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操作系统原理
文章平均质量分 52
操作系统原理习题及作业
北京理工大学_刘人杰
本人声明:本人一切博客均可随意转载,完全开源!只要对您有小小的帮助即可。
展开
-
北京理工大学-操作系统原理 第6章作业
对于输入设备(如鼠标)和输出设备(如打印机),轮询是其更好的选择。请说明原因。因为鼠标、打印机等数据传输单位为字节,轮询适合此类设备。并且轮询时CPU与设备串行,可以减小传递错误数据的概率。下列工作各是在4层I/O软件的哪一层上实现的?(1) 对于读磁盘,计算磁道、磁头和扇区。设备驱动程序(2) 维持最近所用块而设的高速缓冲。独立于设备的软件(3) 向设备寄存器写命令。设备驱动程序(4) 查看是否允许用户使用设备。独立于设备的软件(5) 为了打印,把二进制整数转换成ASCII。用户.原创 2022-02-06 09:07:10 · 1287 阅读 · 0 评论 -
北京理工大学-操作系统原理 第5章作业
试解释下列名词:文件目录、文件控制块、文件逻辑结构、链接文件。文件目录:一张记录所有文件的名字及其存放物理地址的映射表文件控制块:存放文件的全部控制信息及文件名和文件储存位置,是文件的唯一标识。文件逻辑结构:用户如何组织和使用文件,分为有结构文件和无结构文件。在实现文件系统时,每个盘块为512B。假设目录文件存放在磁盘上,文件控制块占64B。为加快文件目录的检索速度,可利用“文件控制块分解法”。通常将文件控制块分解成两部分,第1部分占10B(包括文件名和文件内部号),其中文件名占8B;第二部..原创 2022-02-06 09:06:52 · 1946 阅读 · 0 评论 -
北京理工大学-操作系统原理 第4章作业2
一个进程在执行过程中,按如下顺序依次访问各页:0,1,7,2,3,2,7,1,0,3,2,5,1,7。若进程分得四个主存块,在分别采用FIFO、LRU和OPT算法时,分别产生多少次缺页中断?假设进程开始运行时,主存没有页面。6.请求分页管理系统中,假设某进程的页表内容见下表。页面大小为4KB,一次内存的访问时间为100ns,一次快表(TLB)的访问时间为10ns,处理一次缺页的平均时间为108ns(已含更新TLB和页表的时间),进程的驻留集大小固定为2,采用最近最少使用置换算法(LRU)和局部淘.原创 2022-01-26 09:28:24 · 4805 阅读 · 0 评论 -
北京理工大学-操作系统原理 第4章作业1
试解释下列名词:逻辑地址、物理地址、静态重定位、动态重定位。逻辑地址:在用汇编语言或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中,是通过符号名来访问子程序和数据的,我们把程序中符号名的集合叫做“名字空间”。汇编语言源程序经过汇编,或者高级语言源程序经过编译,得到的目标程序是以“0”作为参考地址的模块,然后多个目标模块由连接程序连接成一个具有统一地址的装配模块,以便最后装入内存中执行。我们把 目标模块obj中的地址称物理地址:加载到内存地址寄存器中的地址,内存单元的真正地址。静态重定位:在程序执行之前进行重定位,它根据装配.原创 2022-01-26 09:25:18 · 1522 阅读 · 0 评论 -
北京理工大学-操作系统原理 第3章作业2
在消息传递方式下,(1) 发送进程和接收进程在通信过程中可以采取哪3种同步方式?发送进程阻塞,接收进程阻塞;发送进程不阻塞,接收进程阻塞;发送进程不阻塞,接收进程不阻塞。(2) 试以下面给出的发送进程和接收进程(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入S)为例,说明当接收进程执行到标号为L2的语句时,采用这3种同步方式,X的值可能各是多少?发送进程P M=10; L1: send M to Q; L2: M=20; Goto L1; 接收进程Q S=-1.原创 2022-01-26 09:21:47 · 3039 阅读 · 3 评论 -
北京理工大学-操作系统原理 第3章作业1
某寺庙中有若干个老和尚和小和尚,并有一个水缸能储存10桶水,小和尚每天从寺庙的水井中打水入缸供老和尚饮用。寺庙中有3个水桶,小和尚从井中打水时,由于水井口窄,每次只能使用1个水桶;每次打水入缸和从缸中取水仅为1桶,且不可同时进行。试用信号量和P、V操作,给出小和尚从井中打水和老和尚从缸中取水的算法描述。/* 互斥信号量mutex1代表互斥使用水井,互斥信号量mutex2代表互斥使用水缸,Count 代表水桶的使用情况Empty代表可提水入缸的桶数,Full代表可从水缸提水的桶数。*/Var.原创 2022-01-26 09:16:57 · 1357 阅读 · 1 评论 -
北京理工大学-操作系统原理 第2章作业2
请解答下列问题。(1) 在一个使用多级反馈队列(如课程示例所示)的系统中,一个只使用CPU的进程的执行时间为40。如果第一个队列时间片为2,每级时间片增加5个时间单元,那么这个进程运行结束前会被中断多少次,结束时处于哪级队列?答:1:在第一队列(时间片为2,执行时间为2);2:在第2队列(时间片为7,执行时间为2+7);3:在第3队列(时间片为12,执行时间为2+7+12);因为只有三级队列,故在第三级队列轮转执行4:在第3队列(时间片为12,执行时间为2+7+12+12);5:在第3队列.原创 2022-01-26 09:06:51 · 1864 阅读 · 2 评论 -
北京理工大学-操作系统原理 第2章作业1
假定有一个进程A,其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如果系统中进程只有三种状态(就绪、运行、阻塞),并且进程被调度程序选中后就可以投入运行,且时间片为200ms,请顺序列出该进程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状态转换过程,并说明原因。运行—>就绪—>运行—>阻塞—>就绪—>运行—>阻塞—>就绪—>运行—>阻塞—>就绪—>运行—>退出开始时,进程被调度程序选中,此时为运行态,CPU运行200ms后,时间片耗尽,由运行态转变为就绪态,在某时刻又被调度.原创 2022-01-26 09:01:03 · 2141 阅读 · 0 评论 -
北京理工大学-操作系统原理 第1章作业
试解释下列名词:分时、并发、周转时间、系统调用。分时:将CPU的单位时间划分成若干时间段(每个时间段称为一个时间片),各用户按时间片轮流占用CPU。 并发: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他们都已经启动执行,而且都没有完成执行。 周转时间:从作业进入系统到作业退出系统所用的时间。 系统调用:操作系统内核提供的一些子程序,是应用程序同系统之间的接口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原因是什么?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有哪些特点?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在内存中同时存放若干道.原创 2022-01-26 08:56:12 · 872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