensory Order》(《感觉的秩序》)。在这本书中,他明确地提出了一个观点"Action more than design"即行为远比设计更重要,其大意即人的各种感觉,是通过行为来表征出来的,而 不是故意设计出来的,后来的演化造成了设计出现。维基百科的创立人很推崇《The Sensory Order》这本书,认为是这本书,点醒了他创立了维基百科。 第三个是卡尔·波普尔,他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提出了三个世界的观点,物理的、 精神的、和人工的。他有一本非常经典的著作《科学发现的逻辑》,他提出科学不是证实 是证伪,他认为科学是提出问题进行猜想,然后进行反驳,不断的试错,有科学的出现 ,而不是常规意义上的观察归纳,然后证实的实证机制。在归纳里面有很多的漏洞,因 为归纳是不完全的归纳,波普尔就有针对性的对归纳进行了梳理。 人工智能的科学起源,通常认为人工智能的技术起源,是从1956年美国达特茅斯会 议开始。但它的科学起源,可以最早追溯到曾任剑桥大学老师的查尔斯·巴贝奇,他是世 界上做机械计算机的鼻祖,做了一台机械的计算机,计算Sin和Cos数值的大小,从此人 类拉开了计算的帷幕。另一个是剑桥大学的伯特兰·罗素。罗素利用其哲学思想和他的数 学基础,创立了一个很重要的哲学分支——分析哲学。分析哲学的至高点是维特根斯坦, 曾有一次世界哲学家投票,排名第一即是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的前半期写了一部重 要的著作——《逻辑哲学论》。这部书里提出,语言是哲学的重要的工具,也是哲学的切入 点。在此之前,哲学的发展有两个里程碑,第一个是关于世界本源的问题,即是物质的 还是意识的,这个讨论了一千多年,后来笛卡尔开始研究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认识世界是 物质的还是意识的,提出二元论。在此之后,人们找了很多方法来研究哲学,但收效甚 微,直到维特根斯坦,他改变了哲学的轨迹。他前半生研究关于语言的人工性,所谓人 工性的语言就是标准化的语言,格式化的语言,是流程性的程序化的语言,而他的后半 期主要否定了自己前半期的工作,开始研究生活化的语言,自然性的语言。认为真正的 哲学是通过生活化的语言,来体现出哲学的深奥和哲学的意义。 2.历史中的智能与交互 在人类的文明的历史中,有过四大文明古国,在这四大文明古国里边最著名的,即 古巴比伦和古埃及,这两个文明,几乎同时出现,它们是距今6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 国家、工具、文字出现,这两个文明直接导致了欧洲文明的起源。这两个文明主要是研 究人和物之间的关系,例如水利、工具、一些制度、法律。这种人和物之间的关系,后 来影响到了欧洲的一些地中海(希腊)文明,后来辐射到整个欧洲大陆,诞生了科学和技 术,科学和技术的宗旨研究,就是人和物之间的
第1章 对象入门 1.1 抽象的进步 1.2 对象的接口 1.3 实现方案的隐藏 1.4 方案的重复使用 1.5 继承:重新使用接口 1.5.1 改善基础类: 尽管extends关键字暗示着我们要为接口“扩展”新功能,但实情并非肯定如此。为区分我们的新类,第二个办法是改变基础类一个现有函数的行为。我们将其称作“改善”那个函数。 为改善一个函数,只需为衍生类的函数建立一个新定义即可。我们的目标是:“尽管使用的函数接口未变,但它的新版本具有不同的表现”。 1.5.2 等价和类似关系 1.6 多形对象的互换使用 1.6.1 动态绑定 1.6.2 抽象的基础类和接口 1.7 对象的创建和存在时间 1.7.1 集合与继承器 1.7.2 单根结构 1.7.3 集合库与方便使用集合 1.7.4 清除时的困境:由谁负责清除? 1.8 违例控制:解决错误 1.9 多线程 1.10 永久性 1.11 Java和因特网: 既然Java不过另一种类型的程序设计语言,大家可能会奇怪它为什么值得如此重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人认为它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个里程碑呢?如果您来自一个传统的程序设计背景,那么答案在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很明显。Java除了可解决传统的程序设计问题以外,还能解决World Wide Web(万维网)上的编程问题。 1.11.1 什么是Web? 1.11.2 客户端编程 1.11.3 服务器端编程 1.11.4 一个独立的领域:应用程序 1.12 分析和设计 1.12.1 不要迷失: 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要将自己迷失!但事实上这种事情很容易发生。大多数方法都设计用来解决最大范围内的问题。