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见过电脑主板的朋友都知道,电脑主板上除了有一些标准的连接器,比如USB接口、显示接口、网络接口、音频接口等等,还会有一些内部连接器。比如SATA连接器、LCD连接器、风扇连接器等等。还有一些是排针。这些排针主要是用来连接机箱上的开关、指示灯、连接到前面板的USB接口、前面板音频插孔等等。有些主板上的排针数量还不少。
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排针通用性很高,其引脚功能是由设计工程师随意分配的吗?比如连接USB的排针,能不能A工程师用14的排针,B工程师用24的排针,而C工程师却用2*5的排针呢?答案是:可以,但不建议自定义。Intel在当年推出ATX规范之后,又推了《前面板I/O连接设计指南》。该文档对主板内部I/O连接提出了一些规范性的设计指南。绝大多数的主板厂商都采用了这套设计方案。本文摘录其中的部分内容给读者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前面板开关和指示灯
Intel建议前面板开关和指示灯共用2*5的排针,其中,第6脚和第8脚连接到电源开关,第5脚和第7脚连接到复位开关,第1脚和第3脚连接到硬盘指示灯,第2脚和第4脚连接到电源和休眠指示灯。第10脚拔掉不要,作为键控位。在对应的线端排母上,把第10脚堵上,用于防止用户反插。下面是排针脚序示意图、功能说明和引脚定义表。由于现在的主板功能越来越多,很多主板已经换用了更多引脚的排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