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到困惑?我来助你:Blander的入门
你是否正在经历这些困惑?
-
面对市场上大多收费的3D工作软件,学生党如何开启3D创作?
-
对于在项目中多软件结合感到困倦,如何找到一款功能全面且强大的三维软件?
-
在BOSS直聘上看到"熟悉Blender优先"的岗位要求占比突破27%,如何快速补足技能缺口?
今天,这份指南将为你揭示一个开源世界的答案。自1995年诞生至今,Blender已悄然完成从边缘工具到工业级管线的蜕变特:Netflix用其制作《爱死机》震撼场景,斯拉工程师通过几何节点生成复杂机械结构,更有独立开发者仅凭Blender斩获Steam畅销榜——这些故事背后,是blander开源生态与用户开发的集合。
三维创作的开源革命:认识Blender
Blander发展,开源之风席卷业界
-
1995年:荷兰程序员 Ton Roosendaal 在动画工作室 NeoGeo 开发Blender,旨在替代低效的商业软件。
-
1998年:发布 Blender 1.0(闭源商业版),支持基础建模、动画和渲染。
-
2002年10月:Blender以 GNU GPL协议 开源,发布 Blender 2.0。
-
2005年:开源电影《Elephants Dream》发布,首次验证Blender的影视制作能力。
-
2021年:Blender 3.0 推出 几何节点系统(程序化建模),并支持 USD格式(与好莱坞流程兼容)
-
2024年:Blender 4.0 强化 AI辅助工具(自动拓扑、材质生成)。
-
2025年:Blander全流程制作的动画短片《猫猫的奇幻漂流》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
Blender的迅速发展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一场由开源社区驱动的“创意革命”。从闭源到开源、从小众到主流,它打破了商业软件的垄断,证明了协作与共享的力量。未来,Blender或将成为3D领域的“Linux”,持续推动创意民主化。
Blander核心优势
-
免费开源:如今市面上被广泛运用的三维设计软件,除了Blander无一例外都是付费项目,对于学生党很不友好,Blander的开源性质满足了多数年轻人的需求,饱受年轻人的青睐。
-
全流程整合(建模→动画→渲染→合成):Blander作为一款全面的三维设计软件,有着全流程整合的优点,对比于其他三维软件需要多软件联合运用,Blander显得更加小巧、便捷(但是对质量需求比较高的项目还是需要培养多软件协调工作的能力),美中不足的是,Blander虽然功能齐全但是并不能每一项都做到顶尖效果,但制作组的不断优化相信未来的一天我们可以看见一款完美的三维软件的诞生。
-
革命性渲染器:Eevee(实时) + Cycles(物理):Blander自带两款功能强大的渲染器,分别是Eevee和Cycles,面对现实的风格的渲染Cycles一定是你的不二之选,自带的光追效果是可以满足你一切对写实的幻想,由丰富的节点控制,效果显著;同时对于卡通类风格的渲染Eevee也是个不错的选择,Eevee体量较小并且更加快速方便,依旧以节点的方式控制,更加受到制作者的喜爱。
-
几何节点可视化编程:以几何节点的方式控制Blander'的模型,可以做出不逊于Ae的视频特效,非破坏性的改变模型,便于模型的编辑。
-
活跃的插件生态(600+官方认证扩展):Blander拥有世界上最强的社区支持,以至于拥有全球最大的插件库,插件库中的插件百花齐,放对于建模、UV、纹理贴图、材质、雕刻、动画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优化提升,可以说插件让Blander更加强大,没有插件的Blander是不完全的。
下面是一张Blander与其他三维软件的直观对比表
可以看到Blander即便每一项都没有做到最好,但是作为开源软件全面的同时每一项做到80分就已经很不错了,满足我们大部分时候的需求。
Blander三维建模师究竟该何去何从:Blander的职业指南
1. 行业需求与趋势
-
技术与第三产业:Blender作为开源3D建模工具,广泛应用于游戏开发、影视特效、工业设计等领域,与这些高增长行业高度契合。
-
创意与广告营销:Blender在角色建模、场景设计等方面的应用,使其成为广告营销领域的核心工具之一。
2. 具体职业方向
-
3D建模师/动画师:在影视、游戏、广告行业负责角色、场景建模及动画制作。例如,中国游戏产业规模庞大,多家顶级公司(如腾讯,网易,米哈游)依赖3D设计人才。
-
视觉效果艺术家:影视特效制作需求持续增长,Blender的Cycles渲染引擎和动态模拟功能在行业中应用广泛。
-
设计与建筑可视化:Blender可用于产品原型设计、建筑渲染,契合工程与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趋势。
3. 薪资与就业竞争力
-
起薪水平:具备Blender技能的3D设计师或技术美术师,起薪通常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
院校与培训优势:多所高校的计算机科学、数字媒体专业,提供与Blender相关的课程,毕业生更受雇主青睐。
4. 技能拓展建议
-
