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成长的几个阶段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两种前行的驱动力:学习(learning)和成长(growing)。它们紧密相关,但并不相同。

学习(learning)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多会一门语言、多掌握一些专业技术,等等。我们惯性的思维是,学会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就能“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

但是,从个人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学习并不必然带来真正的成长。

那真正的成长又是什么呢?成长(growing)是指我们思考问题、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方式发生了变化,越来越能够理解世界的复杂性。

对于成年人来说,想要获得成长,超越当前的自己,需要心智模式的转变和“升级”。

心智模式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阶段1:以我为尊(The Self-sovereign Form of Mind)

核心特点:以自我为中心(self-centeredness),只关注自己的得与失。

以我为尊的心智模式常见于青少年及年轻人群体,但也偶见于更年长的人群,约占人群的13%。

以我为尊的人,可能会带给周围人这样一种感觉:固执己见、不懂换位思考,像是“没长大的孩子”,很难达成合作。

但ta们并不是在故意为难其他人,而是受到自身心智发展阶段的限制。

对于以我为尊的人来说,权威存在于规则和制度当中。Ta们只需要根据外部规则来趋利避害。

这也为以我为尊的人带来了ta们最关键的优势——当外部奖励或惩罚明确时,以我为尊的人执行力是很强的;

但同时,以我为尊的人的关键盲点也很明显:ta们很难换位思考,常常因此陷入交际困难;思维模式总是非黑即白;

另外,ta们难以被那些抽象的使命、信念或意义驱动,比如,因为忠诚而主动做那些维护团体利益的事。

当以我为尊的人开始理解他人,就有机会向“规范为主”的心智模式发展。

这一阶段心智模式发展的契机可能有两种:

a. 意识到外部世界太复杂,自己只去讨论对错是不够的;

b. 生命中出现ta在乎的、对ta来说重要的人或团体,使得以我为尊的人有了动力去理解他人。

 

阶段2:规范为主(The Socialized Form of Mind)

核心特点:全盘接受他人意见,被他人的视角主导,通过外部的观点和理论来看世界。

大多数成年人(46%)处于规范为主的心智模式中。

Ta们看起来非常遵守规则,经常是团队中的“yes men/women”。对规范为主的人来说,权威来自于对外部价值、原则或角色的内化。

这为规范为主的人带来了ta们的关键优势。规范为主的人非常擅长满足他人的期待,擅长换位思考,以及反思关于他人的议题。特别是,当ta们认同某些主张或某一团体时,ta们会表现得非常忠诚。

但同时,规范为主的人也有ta的关键盲点。Ta们缺乏自己的价值体系,所以不能够协调冲突的观念或是分歧的立场,无论是外部发生在他人之间的,还是内在的。

当外部的价值、原则或角色出现冲突时,ta们会感到内在的撕扯,像是自我的不同部分在彼此对抗。

*从“规范为主”到“自主导向”的心智成长

当一个人处于规范为主的心智模式中,却开始质疑外部主张的绝对正确性,ta的心智模式就会开始向自主导向发展。

这种质疑的开始,可能是ta发现外部的观点都有道理,但互相矛盾;也可能是ta看过的书籍、信任的人们告诉ta,要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为自己做出决定。

无论以上哪种情况,觉察就是心智发展的开始。

随着心智的不断发展,这个以规范为主的人可能感到越来越不舒服:自己当下想法和过去信念之间的差异日渐加深。Ta开始频繁质疑外部的声音,但又担心先照顾自己需要是不是太“自私”了。

同时,ta与周围人的关系中开始涌现冲突:一些人可能会支持ta发展出自己的想法,而另一些人则会谴责ta“没那么好说话了”,甚至试图限制ta的发展。

但以上种种踏出舒适区后的迷茫和痛苦,恰意味着个体心智的成长。在自己的价值体系成型、稳固下来之后,ta就来到了自主导向的心智模式中。

 

阶段3:自主导向(The Self-authored Form of Mind)

核心特点:能够接受多维视角,同时保有自己的视角;能够理解他人的立场和观点,也能够运用他人的立场和观点,来强化自己的价值体系。

与规范为主的心智模式相似,也有接近半数的成年人(41%)处于自主导向这一心智结构中。在周围人看来,这些人可能是最容易合作的:ta们心智成熟、理性,既有主见,又能够兼顾他人的不同角度。

对于自主导向的人来说,权威来自于自我。Ta们的内心有一套自主导向的价值系统来指导自身的言行;当他人不同意ta们的观点时,ta们会感到麻烦或不高兴,但内在不会受损。

许多长辈会鼓励年轻人“成熟起来”,希望ta们发展到自主导向的心智模式,因为这符合社会对于成年人的蓝图。

自主导向的人的关键优势也在于此。Ta们有清晰的个人使命,会主动追求自我提升;当遇到互相矛盾的立场和观点,ta们有能力应对,并能够依照自己的价值体系做出决策。

但另一方面,自主导向的人也不是完美无缺的。Ta们最关键的盲点是容易固守自己的价值体系,缺乏足够的灵活性。

所以,在处理与自己理念相悖的情境时,ta们可能会遇到困难。但有时,这种困难也会促使人们继续成长。

*从“自主导向”到“内观自变”的心智成长

当一个人处于自主导向的心智结构中,却开始质疑内在价值系统的绝对正确性,ta的心智结构就开始向内观自变的心智结构发展。

这一阶段的心智结构成长过程,与过去两个阶段非常不同。Berger指出,现代社会的运作需要自主导向及接近自主导向阶段的成年人,所以很少有企业或其他组织机构会推动人们走向内观自变的心智模式。

