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杯总结

从4月份创建队伍,到7月初确立idea开始正式开发,到十月中旬确认最后进入决赛,再到11月1日-4日在东北财经大学进行最后的决赛答辩,历时半年的“花旗杯”互联网金融创新应用大赛总算迎来了一个圆满的结束,我们队伍拿到了二等奖(第二名)和最佳移动应用创新奖。期间经历过各种争吵和矛盾,各种绝望与心力交瘁,但最终,我们队伍挺了过来,拿到了收获的果实,奖金共8000美元,当然,奖金和付出的辛苦是不成比例的,但最宝贵的,是我们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经历,还有与一流的金融从业人员交流所获得的收获。

创建团队

团队的创建是一个比较随性的过程,本来武大的学生参加花旗杯的意愿就比较高,团队的创建从一次公选课开始,软院和经管的相识,然后我们陆陆续续的拉到了数院,经管,软工的各位大佬,最后形成了一个15人规模的团队。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要趁早,虽然我们刚开始的时候讨论效率很低下,浪费了很多时间,但是我们沟通的效率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提升的,彼此的信任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确立idea

确立idea是一个非常漫长的,拉锯式的,反反复复的讨论的过程,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打算用我们指导老师的想法,但是大约在6月末,花旗杯正式开始报名的时候,花旗杯今年的规则发生了变化,首先选取十只使用花旗API的队伍入围决赛,之前的项目虽然和银行业务有关系,但是很难用到花旗的API,而且鉴于随着我们对上面的项目越挖越细,我们发现我们最开始的idea已经有人做出了比较好的产品,并且也很难找出他们的产品有什么毛病,因此之前的idea基本上是凉了。于是又紧急召开会议,再次经过了漫长的讨论,我们重新确立了“基于银行信用的积分通兑平台”的主题并进入项目的开发阶段。

项目开发

项目开发最重要的是什么?明确需求!明确需求!明确需求!作为一个相对复杂,而且需要自己讨论需求的项目,如果需求不明确,后果是灾难性的。在最开始开发的几天,我们每一个人对产品的理解都不一样,在交流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产生误解造成的更严重的后果是大家会做大量的无用功,做无用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做了无用功之后大家心态就崩了,心态崩了之后大家就开始吵。所以两点建议:1.开发之前充分交流讨论需求,确保每一个人思想一致。2.对于一个不成熟的项目小组,做无用功是不可避免的教训,所以大家心态要平和,冷静下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开发过程中接口更新要及时,接口的定义一定不要存在歧义。在最开始开发的时候,因为接口定义不明确,出现大量的问题,前端后台的矛盾就此爆发。可以给出的建议是使用一些自动化生成接口文档的工具,以保证接口的及时更新。

软件要经过充分测试。因为测试不充分不规范的原因,我们在决赛答辩开始前一秒还在debug,在决赛答辩开始前一个小时才发布了最终版本的APP,这是一个充满了血与泪的教训。单元测试一定要有!测试流程一定要规范!自动化测试工具一定要用!当然,这都是后话。

开发过程要规范。以前,觉得写代码的技巧一定要高超,这样子才能写出好的应用,后来才发现完全不是!我们是什么专业?软!件!工!程!就像造一座大楼,最重要的不是砌好一块砖,而是在项目开始前就知道自己要建什么,从打地基到最后完工,每一步都要规范明确。软件工程同样如此,在大型项目中,最重要的不是局部的质量而是整体的质量,这要求我们要好好的学习除了编程之外的专业知识,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软件开发经验,我们这一次开发不理想并没有什么遗憾,因为项目开发的经验不是一蹴而就的,开发多了,自然就会了。

