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8181-2011、2016、2022变更对比

一、GB/T 28181-2016与GB/T 28181-2011变更对比

GB/T 28181-2016与GB/T 28181-2011相比, 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1) 修改了标准名称;

----(2) 增加了媒体流TCP传输要求(见4.3.1, 5.2,附录F,附录L) ;实时视频点播、历史视频回放与下载的TCP媒体传输在建立TCP连接时应支持重连机制。首次TCP连接失败,TCP媒体流传输客户端应间隔一段时间进行重连,重连间隔应不小于1s,重连次数应不小于3次。

----(3) 增加了媒体流源端峰值控制要求(见4.3.6) ;

----(4) 修改了SIP URI编码规则要求,增加了参数适用位置描述,修改了参数格式定义(见6.1.2,2011年版6.1.2) ;

----(5) 增加了信令字符集要求(见6.10) ;

----(6) 增加了语音广播、语音对讲要求(见7.12, 9.12,附录A中的A.2.5、 A.2.6) ;

----(7) 增加了注册处理中刷新注册、注册失败处理、注册过期处理、状态处理等方面的要求(见9.1.1) ;

----(8) 增加了媒体流保活机制(见9.2.1, 9.8.1, 9.9.1,附录M) ;

----(9) 增加了强制关键帧、拉框放大、拉框缩小、看守位控制、设备配置命令(见9.3.1,附录A中的A.2.3、 A.2.6) ;

----(10)增加了报警通知消息报警类型、报警类型参数(见9.4.3.1,附录A中的A.2.5) ;

----(11)增加了设备配置查询、预置位查询命令(见9.5,附录A中的A.2.4、 A.2.6) ;

----(12)增加了多响应消息传输要求(见9.5.1,9.7.1,附录N) ;

----(13)增加了设备目录查询部分查询参数、应答参数及处理要求,增加应答消息示例(见9.5.3.1,附录A中的A.2.1,附录O) ;

----(14)增加了设备信息查询应答消息体中的设备名称参数(见9.5.3.2,附录A.2.6) ;

----(15)增加了状态消息报送处理中的故障子设备状态、报送间隔、状态处理等方面的要求(见9.6.1,附录A中的A.2.5) ;

----(16)增加了媒体通知命令说明(见9.8.2.1, 9.8.2.2, 9.9.2.1, 9.9.2.2,附录A中的A.2.5) ;

----(17)增加了视音频文件下载倍速、文件大小参数要求(见9.9.1, 9.9.2.1, 9.9.2.2,附录F) ;

----(18)增加了注册校时方式中的注册间隔的要求(见9.10.3) ;

----(19)增加了移动设备订阅通知要求(见9.11.1, 附录A中的A.2.4、 A.2.5) ;

----(20)增加了域间目录订阅通知要求(见9.11.4.1,附录P) ;

----(21)修改了附录A部分内容。增加了MANSCDP消息From、 To头域、 SN参数、行政区域编码说明; A.2.1增加了部分数据类型定义; A.2.3增加了部分控制命令及参数; A.2.4增加了部分查询命令及参数; A.2.5增加部分通知命令及参数; A.2.6增加了部分应答命令及参数; A.3部分增加了部分控制指令及描述(见附录A, 2011年版附录A) ;

----(22)修改了附录B MANSRTSP命令定义(见附录B, 2011年版附录B) ;

----(23)修改了附录C,补充了PS封装描述(见附录C, 2011年版附录C) ;

----(24)修改了附录D,补充了编码类型(见附录D, 2011年版附录D) ;

----(25)修改了附录E,补充了H.264编解码描述(见附录E, 2011年版附录E) ;

----(26)修改了附录F,补充了部分SDP参数要求(见附录F, 2011年版附录F) ;

----(27)修改了附录J,增加订阅通知消息示范(见附录J, 2011年版附录J) ;

----(28)修改了附录K,增加媒体分发描述、修改Subject字段参数描述(见附录K, 2011年版附录K) ;

