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师学习笔记(十六)

系统运行与维护

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根据各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不同,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在整个系统生命周期中所占的比重在60%~80%之间。

遗留系统的处理策略

遗留系统(legacy system)是指任何基本上不能进行修改和演化以满足新的变化了的业务需求的信息系统,它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系统虽然完成企业中许多重要的业务管理工作,但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要求。一般实现业务处理电子化及部分企业管理功能,很少涉及经营决策。
(2)系统在性能上已经落后,采用的技术已经过时。
(3)通常是大型的软件系统,已经融入企业的业务运作和决策管理机制之中,维护工作十分困难。
(4)没有使用现代信息系统建设方法进行管理和开发,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文档,很难理解。

遗留系统的演化方式有多种,可以采取继续维护、某种形式的重构或替代策略,或者联合使用几种策略。究竟采用哪些策略来处理遗留系统,需要根据对遗留系统的所有系统特性的评价来确定。

评价方法

对遗留系统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对遗留系统的更好的理解,这是遗留系统演化的基础,是任何遗留系统演化项目的起点。主要评价方法包括度量系统技术水准、商业价值和与之关联的企业特征,其结果作为选择处理策略的基础。

1.启动评价
评价是为了获得对遗留系统的足够深度的理解,从技术、业务和企业角度对系统的理解为系统处理策略提供基础,开始评价前,需要了解以下问题:

(1)对企业来说,遗留系统是否是至关重要的。在评价过程中,可能会发现系统对企业的继续运作产生的影响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就没有必要考虑系统的演化问题。
(2)企业目标是什么。从战略观点来看,系统分析师必须理解企业目标,因为信息系统建设的目的就是把企业战略目标转化为信息系统的目标,企业目标产生演化需求。
(3)演化需求是什么。演化需求来自企业目标和评价活动。需求必须是可见的,以便决定现有系统是否能满足需求。
(4)所期望的系统生命周期是多长。系统的生命周期由软件和硬件的服务能力决定,一旦系统硬件或支撑软件过时,系统的有效性就会受到限制。
(5)系统使用期限是多久。如果系统的使用期限只是短期的,就没有必要花费成本来演化系统。相反,如果系统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支持主要业务流程,则必须进行演化。
(6)系统的技术状态如何。例如,如果应用软件的技术状况很差,则很难理解,维护成本会很高。
(7)企业是否愿意改变。企业对改变的态度是遗留系统演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8)企业是否有能力承受演化。企业的技术成熟度、员工的素质和支撑工具的先进性等都是影响演化的因素。

2.业务价值评价
业务价值评价的目标是判断遗留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在多数情况下,重要业务流程的改变意味着遗留系统现在仅仅具有外围价值,修改这种系统只需花费小许财力和物力。在其他情况下,系统的业务价值很大,需要继续运行与维护。

3.外部环境评价
系统的外部技术环境是指硬件、支撑软件和企业IT基础设施的统一体。

(1)硬件。硬件评价也可以采用概要级和详细级。概要评价把遗留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提供硬件质量估算;详细评价包括识别系统中的每个部件。在这两种情况下,必须识别一系列特征,用作评价的基础。特征的选择取决于要评价的系统,系统的一些常见特征有供应商、维护成本、失效率、使用年限、功能和性能等。
(2)支撑软件。系统的支撑软件环境也由许多部分组成,可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事务处理程序、编译器、网络软件和应用软件等。一般来说,支撑软件是依赖于某个硬件的,应用软件依赖于系统软件。在评价过程中,必须考虑这种依赖性。
(3)企业IT基础设施。企业IT基础设施包括开发和维护系统的企业职责和运行该系统的企业职责(两者可能为同一个企业),这些基础设施难以评价,但对遗留系统的演化却起到关键作用。在评价中必须考虑以下问题:企业和使用者的类型、开发组织的技术成熟度、企业的培训过程、系统支持人员的技术水平、企业是否愿意改变等。

4.应用软件评价
应用软件评价可以分为系统级和部件级。系统级评价把整个系统看作是不可分的原子,评价时不考虑系统的任何部分;部件级评价关注系统的每个子系统,考虑每个子系统的特征,包括复杂性、数据、文档、外部依赖性、合法性、维护记录、大小和安全性等指标。

5.分析评价结果
评价活动将产生硬件、支撑软件、企业IT基础设施和应用软件的特征值矩阵,这些特征值体现了遗留系统当前的技术因素,其加权平均值代表了系统的技术水平。

演化策略

1.淘汰策略
第三象限为低水平、低价值区,即遗留系统的技术含量较低,且具有较低的业务价值。对这种遗留系统的演化策略为淘汰,即全面重新开发新的系统以代替遗留系统。完全淘汰是一种极端性策略,一般是企业的业务产生了根本变化,遗留系统已经基本上不再适应企业运作的需要;或者是遗留系统的维护人员、维护文档资料都丢失了。

对遗留系统的完全淘汰是企业资源的根本浪费,系统分析师应该善于“变废为宝”,通过对遗留系统功能的理解和借鉴,可以帮助新系统的设计,降低新系统开发的风险。

2.继承策略
第二象限为低水平、高价值区,即遗留系统的技术含量较低,已经满足企业运作的功能或性能要求,但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目前企业的业务尚紧密依赖该系统。对这种遗留系统的演化策略为继承。

3.改造策略
第一象限为高水平、高价值区,即遗留系统的技术含量较高,本身还有极大的生命力。系统具有较高的业务价值,基本上能够满足企业业务运作和决策支持的需要。这种系统可能建成的时间还很短,对这种遗留系统的演化策略为改造。改造包括系统功能的增强和数据模型的改造两个方面。系统功能的增强是指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应用要求,对遗留系统本身不做改变;数据模型的改造是指将遗留系统的旧的数据模型向新的数据模型的转化。