跨专业合作

这也是里面非常耗心力的一个环节。首先,在开始组队的时候,就收到过经验,少组经管的同学,不要加大三的同学,但最后我们的队伍经管和大三的同学都不少,事实证明,尽管经历了许多波折,但我们还是完成了各自的任务。这个事情首先吧,不能有很大的偏见,其实你会发现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其实想法都很不一样,大家在一起工作肯定会有误解和矛盾,大家还是要摒弃自己对别人的偏见,心平气和的谈。另外一个是团队付出的问题,这个比较麻烦,一方面我觉得这么大的一个项目,又是学生做的,很难做到完全付出的平等和奖励的平等,又不是公司,做的不好我可以开除你,这个时候总要有人多用功一些,带着其他人把项目做完,都计较付出的问题这个项目组可能就凉了,另一方面,平等的付出又是队伍继续前进的保障,容忍团队的一些不大好的风气不是善良而是对用心付出的人的不负责任,这两个方面需要权衡。

决赛答辩

答辩的准备一定要充分,上去的人口才一定要好,要有应变能力,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看台下的准备。在答辩前,要确保我们的idea被challenge过无数次了,对于评委有可能提的核心问题一定要提前有所准备,队伍里面所有的人都要参与这个准备过程,充分聚集集体的智慧,大家才会有自信。面对评委的怼人,千万不能慌,耐心的向他解释,不要急于解释,急于指向问题,而是要做铺垫,一步步给评委讲明白。

最后一点感悟

在大学读了两年多,见识了特别多超级优秀的大佬,教授。总的来说,要想成事,严于律己是必要的,但是至于是宽以待人还是严以待人,则各有各的选择。我觉得,对于搞科研的人,一般是宽以待人的,因为宽以待人,他更能理解他人,更能和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交流彼此的思想,而做工程的人,往往是严以待人的,因为一个项目的成功需要每一个人精密严谨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人心换人心八两对半斤,坦诚待人,大家向着一个目标努力,这个团队才有凝聚力,才能战胜困难,整个花旗杯的比赛经历,教训远远大于收获,期间出现的问题,我犯的错,诚恳道歉,下次一定改正。再次感谢WannaWin团队所有成员,这是一次难忘的比赛经历,感谢大家辛勤付出的每一个日夜。

PS

项目代码和一些需求文档已经在github公开,代码地址WannaWin。其他的一些资料比如商业计划书,产品演示视频,决赛答辩PPT等资料大家可以通过邮箱联系我:1240292104@qq.com

 

CSDN说每个资源的最高得分是100分, 这篇文章还蛮受欢迎的。 现在起免费开放,需要转载时请注明出处,有不明白的地方也欢迎联系。 金融软件的一些特征: 1、软件价值,软件产品是否富有商业价值,值得花大量的钱去造这个产品。 2、数据来源,金融相关数据都是要付费的,可以从哪里获得合法的数据,数据价格如何。 3、安全,金融软件都有非常高的安全要求。 ——2005年花旗首届科技应用大赛,花旗上海CEO 注: 花旗科技应用大赛赛后感, 作者叶晖俊。 本文版权归属作者所有,可以自由转载,但是必须注明出处和作者,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感谢和我一起成长一起努力的团队,感谢所有支持我们工作的老师、朋友。 叶晖俊(思创团队) MSN:yehuijun2001@msn.com Email: yehuijun2001@163.com Version 1.1 序 2005年5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我们非常荣幸的参加了花旗首届科技应用大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总共派出两只队伍参赛(sse.ustc.edu.cn),全部闯入决赛,但是最终都以全国三等奖而归。虽然是成绩是喜悦的,但也令人遗憾。我是思创团队的技术队长,现在我就我们团队参赛获取的经验作个总结,愿意作未来学弟学妹的铺路石。 首先做个自我介绍。我,叶晖俊,2004级项目管理专业硕士,在校期间多次组织团队,担任过 TEAM LEADER 和TECHNICAL LEADER,从2005年12月起在一著名的金融软件公司实习。 本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讲述我所了解的金融软件行业的特征和金融软件的特征。第二章剖析花旗的评分标准。第三章讲述参赛的注意事项和我们参赛时的得失。 学习本文不仅对于开发金融软件的入门有所帮助,并且也有利于对入门级的电子商务或企业管理程序的入门有所帮助。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