----(29)增加了附录L基于TCP协议的视音频媒体传输要求(见附录L) ;

----(30)增加了附录M媒体流保活机制要求(见附录M) ;

----(31)增加了附录N多响应消息传输要求(见附录N) ;

----(32)增加了附录O目录查询应答示例说明(见附录O) ;

----(33)增加了附录P域间目录订阅通知要求(见附录P) 。

二、GB/T 28181-2022与GB/T 28181-2016变更对比

本文件代替GB/T 28181—2016《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与GB/T 28181—201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标准范围(见第 1 章,2016 年版的第 1 章)。

——删除了“联网系统信息”“数字接入”“模拟接入”“模数混合型监控系统”“数字型监控系统”“监控点”“监控中心”的术语和定义,更改了“SIP 监控域”“非 SIP 监控域”“级联”“互联”的术语和定义(见 2016 年版的 3.1)。

——增加了“PTZ”的缩略语(见 3.2)。

——更改了“SIP 监控域互联结构示意图”(见 4.1.1,2016 年版的 4.1.1)。

——更改了“联网系统通信协议结构图”,媒体流通道增加了 H.265、G.722.1、AAC(见 4.3.1,2016 年版的 4.3.1)。

——增加了媒体流数据传输的 RTP 时间戳要求(见 4.3.6)。

——更改了网络传输带宽要求、视频帧率要求(见 5.4、5.6,2016 年版的 5.4、5.6)。

——增加了对 H.265、AAC 的支持(见 6.2、A.2.1.9、附录 C、附录 F、附录 G)。

——更改了 SDP 协议的引用(见 6.4、附录 G,2016 年版的 6.4、附录 F)。

——更改了与其他系统的数据交换(见 6.9、附录 A,2016 年版的 6.9、附录 G)。

——更改了信令字符集要求(见 6.10,2016 年版的 6.10)。

1.编码格式:GB18030

——更改了控制要求(见第 7 章,2016 年版的第 7 章)。

1.报文中携带协议版本标识 X-GB-Ver:3.0(3.0-2022 2.0-2016)

——更改了传输、交换、控制安全性要求(见第 8 章,2016 年版的第 8 章)。

——更改了注册和注销基本要求(见 9.1.1,2016 年版的 9.1.1)。

1.增加对NAT模式网络传输要求,宜增加TCP传输模式

——增加了注册重定向(见 9.1.2.3)。

1.集群模式

——更改了设备控制和设备配置基本要求及数据类型(见 9.3.1、A.2.1、A.2.3.1、A.2.3.2)。

——增加了看守位信息查询、巡航轨迹列表查询、巡航轨迹查询、PTZ 精准状态查询、存储卡状态查询及应答命令(见9.5.3、A.2.4.10~A.2.4.14、A.2.6.12~A.2.6.16)。

——增加了 PTZ 精准位置变化事件订阅和通知(见 9.11.1、9.11.2、A.2.4.13、A.2.6.15)。

——增加了设备软件升级、图像抓拍信令流程和协议接口(见 9.13、9.14)。

1.增加了流程描述和流程图

——更改了附录 A 部分内容。增加了部分数据类型定义(见 A.2.1,2016 年版的 A.2.1);增加了部分控制命令及参数(见A.2.3,2016 年版的 A.2.3);增加了部分查询命令及参数(见 A.2.4,2016 年版的 A.2.4);修改部分通知命令及参数(见 A.2.5,2016 年版的 A.2.5);增加、修改了部分应答命令及参数(见A.2.6,2016 年版的 A.2.6);部分修改了 PTZ 指令举例(见A.3.2,2016 年版的 A.3.2);增加了联网系统扩展应用(见 A.4)。目录响应报文中,Info标签修改为ExtraInfo标签设备信息响应中,Channel字段格式变更(未使用),Info标签修改为ExtraInfo标签(未使用)设备状态查询响应中,Info标签修改为ExtraInfo标签(未使用)文件目录检索(录像回放列表)应答中,Info标签修改为ExtraInfo标签(未使用)

