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天门(AAAA)
河南洛阳的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城的正南门
一、基本信息
-
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原名则天门,神龙元年(705年)避武则天讳改称应天门。
-
位置:位于中州中路与定鼎路交叉口以南,定鼎南路从门址中部穿过。
-
规模:东西长达137米,两侧阙高36.4米,相当于今天十三层楼高。
-
建筑群:由门楼、朵楼和东西阙楼及其间的廊庑为一体的“凹”字形建筑群,是古代城门建制的最高等级,是天子享用的最高礼制。
二、建筑特色
-
五凤楼:门有两重观,上题“紫微观”,建有崇楼五座似五只凤凰,因此得名“五凤楼”。
-
门道:城楼下开有三个门道,中为御道,左入右出,门前置有象征皇家威仪的双向三出阙,东西两边共计十二阙。
三、历史地位
-
政治地位:应天门是朝廷举行登基、改元、大赦、宴会等外朝大典的场所。唐高宗曾在此诏释百济国王扶余义慈,武则天也在此登基称帝。
-
外交地位:是接见日本遣隋使、遣唐使等万国来朝之所,1985年全日本文化团体联合会等在应天门遗址建立“日本国遣隋使遣唐使访都之地”纪念碑亭,是国家和皇权的象征。
-
文化影响:应天门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城门,其建制对北宋汴梁宣德门、元大都崇天门、明清故宫的午门影响深远,其名称更被日本京都的应天门取用,被誉为“隋唐第一门”,有“天下第一门”之称,在中国宫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四、现代保护与展示
-
保护工程:2016年,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开工,投资约2.1亿,由清华大学教授郭黛姮先生主持设计。
-
遗址博物馆:2019年9月,应天门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同年底成功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综上所述,河南洛阳的应天门是一座历史悠久、建筑宏伟、文化价值极高的古代城门,值得一游。
2024.09.05 游玩,下面有遗址博物馆,还可以另外花钱上楼上,或者看演出
白天感觉很新的建筑,没有太多吸引力,晚上灯光亮起完全是另外的一种感觉
对面是天堂和明堂,中间的广场超多汉服小姐姐在开补光灯拍照
2、天堂、明堂
河南洛阳的天堂明堂景区是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堂
一、基本信息
-
名称:天堂,又称通天塔、通天浮屠、功德堂等。
-
建造者:武则天。
-
建造年代:武周时期。
-
地理位置:河南省洛阳市,位于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城的核心区内。
二、建筑特色
-
寓意:天堂寓意“至高无上之堂”,体现了武则天唯我独尊、号令四海的王者气概。
-
高度:据记载,天堂高达312.09米(但现代学者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这一记载可能不确切),共五级,至第三层已可俯视明堂。现存复建的天堂高88.88米,为保护展示性建筑。
-
功能:天堂是武则天的御用礼佛堂,内部安奉有巨大的佛像。
三、历史沿革
-
天堂在建成后不久即遭遇火灾,与明堂一同被焚毁。
-
武则天随后下令重建明堂,并将天堂改作佛光寺。
-
现代的天堂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于2011年开工,2014年4月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明堂
一、基本信息
-
名称:明堂,又称万象神宫。
-
建造者:武则天。
-
建造年代:唐睿宗垂拱三年(687年)至垂拱四年(688年)。
-
地理位置:河南省洛阳市,位于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城的正殿位置。
二、建筑特色
-
规模:明堂是唐洛阳紫微宫的正殿,规模宏大,据记载其方300尺(约88米),高294尺(约86米),分三层。
-
功能:明堂是武则天理政、祭祀、朝会、庆赏、选士等大礼典的重要场所。
-
设计:明堂采用了唐代宫殿的规格礼制建造,设计精巧,施工能力接近或达到封建社会的最高水平。
三、历史沿革
-
明堂在建成后历经多次焚毁和重建。
-
安史之乱中,明堂再次被焚毁,化为焦土残垣。
-
现代对明堂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和保护展示工作,复建的明堂已成为洛阳旅游的必去景点之一。
综上所述,河南洛阳的天堂明堂景区是隋唐时期的重要建筑遗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艺术价值。游客可以在此领略到唐代建筑的雄伟与壮丽,感受武则天的王者气概和佛教文化的神秘与庄严。
应天门+天堂+明堂
2024.09.05 游玩,我一层一层爬上天堂的,楼顶实话说还是有些恐高的,每层还是很精美的,明堂里面很震撼
3、白园
河南洛阳白园是全国唯一纪念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主题公园