技术融合:结合Python脚本开发(Blender支持API扩展)、AI工具(如生成式模型辅助设计)提升竞争力。
-
行业认证:考取Blender官方认证或参与知名项目可增强履历。
-
跨领域合作:与程序员、产品经理协作,参与游戏开发或数字孪生项目,拓宽职业路径。
5. 挑战与应对
-
竞争激烈:创意行业门槛较低,需通过作品集突出技术深度与艺术风格。
-
技术迭代快:需持续学习PS、PR、AE等配套工具,适应行业标准变化。
Blender作为免费且功能强大的3D工具,在动画,设计,游戏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掌握Blender可为就业提供多元选择,尤其在游戏开发、影视特效、工业设计等方向前景广阔。建议初学者通过项目实践、跨学科合作提升综合竞争力。
Ai浪潮来袭,学习Blander是否会被Ai所替代
在AI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学习Blender等3D设计工具是否会面临被替代的风险,需从技术替代性、人类技能独特性等多角度综合分析。
1. AI对设计领域的替代性与局限性
AI目前在设计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自动化、重复性任务,例如自动生成图形、颜色搭配、基础建模等。例如,AI工具可以快速生成设计初稿或优化参数,但创意决策、情感表达和文化理解仍需依赖人类的直觉与审美能力。
-
替代风险较低的部分:
-
复杂创意设计:如角色动画、场景构建、品牌视觉设计等,需结合用户需求、文化背景和情感共鸣,这些是AI难以完全模拟的。
-
个性化与定制化需求:AI生成的标准化方案无法替代设计师根据具体场景和用户反馈进行的灵活调整。
-
-
可能受影响的领域:
-
基础建模与渲染优化:若任务仅涉及机械化的参数调整或简单模型生成,AI可能逐步替代部分人工操作。
-
2. Blender技能与AI的协同发展
学习Blender等工具的未来价值,不仅在于技术操作本身,更在于如何与AI工具结合,提升效率并拓展创造力:
-
AI作为辅助工具:
-
加速工作流程:例如,利用AI生成基础模型或材质贴图,设计师可专注于细节雕琢和创意深化。
-
智能化迭代:AI可分析设计趋势,提供数据支持,帮助设计师更高效地决策。
-
-
人类的核心竞争力:
-
艺术直觉与审美判断:Blender用户需强化对光影、构图、叙事表达等艺术层面的把控,这是AI无法替代的。
-
跨领域整合能力:例如结合Blander的建模技术与AE的特效合成技术,开发定制艺术效果,提升设计独特性。
-
总而言之,AI时代淘汰的是不会使用技术的人而不是运用技术优化工作的人,我们应该要做到自我技术与AI技术的有机结合,提高自我的技术力,优化我们的工作流程。
从小白到入门只需要这几步:Blander的学习流程
- 探索新世界,熟悉操作方式(两周):对于小白来说,Blander作为一个全新的软件我们比不可能一口气吃成一个胖子,慢慢的探索每一个节点的用处,大低了解每一个地方是做些什么效果,便于以后的专项练习,并了解快捷键方便后续的操作,可以自己做一些简单的几何模型。
- 全流程第一部教程(两周):我们在大概了解Blander的操作后可以直接跟着教学先做一遍全流程的项目,虽然在初期就跟着教程一定困难重重,但是这也是我们短时间内快速提高技术的不二之选,记住遇见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就跳过,后面多了解就慢慢理解了,这里推荐B站KurTips老师的小狐狸动画教程。
- 逐步细分了解各个节点(两个月):这个时候,我们就已经可以自己做一些比较简单的项目了,但是还是有很多细节无法做到完美处理,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个全面的教程来帮助我们了解更多细节的知识,这里我们推荐B站上的浩克肥虫老师的Blander十季入门教程,从此我们便可以由小白进阶成入门。
- 全流程的第二部教程(两周):由于我们之前花了大量时间学习Blander基础操作,所以现在我们急需一个全流程来巩固我们的知识,这里我们依旧推荐B站浩克肥虫老师的全流程房间动画教学,或者有能力的学员也可以自己做一份全流程的项目巩固自己知识。
- 专项练习:这个阶段我们就需要以各个节点进行专项练习,不断地练习、改正、再练习,通过练习对建模、UV、纹理材质、雕刻、动画、几何节点、合成等有更深的理解。
- 学无止尽:我们无论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做到学会一切,所以我们要不断看大佬的作品,教学提升技术力。
- 艺术细胞的培养:三维建模属于艺术行业,平时我们也可以多看看电影,绘画,书,教学去提升我的艺术细胞,便于我们创作
学习是一个枯燥但有趣的过程,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坚持下来,我们总会遇见彩虹。
开始的时候就是当下:Blander的下载
官网下载地址:Download — blender.org
Blander分为稳定版(LTS)和普通版,目前最新版本是4.3.2
疯狂的学者,致美丽的明天
学习最难的时间从来不是学下去而是开始学,每个人都是从头开始脚踏实地的慢慢走来,所以翁狂的学者,致美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