——更改了附录 B,补充了媒体播放命令说明(见附录 B,2016 年版附录 B)。

——更改了附录 C,补充了 H.265 封装描述(见附录 C,2016 年版附录 C)。

——更改了附录 D 基于 TCP 协议的视音频媒体传输要求(见附录 D,2016 年版的附录 L)。

——更改了附录 E。扩展了类型编码,删除了编码规则 B,更改了行业编码对照表,增加了统计用

县以下区划代码编制规则(见附录E,2016 年版的附录 D)。编码规则第14位改为网络标识(原本无)增加了县以下区域代码规则

——更改了附录 F,补充了 H.265 编解码技术要求、AAC 格式(见附录 F,2016 年版的附录 E)。

——更改了附录 G,补充了部分 SDP 参数要求(见附录 G,2016 年版的附录 F)。

增加了a=ssvcratio描述(可选)a字段可携带媒体编号参数,用于码流编号选择(主码流、子码流等)

s字段删除Talk类型(语音对讲,实际并未使用)

——删除了 2016 年版的附录 G、附录 H、附录 I、附录 J

——増加了附录H摄像机和平台路径选择技术要求(见附录H)

——增加了附录I协议版本标识(见附录I)。

——更改了附录J目录査洵应答说明(见附录J,2016年版的附录O)。

增加了组织级查询与应答虚拟组织中,ParentID字段内容变更,当上级为业务分组时,不再填写(原本为业务分组ID)

——更改了附录M多响应消息传输要求说明(见附录M,2016年版的附录N)。

——更改了附录N域间目录订阅通知说明(见附录N,2016年版的附录P)。

——增加了附录 O摄像机采集部位类型代码(见附录O)。

三、GB/T 28181-2022变更详细说明

1、增加了媒体流数据传输的RTP时间戳要求,具体表述为:同一帧视音频数据包封装成的所有RTP数据包的RTP时间戳相同,且与不同帧视音频数据包的RTP数据包的RTP时间戳不同。原标准中只有要求时间戳信息及各数据流的同步,现在就明确到了数据包。利用时间戳,可对同一帧视音频数据包验证,提高画面的流畅度,完整度。通过对时间戳的检查,完善了数据保护机制,确保视音频数据完整、可信、未篡改。

2、增加了对 H.265、AAC 的支持,H.265标准,全称为高效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编码效率相较于H.264标准有了相当大的改善。H.265标准目的在有限带宽下,传输更高质量的网络视频,仅需原先的一半带宽即可播放相同质量的视频。H.265标准也同时支持4K(4096×2160)和8K(8192×4320)超高清视频。ACC格式支持多声道,可提供最多48个全音域声道,提高了系统声音保真度。增加了这2个协议,可以对传输音视频效果有质的飞跃。

3、是增加了注册重定向(见9.1.2.3)。SIP代理只要注册一次,在注册时间过期前,通过注册重定向,可以调用更多的系统内资源,方便客户使用。

注册重定向在GB28181-2016规范并没有体现,GB28181-2022针对此做了详细的说明,注册重定向流程如下:

4、增加了设备软件升级。原先设备软件升级需要人工到本地或远程操作,不同设备厂家的软件界面均不相同,且需要导入外部数据,软件设备何时升级,由谁升级的信息无法把握,可能对系统的安全性造成影响。增加了此功能后,在一个系统内部就可以直接完成设备远程软件升级,提高了系统的易用性与安全性。

