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逻辑谬误】质的量化和以出身论英雄

目录

1 质的量化 (The Quantifying of Quality)

2 以出身论英雄 (Consider More Than the Source)

【引】

在生活中避免犯逻辑谬误,就可以在计算相关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逻辑思维,目前介绍了

【生活中的逻辑谬误】以先后论因果和简化推理_苹果二的博客-CSDN博客

【生活中的逻辑谬误】止于分析和简化主义_苹果二的博客-CSDN博客

【生活中的逻辑谬误】以泪掩过和以笑饰非_苹果二的博客-CSDN博客

【生活中的逻辑谬误】偷换概念和民主谬误_苹果二的博客-CSDN博客

【生活中的逻辑谬误】功利误导和情感误导_苹果二的博客-CSDN博客

愿大家清晰高效地思考,快乐地工作和生活。分析一些复杂和抽象的问题时,如何避免质的量化和以出身论英雄这样典型的谬误,请听我介绍。

【正文】

1 质的量化 (The Quantifying of Quality)

我们如何来衡量爱、美丽、善良、智慧和真诚,他们可以用数字来定量量化吗?大学的教育水平究竟如何,是单纯只用发表论文的数量、科研成果的数量、学生的就业率可以衡量的吗?还是要考虑学生们的综合道德和专业素质,学生们的人文关怀素养呢?我们怎么来判断我们生活的质量呢?


生活中大家会遇到不少这样的例子,比如用高考分数就很难衡量出一个人真正的能力,未来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能力。在蒂蒙斯的《创业学》中,阐述了创始人的创业品质,往往是那些不能量化的要素,如责任感与决策力、领导力、对商机的执着、对风险、模糊度与不确定性的容纳度、创造、自我依赖与适应能力以及超越别人的动机,决定了是否能够成功。如果总是用数量来衡量质量,就犯了质的量化逻辑错误。

图片:爱因斯坦关于量化的名言

图片来源:http://www.quotesforbros.com/wp-content/uploads/2015/08/count-Einstein-Quotes.png

2 以出身论英雄 (Consider More Than the Source)

中国有句老话,“英雄莫问出处”,讲不要只看出身就判断一个人的品质,例如不应该只根据人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判断人的实际能力。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人会仅仅凭人和事的来源就做简单判断,而不考虑更深层的因素。如果一个来源是不好的,不能判断出自于来源的所有结果都是好的。基于这样的逻辑,在做逻辑判断时,除了考察来源,还需要考量更多的因素。

笔者在做顾问过程中经常会为一些企业招聘人才,发现一些年青朋友不写他们的大学,我会说到,“如果你不能以母校为荣,也许可以让母校以你为荣”。人们接受教育只是一个过程,人的价值不体现在上了什么学校接受了什么教育,而在于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贡献。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下一篇讨论《对人不对事和两难陷阱》,敬请期待。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