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临近,电商大佬们都纷纷出招,最奇的是京东。从某四线城市大中型超市购物,看见京东“摆摊”,以下是笔者照的相片。作为电子商品出货量的老大竟然忙着摆摊卖娃娃,一块钱一只,这个事情,我让很纳闷,于是就凑了过去探个究竟。
经过一番探索了解到,娃娃可以给,但必须要有前提。必须未用过京东白条的手机号,才可以花1元购,1元购的礼品这里有娃娃,洗衣液,纸巾,储物箱,摊子。京东白条为什么通过大肆摆摊这种很“土”,很接地气的方式去获取用户呢?之前洋气酷炫的电商大佬瞬间变成平民的原因是什么呢?我开起了探索其中奥秘的旅程。
寻找背景:
首先看一下,京东金融的市场份额。
作为国民电商排名第二大的APP,其在移动支付市场的份额仅为0.66%,这个市场份额相对于那么大体量的电商购物平台来说,实在是太小了。京东白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远远没有达到其应该达到的市场份额,这也是京东促进盈利的很重要的一个点吧。
这里我们从京东白条的增长,留存,商业化,盈利等几个角度从公司战略层去思考京东白条的打法。
增长:
怎么促进白条用户的增长呢?方法无非拉新、留存、裂变、召回等 这里京东摆摊是京东白条的主要是拉新活动,我们分析一下京东的拉新活动。那么为什么他们需要拉新呢?我们看下面两张图
我们看到京东用户量在2019年以前高增长。而2019到2020年基本上没有实现增长,这个可以理解,疫情影响,用户获客成本比较高,而且互联网进入下半场存量市场。但是,我们发现京东白条的渗透率较比于2019年下滑3%,而且京东白条活跃的用户数量较去年也是下滑。本来就是一个存量市场,京东需要提升每个用户的盈利率,白条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但是白条的用户数量却下降。所以京东比较紧要的是提高京东白条的用户。
我们用5w2h思考一下,京东白条拉新的方式。5w2h 是一种分析用户的方式:who(谁) where(何处) when(何时) what(什么) why(为什么) how(怎么做) how much(花多少钱)。
Who: 首先思考谁,当然是用户,那么什么用户都能花1元钱买这些东西吗?肯定不是 是新用户,因为是拉新活动么。那么我们再思考,京东白条更主要的要去面向谁拉新?两种解决方案吧,一种是线上的京东活跃用户转换成京东白条的用户,第二种就是从外边市场上面新增用户。方案一肯定已经实施,我们看到的京东摆摊就是方案二的实施。那么从外边市场拉新,是面向谁来拉新呢?我们再看几个数据。
从这个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京东的主要用户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北京,也就是各个大城市比较多,尤其是一二线城市。
通过京东使用年龄分布,知道主要是20~29岁左右的年青人
性别分布可以看出,京东的用户主要是男士
从京东的营收分布可以看出来,京东的营收分布主要是电子商品类。
那我们从几个图中分析大体推测出:京东的核心用户画像是一线城市年轻男士,热爱电子产品。那么我们可以初步分析知道,这类人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于京东白条的应用会很普遍,具体的数据估计是京东内部数据了。这既是京东的优势,也是劣势。除了这类人以外的人还有很多用户,尤其是3,4线城市,下沉市场里面的用户,这些才是拉增长的目标人群。我们大体可以把这类人物画像描述成:3,4线城市,大龄女士或者说是已婚女士,她们对百货感兴趣,对电子产品不感兴趣。
Where:
在哪里呢?需要拉新的用户画像是 3,4线已婚女士,对百货感兴趣,那么她经常出没的地方是在哪里呢?在大型超市附近,在百货大楼,所以京东摆摊的地方就在超市收银之后的出口地方。
为什么不是入口呢?为什么是出口呢?如果是入口的话,用户还要拿着礼品去存入超市的柜子中去,很麻烦。而且很多人进超市都是有一个初始的目的,只有实现了这个初始的目的,拿到自己想要买的东西之后,人才会形成一种“逛”的状态,这里看看,那里看看,这里就无形中增加了京东白条的曝光度。而且在出口处,人们买东西付钱会有一种损失的感觉,如果能立马出现白捡的便宜,能够弥补这种损失感,京东一块钱买个娃娃,卫生纸等这些东西,瞬间能提高用户的幸福感。
When:
那么什么时间呢?双十一节前的周末的白天。这个时间真的太棒了。
双十一节前,是京东宣传力度最高的时间段之一,那么这些宣传力度对于京东白条拉新,从客流量到转换为新用户的概率极大的提高,因为有前期互联网大力宣传的背书在里面,可信度增加。
为什么是周末的白天,因为周末的白天才是广大的3,4已婚女士逛街的黄金时候啊。
Why:
二三线已婚女士为什么在超市门口买这些?因为可以占小便宜。
正面分析:占了这个便宜的话会缓冲掉超市刷卡支付的损失感,可以开开心心的和老公交代。
反面分析:如果不占这个便宜的话,就会很难受,本来在超市花了很多钱就很难受,这里有个便宜,为啥不占呢?而且有京东这么好的信用背书,而且他们马上双十一打折力度又那么大。
What:
用户买什么呢?我们发现这里京东摆摊的东西是一些什么东西呢?娃娃,洗衣液,储物箱,毯子,卫生纸。
我们已经知道京东主要的盈利的方向是电子产品,为啥没有给电子产品呢?