5、增加了图像抓拍信令流程和协议接口。此要求原标准中未提及,实施非常简单,是公安实战指挥中非常实用的一个功能,原来采用厂家的软件来实现。但对于一个系统来说,抓拍图像是一件很严肃的工作,涉及到国家、单位、公民个人的秘密和隐私,此次系统将图像抓拍纳入标准中,保护了以上信息,规范了系统使用者的操作。源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图像抓拍配置命令,携带传输路径、会话ID等信息。目标设备完成图像传输后,发送图像抓拍传输完成通知命令,采用IETF RFC 3428中的MESSAGE方法实现,命令流程见9.14.2。图像文件命名规则宜采用“设备编码(20位)、图像编码(2位)、时间编码(17位)、序列码(2位)”的形式,抓拍图像文件命名规则应符合表4的要求。图像格式宜使用JPEG,图像分辨率宜采用与主码流相同的分辨率。

https://img-blog.csdnimg.cn/img_convert/039659efd5ca9f8166b769fb423e603c.png

命令流程

https://img-blog.csdnimg.cn/img_convert/990ebfc68ff571c7f57f960d6c75a4fd.png

命令流程描述如下:

a)l:源设备向SIP服务器发送图像抓拍配置命令,该命令采用MESSAGE方法携带;

b)2:SIP服务器收到命令后回复200 OK响应﹔

c)3:SIP服务器向目标设备发送图像抓拍配置命令,该命令采用MESSAGE方法携带;

d)4:目标设备收到消息3后回复200 OK响应﹔

e)5:目标设备向SIP服务器发送图像抓拍配置响应命令﹔

f)6:SIP服务器收到命令后返回200 OK;

g)7:SIP服务器向源设备转发图像抓拍配置响应命令﹔

h)8:源设备收到命令后返回200 OK;

i)9:目标设备完成图像传输后发送Message消息,通知SIP服务器图像传输已完成,消息格式应符合A.2.5.7抓拍图像传输完成通知的要求;

j)10:SIP服务器收到消息9后回复200 OK响应;k)11:SIP服务器向源设备转发消息9;

l)12:源设备收到命令11后回复200 OK。

6、更改了注册和注销基本要求(见 9.1.12016 年版的 9.1.1)。

1.增加对NAT模式网络传输要求,宜增加TCP传输模式。

GB28181-2022针对注册和注销的基本要求:

a)SIP客户端,网关、SIP设备、联网系统等SIP代理(SIP UA)应使用IETF RFC 3261定义的REGISTER方法进行注册和注销。注册和注销时应进行认证,认证方式应支持数字摘要认证方式,高安全级别的宜支持数字证书的认证方式。

b)注册成功后,SIP代理在注册过期时间到来之前,应向注册服务器进行刷新注册﹐刷新注册消息流程应与9.1.2.1的流程描述一致,并遵循IETF RFC 3261对刷新注册的规定。

c)若注册失败,SIP代理应间隔一定时间后继续发起注册过程,与上一次注册时间间隔应可调,一般情况下不应短于60 s。

d)系统、设备注册过期时间应可配置,缺省值为86 400 s(1 天),应在注册过期时间到来之前发送刷新注册消息,为SIP服务器预留适当刷新注册处理时间,注册过期时间不应短于3600 s。

e)SIP代理注册成功则认为SIP服务器为在线状态,注册失败则认为SIP服务器为离线状态SIP服务器在SIP代理注册成功后认为其为在线状态,SIP代理注册过期则认为其为离线状态。

f)对于处于开启网络地址转换(NAT)功能的路由器内侧的SIP代理,宜支持使用TCP发起注册,并在注册成功后保持TCP连接不关闭,SIP代理及服务器在该TCP通道里发送心跳、刷新注册、视音频点播、控制等所有请求及响应SIP消息。若TCP通道断开,则认为SIP代理异常掉线,SIP代理应按前述要求间隔一定时间后重新发起注册。

7、针对H.265、AAC的说明和技术实现

采用PS流的格式,按照ISO/IEC 13818-1标准,先将ES流(也就是原始的编码后的H264或者音频G711格式的数据)都打包成PES。然后将PES打包成PS;这里分为两种,一种是I帧的PS,需要在PS头部添加System header,然后再PES前面添加一个特殊的PES,叫PSM(program stream map),这也是一种PES,比较特殊;
所以对于包含I帧的视频格式就是(注意,这里PESA可以多个,原来的文档写得模棱两可,只有一个PESA)