4.集成策略
第四象限为高水平、低价值区,即遗留系统的技术含量较高,但其业务价值较低,可能只完成某个部门(或子公司)的业务管理。这种系统在各自的局部领域里工作良好,但对于整个企业来说,存在多个这样的系统,不同的系统基于不同的平台、不同的数据模型,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对这种遗留系统的演化策略为集成。

系统转换与交接

当新系统开发完毕投入运行,要取代现有系统时,就要进行系统转换。系统转换是指运用某种方式,由现有系统的工作方式向新系统工作方式的转换过程,也是系统设备、数据、人员等的转换过程。

新旧系统的转换策略

系统转换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现有信息系统被功能更强大的新系统所取代;;另一种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取代了原有的手工作业系统。

1.直接转换策略
直接转换就是在原有系统停止运行的某一时刻,新系统立即投入运行,中间没有过渡阶段。用这种方式时,人力和费用最省,适用于新系统不太复杂或现有系统完全不能使用的场合,但是,新系统在转换之前必须经过详细而严格的测试,转换时应做好准备,万一新系统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采用这种策略的优点是新系统能够非常灵活地适应业务需要,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系统稳定、扩展性强,整个信息系统的利用率比较
高。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列举如下:

(1)新旧系统之间的转换代价比较大。
(2)由于需要一套比较完整的业务需求,开发新系统的周期比较长,一次性投资巨大,未经广泛使用并证明是成熟可靠的新技术平台通常具有一定的技术风险。
(3)旧系统通常积累下了大量的业务数据,必须将业务数据的录入、转换、检查以及在新系统中的重建作为重要的工作进行考虑,尽量减小在新旧系统转换的时候对用户现有业务的冲击。
(4)需要考虑诸如维持新系统运行的日常开销,由于使用习惯改变带来的学习时间、培训人员的成本等因素。

2.并行转换策略
并行转换就是新系统和现有系统并行工作一段时间,经过这段时间的试运行后,再用新系统正式替换下现有系统。在并行工作期间,手工处理和计算机处理系统并存,一旦新系统有问题就可以暂时停止而不会影响现有系统的正常工作。

采用并行转换的风险较小,在转换期间还可同时比较新旧两个系统的性能,并让系统操作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得到全面培训。因此&#x

  • 1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1. 数据库 1.1. 死锁 数据库中死锁产生的原因是 两个或多个数据事务都已封锁了一些数据对象,然后又都 请求已为其它事务封锁的数据对象加锁 ,从而出现死等待。 死锁的诊断方法一般由 超时法 和等待图 法。 1.2. 数据库体系结构★ 三类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 集中式: DBMS 和应用程序都存放在一台计算机上; 主从式(客户机 / 服务器):DBMS 存放在服务器上,应用程序存放在客户机上; 分布式: 数据库在物理上分布在不同的场地,而逻辑上属于一个整体。 对于分布式数据库, 分布透明性 是指用户不必关心数据的 逻辑分片 ,不必关心数据 物 理位置 分配的细节,也不必关心各个场地上的数据库 数据模型 。 分布透明性和归入 物理独立性 的范围,包括三个层次 : 分片透明性 :最高层次的分布透明性,用户或应用程序只对全局关系进行操作, 不必考虑 数据 分片 ; 位置透明性 :用户或应用程序应当 了解分片情况,但 不必了解片段的存储场地 ; 局部 数据模型透明 性:用户或应用程序要了解分片及各片段存储的场地,但 不必 了解局部场地上使用的是何种数据模型 。 1.3. 分布式数据库★ 【概念】逻辑统一,物理分布; 分布式数据库必须保证数据库全局数据一致性,并发操作可串行性,和故障的全局性; 【特点】 (1)数据独立性与位置透明性; (2)集中和节点自治相结合; (3)支持全局数据库的一致性和可恢复性; (4)复制透明性; (5)易于扩展性;
### 回答1: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化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许多企业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却遭遇了诸多困难和挑战。这就需要专业的系统分析师对企业进行综合分析,以提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以下是系统分析师知识点的一些笔记和总结: 首先,系统分析师需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包括计算机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程序设计等。 其次,系统分析师需要熟悉企业信息化的相关知识,包括企业管理模式、业务流程、信息系统架构、信息安全等。 再次,系统分析师还需具备一定的项目管理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项目规划、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开发实施、测试验证等工作。 此外,系统分析师还需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用户沟通,理解他们的需求,协同开发团队进行工作。 最后,系统分析师还需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和企业信息化趋势,以提供更加全面的解决方案。 总之,系统分析师是企业信息化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专业人才。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知识,熟悉企业信息化相关知识,以及较好的项目管理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祝大家成为优秀的系统分析师,为企业信息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回答2: 百度云上的“系统分析师知识点笔记”是一份详细的系统分析师知识总结。该文档包含了系统分析师的职责、工作流程、面试问题以及常用工具等方面的知识点。对于想要成为系统分析师或者需要了解系统分析师工作的人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参考资料。 在该文档中,首先介绍了系统分析师的职责,包括需求分析、业务流程设计、项目管理以及系统实现和维护等方面。其次,详细介绍了系统分析师的工作流程,包括明确需求、分析业务、功能设计、系统实现和测试上线等各个环节。同时,还列举了一些系统分析师面试中常见的问题和答案。最后,该文档还介绍了一些系统分析师常用的工具,如UML画图工具、Axure原型设计工具、Visio流程图工具等。 该文档的内容翔实,条理清晰,对于学习和理解系统分析师工作流程以及面试准备都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该文档中介绍的工具也是目前系统分析师工作中比较常用的工具,对于系统分析师以及相关从业人员来说也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总之,该文档是一份值得收藏的系统分析师资料。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