因为他们拉新的不是他们的最核心用户,一二线热爱电子设备的男青年。而是三四线已婚女士。她们需要什么?
娃娃,既受小孩欢迎,又受已婚妇女的欢迎。
洗衣液:已婚家中必备消耗品。
储物箱:已婚家中必备的东西,可以给孩子玩具收拢。
毯子:已婚必备物品,给小孩睡觉时候盖上。
卫生纸:这个更不用说了,必备品。
How:
怎么花一块钱买这些东西呢?扫码,下载app,开通京东白条,付款,拿走东西。正常流程,不再赘述。
How much:
花一块钱买这些东西。一块钱很便宜,这个价钱花的值,每一个从超市走出来的人都会这么想的。而且这一块钱用京东白条支付,相当于用户没有花钱就拿到了东西。
总结:5W2H分析的结果是,已婚女士在超市双十一前,因为占便宜,弥补购物的损失感,花一块钱买了一提卫生纸,开通了京东白条,用京东白条进行支付。
留存
京东怎么让这些用户留存下来呢?提高次日留存,7日留存,30日留存率?
这个话题从摆摊的时间说,双十一大促的前一个星期的周末。这个时间太棒了,可以完美的解决一些留存问题
双十一节前,这个时候拉新来的用户,在双十一在京东上购买东西,正好可能使用到京东白条,这样就能增加留存。在双十一会有这样的场景:用户会有一些想买东西,但是舍不得买,正好前两天开通了京东白条,正好白条免息。这就完成了一个特别好的用户体验的闭环,这个时间点拉新之后的留存率肯定很高。
当然京东白条肯定会有其他的做法,不过从京东摆摊只能分析出来这些。
商业化和盈利
京东白条的盈利模式和花呗的盈利模式类似。下图是京东白条的服务生态模式。京东白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供应商企业。
盈利模式:
京东白条和信用卡盈利有点类似,贷款给个人消费者买东西,赚取消费者贷款的利息。利用杠杆增加可以放贷的额度。这个利息会远超过银行的放贷利息,至于这个利息具体多少,京东有一套算法支持。具体到每个京东白条用户京东盈利多少钱,属于商业机密暂时没有办法取得。
投入成本:
我们分析一下京东摆摊的获取京东白条单个用户的投入成本。
娃娃,洗衣液等单个成本估算:15元。
人力成本费,场地费均摊到每个新增用户估算:10元。
新用户白条免息成本:5元。
那么投入成本大概为15+10+5=30元。我们寻找一个比较的标杆:银行app绑银行卡成本单个用户大概为100元。 京东白条30元远远小于100元。这个获客成本相当划算。
盈利估算:
银行app绑卡单个用户成本100元,即使这样银行还有利润,那么,我们可以假设京东白条单个用户的收益是100元,实际值肯定远远大于这个值。那么单个用户平均下来的收益是100-30=70元。这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
这一项举动为京东创造了多少财富,可以全国范围内推广,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再创双十一的购物辉煌。
结语: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复杂的,即使这一件小事里面,仔细拆解一下还是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