一、基本信息
-
名称:白园(Bai Juyi’s Memorial Park)
-
地理位置: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南13千米处的龙门东山琵琶峰上,属于龙门石窟景区内的人文自然胜景。
-
占地面积:约2.94公顷(一说为3万平方米,或44亩)。
二、建筑与景点
-
青谷区:位于两山之间,内有白池、听伊亭、石板桥、松竹和白莲。进入青谷区,瀑布飞泻,池水荡漾,竹林清风,白莲飘香,景色优美。
-
乐天堂:依山傍水,面对青谷,是诗人白居易作诗会友之处。室内自然山石裸露,汉白玉塑像潇洒自然地静坐山石之上,给人以深思明世之感。
-
诗廊:立石38块,由中外名家书写,行、草、篆、隶齐全。在欣赏白居易名作的同时,还可以领略书法艺术之美。
-
日本书法廊:为中日书法交流而建,多为当代日本书法名家之作,于2000年3月建成并对外开放。
-
墓体区:位于琵琶峰顶,从牡丹坛拾级而上即可到达。这里有白居易墓、卧石碑、乌头门及中外仰慕白居易的客人及族裔的立石。墓前石质铺地,墓后草坪如毯,周围翠柏环抱,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
道时书屋:等也是白园内的重要景点,增添了园区的文化氛围。
三、历史与文化
-
白居易与洛阳:白居易晚年居住洛阳18年,在龙门修香山寺,开八节滩,对龙门山水十分眷恋,死后遵嘱葬于洛阳香山。白园即为纪念这位伟大诗人而建。
-
文化交流:白园不仅是纪念白居易的园林,还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先后有不少代表团到白园纪念、寻根、祭祖。园内还立有中日双文书写的纪念碑等多块国际文化交流纪念碑。
综上所述,河南洛阳白园是一座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纪念性园林,是游览龙门石窟时不可错过的景点之一。
白园
2024.09.06,唐少傅白公墓,在龙门石窟景区内,和关林类似,核心在于墓,风景相比于人文来说会略逊一筹,景区外的鸡丝藤椒面还是非常不错的
4、古墓博物馆
河南洛阳古墓博物馆(又称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河南古代壁画馆)是一座集帝陵、古代墓葬及其附属文物、石刻和古代壁画、砖雕为一体的大型墓葬类综合性博物馆。
一、基本信息
-
名称:洛阳古墓博物馆
-
别称: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河南古代壁画馆
-
级别: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
筹建时间:1984年12月
-
建成开放时间:1987年4月
-
占地面积:130亩(另有说法为132亩)
-
建筑面积:2.15万平方米
-
地理位置: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机场路6号
二、展区与展览
-
展区分类:按照展陈内容可以分为《葬制大观——洛阳历代古墓集萃》、《洛阳北魏帝王陵》和《砖画青史——馆藏宋金雕砖展》三部分。
-
《葬制大观——洛阳历代古墓集萃》:分为《此岸彼岸——古代墓葬文化展》、《河洛遗冢——洛阳典型墓葬陈列》、《地府千秋——河南古墓壁画大观》三个展览。该展区展示了从两汉至宋金九个朝代的25座典型墓葬及其附属文物、砖雕石刻和壁画,包括镇馆之宝胡人牵驼图、妇人启门图墓、东汉夫妻双妾四人合葬墓等。
-
《洛阳北魏帝王陵》:位于博物馆西部,1992年4月对外开放。以原址发掘的北魏宣武皇帝景陵为主要陈列,配套“洛阳北魏帝王陵”图片展,通过参观可以系统地了解洛阳地区北魏陵寝制度和丧葬习俗。
-
《砖画青史——馆藏宋金雕砖展》:则展出了106块宋金雕砖,展示了宋金时期的砖雕艺术。
三、历史沿革与设施
-
历史沿革:洛阳古墓博物馆自1987年建成开放以来,历经多次改造和提升。2019年3月,集检测、分析、信息采集、修复、保存和研究为一体的河南古代壁画保护研究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2020年9月,《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及北魏宣武帝景陵保护整体提升项目(一期)》获市发展改革委批复立项,并于2022年9月重新对社会公众开放。
-
设施与服务:洛阳古墓博物馆提供讲解服务,有专业讲解员带领游客穿越千年,感受古人的智慧与魅力。同时,博物馆还设有寄存柜、临时约票机等便民设施,确保游客的参观体验。
综上所述,洛阳古墓博物馆是一座展示中国古代墓葬文化的重要场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物和独特的展览内容。游客在参观时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墓葬的宏伟与神秘,还可以感受到先人的聪明才智和古代文化的魅力。
是不是很神奇,手上没有刀影子却有
2024.09.06,位置确实超级偏僻,不过博物馆的规模还是比较大的,古人视死如生,墓里面天有神仙,地上有牲畜,有房屋,窗户等,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妇人启门图,还有手里多出来一把武器的俑
洛阳古墓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