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小柴写了一篇关于网约车的稿子……订单量大降14.9%,你们都不打网约车了吗……
数据显示,今年2月,网约车订单量相比1月份足足少了1.36亿单,环比下降了14.9%,有些平台的单量下滑,更是达到40%。
同时,数据还显示,去年一年加上今年前两个月,有证的网约车司机数量增加了足足162万人。订单下滑,司机却暴增,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如今开个网约车,都能被卷成麻花。
至于司机暴增为何订单量下滑,众说纷纭,稿子发出来后,有柴油表示,以前打车的去开网约车了;也有柴油表示,能共享单车解决的,一律不打车……
这不,小柴今天又刷到了一组数据,对上了后面这位柴油所描述的关于网约车订单下滑的一种可能。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北京全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骑行量10.88亿人次,日均骑行量298.99万人次,同比2022年增加12.79%。
高薪阶层最多的背景,共享单车骑行量增加12.79%,那不意外,其他地区必然也是在增长的。
有共享单车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使用共享单车出行的用户同比增长约20%。还有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共享单车用户骑行时长同比增长超过6%,在北京、上海、广州等超大城市里,骑行时长和里程数同比增长率均超过两位数。
这也就是说,不仅骑共享单车的人多了,骑行时长与骑行里程数也增加了。
换个角度来看,网约车流失的部分用户,是真的有可能真的变成了共享单车用户。共享单车品牌们万万没想到,这最后三公里之争,赢的竟然不是友商,而是更高维度的网约车。
消费降级的这波泼天富贵对于共享单车行业来说,来的似乎有点猝不及防,但更让小柴不解的是,共享单车品牌们却在这波红利中「迷失」了自我。
比如,最近法制日报报道了这样一案例,2019年度最美消费维权人物、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理事,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因还车难,一纸诉状将哈啰单车告上了法庭。
具体是,陈音江此前出行的时候,在路边扫了一辆哈啰单车,但是到了目的地后,但还车怎么也还不上,最后不得不支付调度费。
据陈音江介绍,到达目的后,其将车停放在共享单车入栏结算区域内,但锁车的时候,系统提示不在停车范围,并提示其停到范围内,或者刷新定位。
经过多次刷新定位,都无法还车,不得已在附近反复寻找停车点,先后腾挪了十多分钟,依然是无法关锁,最终不得已,选择了「接受1元调度费并继续还车」,才最终锁上了车。
随后在3月3日,陈音江专家出行又扫了一辆同品牌的共享单车后,又遇到了锁车难得问题,这一次则更过分。
在这段600米的距离中,陈音江专家骑行花了5分钟,不断挪车找停车点锁车花了20多分钟,总计超过30分钟,最终支付了4元钱(3元骑行费,1元调度费)。
陈音江专家提供给法制日报的截图显示,他反复挪车,显示距离3米,然后距离5米、距离29米,随后又变成距离1米,反反复复折腾了20多分钟,还是没有成功找到停车点,最终只能接受调度费。
陈音江作为各渠道宣传消费维权知识,帮助消费者依法维权的代表性人物,不止一次遇到这样的事,必然不能忍气吞声,毕竟这看上去简单的事情,背后可站着几千万普普通通的消费者,于是陈音江决定和哈啰单车打这个「1块钱」的官司。
事实上,也不出所料,类似陈音江专家的遭遇,绝非个例,在各大消费投诉平台,以及社交网络上,关于「如今骑个共享单车5分钟,锁车要花上20分钟,甚至半小时」的讨论与吐槽越来越多。
此外,到停车点还不了车似乎并不是某一家平台的问题,而是普遍性存在的问题。
比如在黑猫投诉上,检索「品牌名+还车」「品牌名+调度费」「品牌名+停车点」等关联词,有几百上千条相关投诉,累计上万条。
「我要停车的周围都是哈啰单车,死活不让我停车,说我不在停车点内」
「暴雪天气骑一辆哈啰电单车,找了好几个停车点,一直找不到,最后非要收我调度费。」
也有消费者表示,自己明明就在停车点内,但锁车的时候,系统就是提示不在停车点。
比如有消费者表示:自己的车是停在规定的哈啰单车区域的,但就是显示最近停车点再2公里外,走两步又显示200米。「之前停车都可以停,现在要收取5元调度费,已支付,申请退还」
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类似的吐槽也非常多。比如有消费者表示,「这是有多惨,我站在共享单车位置上,还不了车,一直显示这里不是停车位,从16米外到一米外,都是同一个点,最终花了半个小时终于能还车……」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事情,也是屡见报端,比如在去年江南都市报调查发现,在南昌类似的事情时有发生。
比如有消费者表示:「我明明已经到了停车点,却还不了车。起初我以为是摆放位置不准确,一直在调整位置。尝试着摆放车子的位置,可无论是笔直放在停车区域内,还是把车把手对准定位桩,都没办法还车。」
报道中,这位消费者的遭遇也并不是个例,而是大量消费者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去年8月,也有媒体报道,有消费者表示,自己扫了一辆共享单车,到达目的地停车点,系统始终提示不在停车点,次调整车辆的停放位置与摆放方式,仍无法顺利还车。
但这个过程,平台依然在骑行持续计费中,折腾近20分钟终于还车,整个过程包括骑行20分钟,产生4元的费用。
还有消费者表示,明明停车点停了很多车,但是自己停车的时候,就是不给停,因为赶时间,不得不支付调度费,但事实上,车明明是停在停车区域的,不需要调度,这个钱就这么被平台收走了。
就算最终完成停车,但这个反复折腾停车的过程,依然产生了费用,也被平台收走了。
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因为定位不够准确吗?
针对类似问题,去年多家企业也进行了回应,比如哈啰表示,经核实,记者反馈的地方确实是「P点」,但因为出现定位漂移问题,导致系统识别不清,另外如美团、青桔回应也大致相似,表示系受区域人流、高楼、手机信号等因素影响,一旦人流多,高楼多,就有可能影响定位信号的稳定性。
但是话又说回来,就算是定位不够准确,但这个责任最终让消费者来承担呢?消费者不仅多付了钱,还浪费了大把的时间。
除此之外,如今的电子地图都发展到多么成熟了,共享单车行业到底用的是哪个时代的地图呢?如果类似的问题出现了多年,还依然存在,为何不去想着升级相关技术呢?
按道理,共享单车们应该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准去接住这波泼天富贵,但万万没想到,不仅服务体验掉链子,就连平台定位不准的后果,也成功的转嫁给了消费者。
如今的出行最后三公里,消费者似乎已经到了降无可降、退无可退的地步,我们有没有理由怀疑,这到底是技术问题导致,还是另有猫腻?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壹号
编辑|谭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