当然,也存在一些特别困难的项目,需要作者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或者付出更大的代价。但是,大多数项目都是比较“常规”的,所以一般都能作出成功的分析与设计,而且只需用到推荐的一小部分方法。但无论多么有限,某些形式的处理总是有益的,这可使整个项目的开发更加容易,总比直接了当开始编码好! 也就是说,假如你正在考察一种特殊的方法,其中包含了大量细节,并推荐了许多步骤和文档,那么仍然很难正确判断自己该在何时停止。时刻提醒自己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对象是什么?(怎样将自己的项目分割成一系列单独的组件?) (2) 它们的接口是什么?(需要将什么消息发给每一个对象?) 在确定了对象和它们的接口后,便可着手编写一个程序。出于对多方面原因的考虑,可能还需要比这更多的说明及文档,但要求掌握的资料绝对不能比这还少。 整个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阶段0刚刚开始采用某些形式的结构。 1.12.2 阶段0:拟出一个计划: 1.12.3 阶段1:要制作什么?: 1.12.4 阶段2:如何构建? 1.12.5 阶段3:正式创建 1.12.6 阶段4:校订 1.12.7 计划的回报 1.13 Java还是C++? 第2章 一切都是对象 “尽管以C++为基础,但Java是一种更纯粹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 无论C++还是Java都属于杂合语言。但在Java中,设计者觉得这种杂合并不象在C++里那么重要。杂合语言允许采用多种编程风格;之所以说C++是一种杂合语言,是因为它支持与C语言的向后兼容能力。由于C++是C的一个超集,所以包含的许多特性都是后者不具备的,这些特性使C++在某些地方显得过于复杂。 Java语言首先便假定了我们只希望进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也就是说,正式用它设计之前,必须先将自己的思想转入一个面向对象的世界(除非早已习惯了这个世界的思维方式)。只有做好这个准备工作,与其他OOP语言相比,才能体会到Java的易学易用。在本章,我们将探讨Java程序的基本组件,并体会为什么说Java乃至Java程序内的一切都是对象。 2.1 用句柄操纵对象 2.2 必须创建所有对象: 创建句柄时,我们希望它同一个新对象连接。通常用new关键字达到这一目的。new的意思是:“把我变成这些对象的一种新类型”。所以在上面的例子中,可以说: String s = new String("asdf"); 它不仅指出“将我变成一个新字串”,也通过提供一个初始字串,指出了“如何生成这个新字串”。 当然,字串(String)并非唯一的类型。Java配套提供了数量众多的现成类型。对我们来讲,最重要的就是记住能自行创建类型。事实上,这应是Java程序设计的一项基本操作,是继续本书后余部分学习的基础。 2.2.1 保存在什么地方 2.2.2 特殊情况:主类型 2.2.3 Java中的数组 2.3 绝对不要清除对象:在大多数程序设计语言中,变量的“存在时间”(Lifetime)一直是程序员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变量应持续多长的时间?如果想清除它,那么何时进行?在变量存在时间上纠缠不清会造成大量的程序错误。在下面的小节里,将阐示Java如何帮助我们完成所有清除工作,从而极大了简化了这个问题。 2.3.1 作用域 2.3.2 对象的作用域 2.4 新建数据类型:类 2.4.1 字段和方法 2.5 方法、自变量和返回值 2.5.1 自变量列表 2.6 构建Java程序:正式构建自己的第一个Java程序前,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2.6.1 名字的可见性 2.6.2 使用其他组件 2.6.3 static关键字 2.7 我们的第一个Java程序 2.8 注释和嵌入文档 2.8.1 注释文档 2.8.2 具体语法 2.8.3 嵌入HTML 2.8.4 @see:引用其他类 2.8.5 类文档标记 2.8.6 变量文档标记:变量文档只能包括嵌入的HTML以及@see引用。 2.8.7 方法文档标记 2.8.8 文档示例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BoyPlusPlus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2 ¥4 ¥6 ¥10 ¥20
输入1-500的整数
余额支付 (余额:-- )
扫码支付
扫码支付:¥2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C币套餐、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