另外一种是P帧的视频,这种视频不需要添加Sytem header及PSM格式为:

将音视频数据打包成上面的格式后,使用RTP封包,封成多个RTP包发送,最后一个包marker位为1。(PESV表示视频PES包,PESA表示音频PES包。)

系统头应包含对PS包中码流种类的描述,其中视频和音频的流ID(stream_id)取值如下:

a)视频流ID:0xEO;

b)音频流ID:0xCO。

针对本文件规定的几种视音频格式,PSM中流类型(stream_type)的取值如下:

a) MPEG-4视频流:0x10;

b)H.264视频流:0x1B;

c) SVAC视频流:0x80;

d)H.265视频流:0x24;

e)G.711A律音频流:0x90;

f)G.711U律音频流:0x91;

g)G.722.1音频流:0x92;

h)G.723.1音频流:0x93;

i)G.729音频流:0x99;

j)SVAC音频流:0x9B;

k)AAC音频流:0xOF。

PS包封装的其他具体技术规范详见ISO/IEC 13818-1:2019。

PS包的RTP封装格式参照IETF RFC 2250,RTP的主要参数设置如下:

a)负载类型( payload type) :96;

b)编码名称(encoding name) ; PS;

c) 时钟频率

视频流,时钟频率(clock rate):90kHz

音频流,时钟频率(clock rate):8kHz

d)media

视频流,SDP描述中“m”字段的“media”项:video

音频流,SDP描述中“m”字段的“media”项:audio

音频流,SDP描述中“a”字段定义AAC音频格式时需携带rtpmap和 fmtp参数,内容格式应符合IETF RFC 3640,例如:

a=rtpmap:102 AAC/8000/1

a =fmtp;102 streamtype=5 ; profile-level-id=16; mode=AAC-hbr; config=1588 ; size-Length=13 ; indexLength=3 ; indexDeltaLength=3 ; constantDuration=1024。

四、在线文档

国家标准|GB/T 28181-2022

GB 28181-2022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搜索版) - 道客巴巴

GB T 28181-2016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高清版} - 道客巴巴

GB T 28181-2011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 道客巴巴

国家省市级行政区域编码

  • 1
    点赞
  • 1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GB/T 36631-2018《时间戳策略和业务操作规则》是由中国标准化协会发布的一份标准文件,该标准适用于各种行业、领域以及各类组织,旨在规范时间戳的使用和管理。 时间戳是以计算机可读的方式记录和标记某一事件发生的时间和日期,是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的重要工具。《时间戳策略和业务操作规则》通过制定一系列规范和建议,为各种实体提供了指导,以确保时间戳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这份标准文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明确了时间戳的定义和作用,以及时间戳的要素和属性。时间戳应包括时间标识、时间值以及可选的时间源信息,同时应具备唯一性、可验证性和可跟踪性。 其次,规定了时间戳的创建和校验方法。时间戳的创建必须依据特定的标准算法和密钥,并且需要满足一定的安全要求。而时间戳的校验则需要借助于相关的验证工具和技术进行检验,以确保时间戳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此外,还规范了时间戳的传输和保存要求。时间戳的传输应采用加密和防篡改措施,保证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时间戳的保存应遵循一定的存储规则,以确保时间戳的可查阅和可审计性。 最后,提出了对时间戳的业务操作规则。这些规则主要涉及时间戳在实际业务中的具体应用和操作方法,包括时间戳的生成、传输、校验和存储等环节,以及基于时间戳进行数据的溯源和审计等操作。 总体来说,《时间戳策略和业务操作规则》标准的发布对于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可信度具有重要意义。各行业和组织可以根据这一标准来制定相应的时间戳管理规则,提升数据管理和交换的可靠性,确保数据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byxdaz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