但对个体来说,当ta开始意识到内在自洽的价值体系不足以应对复杂的世事,开始诘问最深刻的哲学问题,找寻人生在世的目标、道德和意义,想要更完整地活着(exploring the fullness of life),ta就有了超越当前心智模式的契机。

此时,个体不再追求自我提升,因为自我提升只会不断巩固已有的价值体系;ta开始透过不同的价值体系看问题,探寻是什么让人们相互联结,是什么让人们“成为这颗脆弱星球上的一员”。

 

阶段4:内观自变(the self-transforming form of mind)

核心特点:能够看到和理解多维视角,同时借助这些不同的视角不断革新自己的价值体系,拓展视野、变得更包容。

Berger认为,在当今社会中,心智模式发展到内观自变阶段的人非常罕见(不到1%)。内观自变的人能够洞察人事物之间的关联,找到多元角度之间的交集。

Ta们与权威的关系也更灵活:权威是流动的、共享的,不因为一人一事而固化。当情境或人发生变化时,权威也会随之转变。

由于内观自变的心智模式本身意味着持续的成长,作者并未指出ta们的盲点。但由于这样的人不多,ta们可能会感到缺少共鸣;另外,其他心智模式的人也可能较难理解ta们的想法。

需要注意的是,心智模式的发展是累积的,一个到达了内观自变心智模式的人,也有可能会在某些时候展现出以我为尊或是规范为主的心智模式。

所以,若想进一步了解自身的心智模式,我们需要探索自己心智发展现状的极限,在此基础上实现转变。

 

 

如果你想要帮助自己或他人改善短板,发扬优势,向着更成熟的心智模式成长,可以尝试采取以下方法:

1. 觉察自己当前心智模式的发展阶段、关键优势和盲点。

前文中我们讲到过,觉察当前的心智发展状态即是成长的契机。你也可能正处于某两个心智模式的中间地带,在这样的情况下,理解前后两个阶段的心智模式,以及其中的变化路径,都是必要的。

但另一方面,比起根据定义对号入座,你更需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通过和他人的互动来提升自我觉察,了解自己究竟如何看待周遭的人事物,以及ta们之间的关联。

2. 探索自己心智发展的上限,主动获取外部信息,向自己发起挑战。

整体而言,主动寻找与比自己心智层次更高的人进行谈话,有助于我们理解自己当前的心智发展,挑战上限,获得成长。这个人可能是你的领导、前辈、好友或精神导师,也可能是专业的生活教练。

那么,如何找到这样一个足够好的谈话对象呢?

以下是理解心智模式的4种关键谈话技能。我们可以以此为参考,寻找具备这些技能的谈话对象。如果想要帮助他人获得心智模式的成长,你自己也需要掌握以下的谈话技能。

1)能够区分一个人通过言语反映的心智的结构(structure)与言说的内容(content)。

人们都喜欢讲故事和听故事。我们在平常和别人聊天时,更侧重内容及情感的交流。但如果想要通过谈话深入了解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故事背后的内涵(meanings)才是关注的重点。

2)懂得问那些挑战你认知边界的问题。

与你展开对话的人,需要能够找到你看待问题视野的边界,探索可能的突破口。能够触及一个人认知边界的议题可能包括:责任、冲突、看待事件的角度、对于世界的假设前提,等等。

3)具备真诚的好奇心,能够专注而积极地聆听你。

这意味着,对方不会将ta自己的想法附加到你的表达中,而是要专注聆听你在说什么。

4)具备开放的心态。

对于在对话中听到的信息,人们可能会做出很多假设。但如果ta能够暂时保留这些假设,不轻易对你下判断或得出结论,那么ta可能是适合你的谈话对象。

心智模式的成长是一种深层的、本质的转变。在我看来,它也是一种主动的姿态,去过我们想要的人生——我们开始理解更复杂的世事,超越从前的自己,而后在逐渐开阔的视野里,走向更不设限的未来。

  • 2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心智模型是用来描述人类思维、知识和认知过程的理论构架。其建立的目标是通过对人类认知过程的深入理解来提高人类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建立心智模型的方法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研究问题:首先要明确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比如说是人类怎么进行思考,或者是如何提高人类思考能力等等。 2. 收集数据:收集各种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数据,包括已有的文献、实验数据、调查数据等等。 3. 建立模型: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理论知识,建立起一个逻辑上合理的模型,用来描述人类的认知过程。模型的建立需要结合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4. 验证模型:将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比如说可以利用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测试,从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评估模型:对建立的模型进行评估,从多个角度对模型进行分析,如准确性、可靠性、通用性、可操作性等。 心智模型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准确性评估:通过比较模型预测的结果和实际观察到的结果,来评估模型的准确性。 2. 可靠性评估:通过多次运行模型来验证其结果是否稳定,从而评估模型的可靠性。 3. 通用性评估:评估模型在不同场景下是否通用,从而确定其实际应用的范围。 4. 可操作性评估:评估模型的使用难度、操作便捷程度等,以确定模型是否易用。 综上所述,心智模型建立和评估需要结合多个领域的知识,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和评估,以确保其准确性、可靠性和通用性,为人类认知过程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